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粒细胞白血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方法回顾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急性粒细胞白血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患者34例进行研究总结。结果34例急性粒细胞白血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患者29例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85.29%。结论急性粒细胞白血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发生在白血的任何时期,鞘内注射化疗是预防和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的主要方法。

  • 标签: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ALL)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市儿童医院血液科确诊的初发ALL患儿403例为研究对象,完善骨髓涂片细胞学、免疫分型、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ISH)等。结果1.403例患儿中,男240例(59.6%),女163例(40.4%);年龄(5.31±3.46)岁;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B-ALL)374例(92.8%),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T-ALL) 29例(7.2%)。2.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核型分析有分裂相者311例(77.2%),异常者126例,异常检出率40.5%,其中高超二倍体和超二倍体占15.4%(48/311例)。3.融合基因:融合基因阳性者110例(27.3%),其中TEL/AML1 70例(17.4%)、BCR/ABL 13例(3.2%)、MLL 19例(4.7%),2015年至2018年检出PBX1/TCF3 8例(4.0%),EBF1-PDGFRB 1例(0.5%),SIL/TAL1 6例,占T-ALL的33.3%(6/18例),提高了T-ALL分子异常检出率;BCR/ABL阳性患儿年龄大于MLL、TEL/AML1阳性患儿[(8.01±3.11)岁比(3.89±1.84)岁、(1.56±1.25)岁,P<0.001];PBX1/TCF3阳性患儿年龄[(6.58±4.83)岁]大于TEL/AML1、MLL阳性患儿(均P<0.05);MLL阳性患儿年龄小于TEL/AML1阳性患儿[(1.56±1.25)岁比(3.89±1.84)岁,P=0.001];MLL阳性患儿初发时的白细胞数高于TEL/AML1、BCR/ABL阳性患儿[(76.97±19.87)×109/L比(16.94±2.28)×109/L、(20.53±6.49)×109/L,P<0.05];PBX1/TCF3阳性患儿初发时的白细胞数高于TEL/AML1阳性患儿[(85.75±30.32)×109/L比(16.94±2.28)×109/L,P=0.002];MLL阳性患儿免疫分型以早前B-ALL为主(14/19例),TEL/AML1阳性、BCR/ABL阳性患儿均以普通B-ALL为主(57/70例、11/15例)。4.染色体核型分析、FISH、PCR3种方法对初发ALL患儿分子遗传学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0.5%(126/403例)、69.2%(279/403例)、29.7%(60/20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染色体核型分析与PCR异常检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5.不同性别及年龄组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51、0.721),而初发时的白细胞数≥50×109/L组与<50×109/L组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51例比107/352例,P<0.001),B-ALL遗传学异常检出率高于T-ALL(275/374例比14/29例,P=0.005)。结论儿童ALL染色体核型以超二倍体比例较高;融合基因分布与年龄、初发白细胞数和免疫分型有关;3种检测方法互相补充大大提高了遗传学异常检出率;T-ALL遗传学异常检出率低,可能需要新的检测方法。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分子细胞遗传学 临床特征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变异型毛细胞白血(HCL-V)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HCL-V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69岁男性,入院时贫血和脾重度增大,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增高、贫血、血小板减低,结合患者外周血细胞形态、外周血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和BRAF V600E基因突变等结果,诊断为HCL-V。接受白细胞单采术去除过高白细胞、利妥昔单抗联合氟达拉滨化疗后,贫血症状较前明显好转,脾脏较前缩小。结论HCL-V是一种罕见的B细胞增殖性疾病,常伴巨脾和高白细胞血症,临床上要和经典型毛细胞白血和脾边缘区淋巴瘤等疾病进行鉴别。该病诊断除了观察外周血和骨髓细胞的形态学特点之外,流式细胞学免疫分型、BRAF V600E和MAP2K1等基因突变检测可以协助诊断。联合利妥昔单抗的化疗方案有望改善HCL-V的预后。

  • 标签: 白血病,多毛细胞 诊断 利妥昔单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变异型毛细胞白血(HCL-V)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HCL-V患者的诊治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72岁男性,伴有脾大和皮肤肿块,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偏高、重度贫血和血小板减低。外周血免疫分型:淋巴细胞约占有核细胞的96.5%,B淋巴细胞约占淋巴细胞的97.0%,表达HLA-DR、CD11c、CD19、CD20、CD22、CD103、FMC-7、sLambda和bcl-2,不表达CD5、CD10、CD25、CD38。行嘌呤类似物和利妥昔单抗化疗,病情好转。结论HCL-V临床少见,诊断应结合临床特点、骨髓细胞形态、免疫表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分子生物学等检查,避免误诊。

  • 标签: 白血病,多毛细胞 变异型 鉴别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用于难治急性单核细胞白血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前桥接治疗的可行。方法回顾分析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019年11月收治的1例接受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桥接allo-HSCT移植的难治急性单核细胞白血患者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30岁女性,初诊确诊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DNMT3A、IDH2、RUNX1和BCOR基因突变阳性,采用地西他滨+DA、FLAG、阿扎胞甘+HAG+依托泊苷方案联合化疗后未达到完全缓解。予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后患者获得完全缓解,微小残留转阴,接受父供女单倍体allo-HSCT巩固治疗。术后患者造血恢复,呈完全供者植入。至截稿前无复发生存1年余。结论难治急性单核细胞白血存在多药耐药,单纯化疗效果差。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后桥接allo-HSCT安全有效,可能延长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

  • 标签: 白血病,单核细胞,急性 造血干细胞移植 bcl-2抑制剂 去甲基化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临床分析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50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患者临床资料,内容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预防及治疗措施等,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50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以颅内高压为主,包括视力模糊、呕吐、头痛、嗜睡、视神经水肿等,其中呕吐发生率最高(82.00%);50例患者存活率较低(22.00%),78.00%患者死亡,且死亡主要原因为严重感染并出血(42.00%),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正确评价及治疗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加强预防,是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的关键,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 白血病
  • 简介:摘要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引起的巨细胞贫血少见,且易误诊,我们报道1例50岁女性患者,以贫血入院,贫血病史30年,胃镜和病理证实为低度恶性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我们讨论了此的病理分型、治疗措施和鉴别诊断。

  • 标签: 巨幼红细胞贫血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
  • 简介:摘要单细胞RNA测序技术(single cell RNA sequencing, scRNA-seq)从单个细胞水平分析细胞转录组,能够发现细胞中基因突变引起的差异表达。基于胰岛的发育图谱和异质特征描绘是目前scRNA-seq在糖尿病中的主要应用;还可用于标记和纯化胰岛成体干细胞中功能β细胞,有望改善1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移植成功率;该技术帮助研究糖尿β细胞去分化和免疫调节,应用于糖尿治疗。同时,scRNA-seq在糖尿视网膜病变、糖尿肾病、糖尿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周围神经病变中运用已经起步,即将迎来多样化的使用场景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单细胞RNA测序 糖尿病 胰岛β细胞 糖尿病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临产前胎膜破裂者称胎膜破。胎膜具有保持羊水和保护胎儿的功能。胎膜破可引起一系列产科并发症,危害母儿安全,因此防止胎膜破的发生及做好胎膜破的护理至关重要。

  • 标签: 胎膜早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肺源心脏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比较其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66例肺源心脏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33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责任制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有统计学上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源心脏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责任制护理干预的效果较显著,能减少患者住院的时间,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在临床上可以推广运用。

  • 标签: 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呼吸衰竭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细胞因子及自身免疫抗体对儿童中枢尿崩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儿科住院诊治的52例确诊为中枢尿崩症的患儿作为研究组,选取性别和年龄相近的6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禁水试验开始前的24 h尿量、尿比重和尿渗透压,垂体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结果,监测血清细胞因子及自身免疫抗体的浓度,从而评价血清细胞因子及自身免疫抗体检测在中枢尿崩症预测中的价值。结果研究组的24 h尿量[(201.6±9.9) mL/kg]显著多于对照组[(90.6±12.5) mL/kg]、尿比重(1.006±0.002)和尿渗透压[(116.4±23.5) mOsm/L]显著低于对照组[(1.013±0.004)与(649.6±72.4) mOsm/L](t值分别为15.378、13.298、45.625,P均<0.001);经MRI检查,研究组的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比例[46.2%(24/52)]、垂体柄增粗比例[32.7%(17/52)]和垂体信号异常比例[7.7%(4/52)]显著高于对照组[0%(0/0)](P均<0.05);研究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 γ,IFN-γ)、白细胞介素1β( interleukin 1β,IL-1β)的含量[(117.0±7.8)、(234.0±21.4)、(178.6±15.1)、(87.0±6.5) ng/L]及自身免疫抗体的含量[(654.1±194.3) ng/L]较对照组[(12.5±2.3)、(32.5±9.7)、(37.8±7.3)、(22.6±4.7)、(98.0±23.7) ng/L]均明显增高(t值分别为17.031、27.490、15.670、12.360、109.984,P均<0.05)。结论血清细胞因子及自身免疫抗体的浓度对评估儿童中枢尿崩症具有显著临床价值,结合头颅MRI检查,对儿童中枢尿崩症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均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中枢性尿崩症 细胞因子 免疫抗体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的治疗方式和预后差异巨大,因此治疗前准确鉴别这两种肿瘤意义重大。随着磁共振技术的发展,扩散加权成像、基于MRI的影像组学、PET-MRI和磁共振弹性成像等MRI新技术较传统MRI可以更加全面的评估两种肿瘤,提高准确率。本文就MRI鉴别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肝细胞癌 肝内胆管细胞癌 鉴别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富于细胞型Neurothekeoma(cellular neurothekeoma,CNTK)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其中不典型CNTK的报道尤为少见。本文报道1例不典型CNTK。患者女,30岁,前臂皮下肿块半年,手术切除送检。标本检查:附皮肤肿块1.6 cm×1.5 cm×1.1 cm,切面灰白色半透明状,质地中等。镜下观察:肿瘤细胞主要位于真皮层内,呈上皮样至梭形,排列成巢团状或束状,呈浸润生长,高倍镜下,部分瘤细胞具有异型,可见核分裂象(约5个/10 HPF),Ki-67阳性指数约10%。免疫组织化学:CD63(NK1/C3)、MiTF、CD10、CD56、平滑肌肌动蛋白均阳性,CD68弱阳性,广谱细胞角蛋白、S-100蛋白、CD34、HMB45均阴性,诊断为不典型CNTK。随访:术后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不典型CNTK为文献报道的罕见良性肿瘤,形态学上类似恶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胱抑素(Cys-C)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2例ACS、4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及38例健康对照者检测血清Hcy水平及Cys-C水平。结果ACS患者血清Hcy及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血症可能是ACS的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 标签: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胱抑素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 相关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胚胎发育过程中间充质干祖细胞(MSPCs)与造血细胞间的起源关系。方法取发育不同时间药流胚胎,分离不同造血组织消化成单个细胞,于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HPP-CFC)培养体系培养10~14 d,倒置显微镜下挑取直径大于0.5 mm的HPP-CFC集落于液体培养体系进行二次培养,对二次培养中出现的贴壁细胞进行扩增并鉴定其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于不同分化体系鉴定其是否具有MSPCs的分化特性。结果本研究总结了胚胎发育不同时期主动脉-性腺-中肾(AGM)区、卵黄囊、胎肝等不同部位包括HPP-CFC在内的各类造血前体细胞的发育动态,发现从28体节开始,一定比例的AGM区HPP-CFC除能够分化产生造血细胞外,其来源的贴壁细胞具有MSPCs的分化功能,贴壁细胞在淋巴母细胞转化实验中可抑制T细胞的增殖。结论人胚胎AGM区内,部分MSPCs和造血细胞起源于共同前体。

  • 标签: 间充质干祖细胞 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 造血细胞 免疫抑制 淋巴母细胞转化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