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 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临床检验情况及检验结果。 方法:选择 201 7 年 9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76 例生殖道感染女性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女性 76 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接受免疫法、镜检法、培养法等临床检验,对生殖道感染检出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研究组的生殖道感染率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在是数据比较上,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临床检验有利于提高女性生殖道感染检出率,减少误诊、漏诊,保障治疗工作顺利开展。

  • 标签: 女性生殖道感染 临床检验 感染指标 检验结果
  • 作者: 牛君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南部县人民医院四川南充637000)【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209-01在现代医学中,临床检验技术在辅助临床诊断与治疗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临床检验技术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检验项目更是日趋完善。在众多新项目不断涌现的今天,临床检验最基本的血、尿、便三大常规仍旧受到大家的重视,为什么呢?因为初诊检查三大常规可以了解患者的生理情况,对所患疾病进行初步判断;治疗过程中检查三大常规能够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因此,不论是我们检验工作者还是临床医师熟练掌握临床三大常规检验的基础知识都是必要的。1血常规检验基础知识血常规检验是血液检验项目中最基础及最常用的检验,在绝大多数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都有应用,主要包括血细胞计数及相关参数测定、血细胞形态学检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仪器的应用使血常规检验快速、项目扩展、参数增多,因此,血常规检验能及时、准确、随机、全面反映机体的基本功能状况。血常规检验取材容易,检测便捷,仍然是筛检疾病、遴选其他实验检査的首要程序。血细胞主要分为红细胞、白细胞与血小板。通过检验血细胞数量及相关参数、血细胞形态,能够筛选出一些疾病。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携氧或二氧化碳的呼吸载体和维持酸碱平衡等。临床可通过各项红细胞参数检验和红细胞形态观察对贫血和某些疾病进行诊断或鉴别诊断。常用的红细胞检査项目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形态观察、红细胞平均指数计算、网织红细胞计数、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等。外周血白细胞检验是血常规检验的重要项目之一,以下情况可以检査白细胞:①感染、炎症、组织损伤或坏死、中毒、贫血。②结缔组织病、骨髄抑制(电离辐射、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抗甲状腺药物等)。③恶性肿瘤、白血病、骨髄增殖性疾病和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等。计数外周血的白细胞数量、检査染色条件下各种白细胞的形态并分类计数,是诊断疾病,尤其是对恶性血液病进行初步诊断和评估疗效的基本指标。血小板具有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的功能和黏附、聚集、释放、促凝和血块收缩功能。血小板计数是测定全血中血小板的浓度,是止血凝血检查常用的试验之一。在了解血小板计数的同时,镜检观察血涂片染色后的血小板形态、聚集性和分布悄况,对判断、分析血小板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检验过程中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凝血检验标准化的对策,以不断提高凝血检验工作的质量与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5月门诊与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凝血检验标准的各项因素,作出统计分析。结果住院患者150例,标本合格率为86.67%(130/150);门诊患者50例,标本合格率为92.00%(46/50);对检验结果可疑的36例标本进行调查、回访,16例(44.44%)患者正值吃药时采集血液标本,有5例(13.88%)患者抽血时出现不顺利,有2例(5.55%)标本放置的时间比较长,剩下的13例(36.11%)患者均未发现有其他影响因素的存在;PT检验值CA-1500为(15.11±0.23)s,SF-8000为(17.45±0.22)s,独立样本配对比较,t=2.098,P<0.05;APTT检验值CA-1500为(36.32±1.1)s,SF-8000为(32.67±1.87)s,独立样本配对比较,t=4.532,P<0.05。结论提出相关建议对凝血检验标准化及规范化,利于提高凝血检验的准确率及科学性。

  • 标签: 凝血检验 影响因素 探讨 规范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