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复拇畸形术后指体侧偏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复拇畸形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末次随访保留拇指轴线成角是否大于20°为结局指标,以性别、手术年龄、Wassel分型、手术切口设计、肌腱韧带处理情况、骨组织矫形情况、关节固定时间为自变量,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42例患儿,术后随访时间为16个月至7年(平均49.8个月),术后53例拇指轴线成角≥20°。Wassel分型、关节固定时间、肌腱韧带处理情况、骨组织矫形情况是小儿复拇畸形术后指体侧偏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复拇畸形术后指体侧偏与Wassel分型有关,其中Ⅲ型和Ⅳ-D型侧偏率最高。术中注重对肌腱韧带平衡的重建、根据X线片选择骨与关节的处理方式、术后个性化制定关节固定时间能避免术后指体侧偏的发生。

  • 标签: 手畸形,先天性 外科手术 复拇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背十字形皮瓣成形趾蹼修复小儿先天性并趾多趾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2019年1至9月的11例先天性并趾多趾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儿均为第4、5趾并趾合并第5趾多趾畸形,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13个月~9岁,平均5.6岁;左侧6例,右侧5例。该11例患儿均采用趾背十字形皮瓣重建趾蹼。术后随访趾蹼外观、深度、坡度。结果所有病例趾蹼、趾根、足趾侧方均未植皮,创面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皮瓣坏死等情况发生。术后随访5~14个月,趾蹼深度、宽度、坡度形态与健侧相近,其中2例趾背出现轻度瘢痕增生。结论十字形皮瓣设计简单、血供可靠、对趾背皮肤利用率高、术中无需植皮且能重建正常形态的趾蹼,用于治疗先天性并趾多趾畸形疗效确切。

  • 标签: 并指(趾) 先天畸形 外科皮瓣 趾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掌背静脉的连续双翼皮瓣一期修复Poland综合征并指畸形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6月至2018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采用保留掌背静脉的连续双翼皮瓣一期修复17例Poland综合征手部短指并指畸形患儿,统计术后皮瓣坏死、指体血管危象发生率,并采用改良Withey并指矫正评分及Swanson手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手指指蹼外观及功能改善情况,手术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无皮瓣坏死及血管危象发生。随访时间12~41个月,平均23.1个月。重建指蹼深度、宽度、坡度均正常,掌背侧瘢痕较轻。Withey并指矫正评分平均0.17分,Swanson手功能评分术前损失(16.3±1.4)%,术后(3.6±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469,P<0.01)。结论采用保留掌背静脉的连续双翼皮瓣一期修复Poland综合征并指畸形,手术安全、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并指 外科皮瓣 手畸形,先天性 Poland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