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烂熟于心”经常用来形容对知识的熟悉程度。偶读一本由台湾学者联合撰写的《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发现了一个新名词“去熟悉化”。文中说:“我们对百年来的历史知道得太熟了,所以我们已逐渐失去对所研究问题的新鲜感,需要‘去熟悉化’,

  • 标签: 历史课堂 熟悉 历史解释 史学方法 台湾学者 新名词
  • 简介:通常教师们都认为史实、史论和史观是历史学习的三大要素,甚至将史实、史论和史观作为高考历史三轮复习的模式,一轮梳理史实,二轮总结阶段特征,三轮以史观统领史实。但如果缺乏联系意识和贯通能力,极易导致史实孤立处理、以史观剪裁史实、史论缺失史实依据等现象的出现。笔者认为,史实、史论和史观不是独立概念,而是层层包容的关系,其中居于内核的是史实(狭义之史实),渐次是史论、史观,

  • 标签: 大史实 细节 纵横联系
  • 简介:最近听了一节初中一年级历史公开课,教材使用北师版,课题为“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教师以传说中孕育的中华美德为主线,整合教材“炎帝与黄帝”“尧舜禅让”“大禹治水”的内容,层次分明,主题突出,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但是一节课听下来,我总有一种感觉:历史味道不足,倒像是思想品德课。偶然在一本杂志上又看到同样一篇课堂教学实例——“让‘传说’再现课堂”,教师从祭拜黄帝陵、唱《黄帝颂》导入新课,以学生讲故事的形式走进传说,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标签: 初中历史教学 史料 重证据意识
  • 简介:最近听了一节初中一年级历史公开课,教材使用北师版,课题为“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教师以传说中孕育的中华美德为主线,整合教材“炎帝与黄帝”“尧舜禅让”“大禹治水”的内容,层次分明,主题突出,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但是一节课听下来,我总有一种感觉:历史味道不足,倒像是思想品德课。偶然在一本杂志上又看到同样一篇课堂教学实例——“让‘传说’再现课堂”,教师从祭拜黄帝陵、唱《黄帝颂》导人新课,以学生讲故事的形式走进传说,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节课还得到专家的认可,

  • 标签: 初中历史教学 史料 重证据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