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und,EUS)引导下经胃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时,不同型号塑料支架的引流效果。方法对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外科镜中心2014年3月—2020年12月所施行的EUS引导下经胃引流治疗胰腺假性囊肿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置入“双猪尾”10 F双塑料支架组和置入“双猪尾”7 F双塑料支架组,比较这两组塑料支架的引流效果、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结果共纳入29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其中10 F双塑料支架组11例,7 F双塑料支架组18例,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48.2±8.0)min及(34.7±5.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P<0.001)。术后腹痛[18.2%(2/11)比5.6%(1/18)]、发热[9.1%(1/11)比11.1%(2/18)]及出血(均无)等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个月后复查CT,10 F双塑料支架组、7 F双塑料支架组嚢腔完全消失率分别为90.9%(10/11)和88.9%(16/1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结论对于符合EUS引导下经胃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标准的患者,7 F与10 F支架的引流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相当,但7 F支架具有手术操作便利、时间较短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胰腺假囊肿 腔内超声检查 引流 支架
  • 作者: 张磊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3-08
  • 出处:《科技新时代》2024年10期
  • 机构: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一矿机电四队
  • 简介:摘要:煤矿井下爆炸有瓦斯爆炸和粉尘爆炸两类,探讨爆炸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避免悲剧发生是个永恒的话题,加强管理,依规工作,避免疲劳上班,安全警钟长鸣,才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矿财产的重大损失。

  • 标签: 瓦斯   煤尘   爆炸   生命   教训
  • 简介:摘要:煤矿井下爆炸有瓦斯爆炸和粉尘爆炸两类,探讨爆炸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避免悲剧发生是个永恒的话题,加强管理,依规工作,避免疲劳上班,安全警钟长鸣,才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矿财产的重大损失。

  • 标签: 瓦斯   煤尘   爆炸   生命   教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曲肽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胰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PD的134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置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83例,女51例;平均年龄(57±11)岁。将胰管直径<3 mm、胰腺质地软作为术后胰发生高风险因素,将患者分为低风险组(64例)和高风险组(70例);每组再根据是否应用奥曲肽分为奥曲肽组和非奥曲肽组。观察各组患者术后胰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本组患者胰发生率19%(25/134)。低风险组术后胰发生率为11%(7/64),明显低于高风险组26%(18/70) (χ2=4.810,P<0.05)。高风险-奥曲肽组患者术后胰发生率为11%(4/35),明显低于高风险-非奥曲肽组的40%(14/35) (χ2=7.479,P<0.05)。低风险-奥曲肽组和低风险-非奥曲肽组患者术后胰发生率分别为9% (3/32)、13%(4/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根据患者胰腺组织情况评估PD术后胰风险,奥曲肽能降低高风险患者胰发生风险,而对于低风险患者则无影响。

  • 标签: 奥曲肽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瘘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地下空间工程不断向纵深发展,在基坑工程中采用的支护形式越来越多,支撑技术就是基坑工程支护方式的一种。本文通过工程实例,针对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支撑技术进行阐述分析,总结了施工技术要点。

  • 标签: 深基坑工程 内支撑 围檩 土方开挖 监测
  • 简介:摘要:水是锅炉运行的血液,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锅炉运行的安全。特别是在新时期,使用的锅炉大多是热电联产机组,运行时的补水量相对较大。如果补充的水资源质量较差,则会导致锅炉在长期供暖后出现结垢问题,从而影响受热面的传热和供暖效果。不仅不能完全保证锅炉的热效率,还会增加燃料消耗,给生产经营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此外,水质差会加速锅炉压力元件的腐蚀速度,严重影响锅炉的安全和使用寿命,要求发电厂增加后期的维护和维修成本。为此,本文研究锅炉炉水处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锅炉 炉内水 水处理 处理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髂静脉球囊扩张治疗对C3以上的浅静脉曲张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C3以上浅静脉曲张患者568例,按治疗方式分为介入球囊扩张组、弹力袜治疗组和剥脱手术组,使用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评价患者疗效。结果介入球囊扩张组47例,有效40例,无效7例;弹力袜治疗组82例,有效39例,无效43例;剥脱手术组439例,有效280例,无效159例。三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球囊扩张组症状改善程度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球囊扩张髂静脉可以更好地改善部分C3以上浅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静脉曲张 髂静脉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皮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设置组别试验组和传统组,应用随机双盲法将72例胫骨远端骨折随机分入两个组别中。传统组的治疗方案为切开复位固定,试验组的治疗方案为经皮钢板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组低,P0.05,术后3个月、6个月,试验组的下肢Fugl-Meyer评分均较高传统组高,P

  • 标签: 经皮钢板内固定 胫骨远端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下肢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近年随着经济的持续进步,我国包括机械行业在内的各行业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械行业本身即为工业发展的核心基础,机械行业开展设计时对材料创新性应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就机械的具体设计过程而言,需要科学选用材料并在设计中进行实践应用,特别在新型材料的选用方面,更是为机械设计实现先进性的重要保障。本文对于机械设计运用新型材料的种类、具体表现等开展分析,以期进一步提升新型材料在机械设计的实践应用效果。

  • 标签: 机械设计 新型材料 实践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Bismuth分型Ⅳ型肝门部胆管癌镜治疗支架的选择方法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8年9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就诊并接受经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治疗的65例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镜引流方式不同分为3组:经镜胆道支架放置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ERBD)组38例、ERBD+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endoscopic metal biliary endoprosthesis, EMBE)组23例、EMBE组4例;根据胆道造影方式不同分为造影剂组(n=26)、空气造影组(n=22)及无胆道造影组(n=17)。比较术后急性胆管炎发生率、总胆红素显著下降率及住院期间死亡率等指标。结果3种引流方式相比,ERBD组、ERBD+EMBE组和EMBE组的急性胆管炎发生率分别为23.7%(9/38)、52.2%(12/23)和75.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99,P=0.006)。3组住院期间死亡率分别为5.3%(2/38)、13.0%(3/23)和5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29,P=0.021);两两比较,ERBD组和EMBE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6,P=0.004)。3种造影方式相比,造影剂组、空气造影组和无胆道造影组的急性胆管炎发生率分别为57.7%(15/26)、27.3%(6/22)和17.6%(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7,P=0.015);两两比较,造影剂组和无胆道造影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对于Ⅳ型肝门部胆管癌,胆道双塑料支架置入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急性胆管炎发生率及住院期间死亡率,可作为首选支架方案;术中造影剂的使用会增加术后急性胆管炎发生率,应慎用造影剂。

  • 标签: 内窥镜 支架 肝门胆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RPR)预测骨盆及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发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骨盆及下肢骨折手术治疗患者120例,其中术后发生DVT患者48例(DVT组),无DVT发生患者72例(非DVT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 d血常规化验和凝血功能检验中各项指标的水平。组间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DVT组术前及术后3 d NLR、术前RPR、术后3 d纤维蛋白原(FIB)与D-二聚体(D-D)分别为10.920±7.120、7.190±3.390、(0.090±0.040)%、(4.800±1.480) g/L、(5.960±3.370) mg/L,非DVT组分别为4.650±1.930、6.020±2.430、(0.058±0.020)%、(5.680±1.730) g/L、(3.910±3.060) 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56、-2.065、-5.069、2.867、-3.45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NLR、术前RPR及术后3 d 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OR)=1.171,95%可信区间(CI):1.016~1.350,P<0.05)。与术后D-D曲线下面积比较,术前NLR、术前NLR与术前RPR联合检测、术前NLR与术后D-D联合检测、术前RPR与术后D-D联合检测、三者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730、2.368、2.278、2.200、2.814,P<0.05)。结论术前NLR、RPR及术后D-D在骨盆及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表达水平升高,NLR与RPR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优于D-D,而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深静脉血栓的准确率。

  • 标签: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 深静脉血栓 骨盆及下肢骨折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辅助经皮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们收治腕舟骨骨折患者12例,收集CT数据,采用3D打印机打印出导板,术中沿导板导孔精准打入导针,透视确认位置满意,行0.5 cm切口,空心钻钻孔,拧入空心加压螺钉一枚。记录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者自我评价腕关节问卷(PRWE)、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患侧及健侧屈伸旋转活动范围、桡偏及尺偏活动度等指标。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3~20个月,平均7个月,除了2例患者尝试置入导针两次,其余均一次置针成功,未发生偏斜等情况。所有患者切口愈合好,未发生感染、皮肤坏死等情况,未发生骨折不愈合情况。手术时间为28~77分钟,平均44.3分钟;骨折愈合时间为6~12周,平均8周;PRWE评分0~10分,平均2.5分;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80~100分,平均93.3分,其中优9例,良2例,可1例。腕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患侧为(145.67±8.72)°、健侧为(149.92±5.23)°,旋转活动范围患侧为(147.00±7.25)°、健侧为(148.92±6.72)°,桡偏活动度患侧为(16.50±1.83)°、健侧为(17.17±1.80)°,尺偏活动度患侧为(26.33±1.37)°、健侧为(27.25±1.71)°,患侧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导板辅助微创经皮治疗腕舟骨骨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功能恢复好,并且个性化、安全、准确。

  • 标签: 舟骨 骨折 3D打印 经皮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在消化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行消化镜检查的患者为对照组(n=75),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行消化镜检查的患者为观察组(n=75)。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可降低消化镜检查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消化系统疾病 内镜检查 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 不良反应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报告1例因进行局部肌注射导致腰背部及臀部气性坏疽的临床病例。男,43岁,因腰痛在当地私人诊所就诊,给予腰背部及臀部局部肌注射封闭治疗,肌注射5~6 h后腰痛加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为5分,伴发热;1天后,腰痛VAS评分8分,出现酱油色尿,伴发热。根据实验室检查以及临床表现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影像学(CT)提示腰背部棘突旁及右侧臀部软组织出现大面积气体,伴椎旁及臀部肌肉坏死征象,初步诊断:腰背部及臀部感染,高度怀疑气性坏疽。根据病情进展,入院后急诊行腰背部及右臀部扩创术,术中细菌快速涂片报告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厌氧菌培养提示产气荚膜梭菌,需氧菌培养结果未见任何细菌生长。根据病史、影像资料、术中判断、术后培养结果,临床诊断:气性坏疽。气性坏疽是临床特殊感染疾病,其发病率低,早期诊断困难,疾病进展快,死亡率高。肌注射导致该疾病的发生,需要强调规范化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 标签: 气性坏疽 注射 肌肉内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动脉瘤施行早期动脉瘤夹闭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2月本院就诊颅动脉瘤患者85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夹闭组40例(39个动脉瘤)及栓塞组45例(47个动脉瘤)。观察两者患者的效果评价、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完全闭塞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GOS、mRS评分中良好率与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均少于栓塞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完全闭塞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术中脑血管瘤破裂率高于栓塞组(P<0.05)。夹闭组患者的出血破入脑室、术后短暂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率皆明显低于栓塞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显微手术夹闭可作为治疗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其疗效显著,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早期动脉瘤夹闭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用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价值。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Child-Pugh分级A级,NYHA心功能分级Ⅰ或Ⅱ级,预计手术时间3~5 h,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ERAS组(CE组)和常规ERAS组(E组)。CE组使用限制补液、调整体位、使用血管扩张药等方法维持中心静脉压小于5 cmH2O,E组维持中心静脉压5~12 cmH2O。分别于术前、术后1和4 d时抽取动脉血样测定肝肾功能指标;记录切肝前后输液量、总输液量、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结果与E组比较,CE组切肝前输液量、总输液量、出血量、输血量减少,切肝后输液量增多,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和出院时间缩短,住院总费用减少(P<0.05),肝肾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用于ERAS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中心静脉压 腹腔镜检查 肝癌切除术 快速康复外科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Acute ma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 AMCI )的治疗中应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加减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研究资料的选择设立合理的条件,包括入院时间、排除条件等,经过认真筛选,共有 100 例患者符合条件,从 1-100 对其进行编号,然后将编号为奇数的患者设立为对照组,实施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 Standard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 SDC )治疗,编号为偶数的患者设立为结合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减压术治疗,分析效果。结果 对术前二组患者的脑梗死面积、昏迷指数( GCS )进行观察和评价,均无明显差异( p>0.05 ),而经过 7d 治疗后,结合组这两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同时,结合组的死亡率和随访半年的患者预后情况( GOS 评分)也明显比对照组更理想( p<0.05 )。此外,在并发症方面,结合组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SDC 加减压术可以迅速的对患者颅脑内外进行充分减压,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并显著减少脑梗死的面积,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改善预后情况。

  • 标签: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大骨瓣减压术 内减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