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门诊和居家患者药物相关问题(DRP)分类系统,为医务人员提供对DRP进行标准化记录的工具。方法检索国外数据库,收集现有DRP分类系统并进行遴选。对入选DRP分类系统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我国门诊和居家患者药学服务工作特点进行整合,形成初始DRP分类系统。制作DRP分类系统专家咨询表,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和调整,形成终版DRP分类系统。结果经检索获得25个DRP分类系统,遴选出16个DRP分类系统进行整合,形成初始DRP分类系统。初始DRP分类系统的一级结构包含问题状态、问题类型、问题原因、问题干预和干预结果5个部分,每个部分有数量不等的条目,其中问题原因、问题干预和干预结果有数量不等的二级结构条目。第1轮咨询邀请32名专家,回收咨询表30份,回收率94%;第2轮咨询邀请30名专家,回收咨询表30份,回收率100%。经2轮咨询后,专家对一级结构中问题状态、问题类型、问题原因、问题干预和干预结果的认同率分别为100%、90%、83%、83%和97%。对于DRP分类系统中药物治疗适应证、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和依从性5类问题的评价,除经济性问题专家权威系数为0.79外,其他4类问题的专家权威系数均>0.8。第1、2轮咨询中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386(χ2=995.258,P<0.001)和0.364(χ2=971.232,P<0.001)。结合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形成包含一级结构条目5类共38个、二级结构条目3类共90个的终版DRP分类系统。结论初步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门诊和居家患者DRP分类系统,可用作DRP的标准化记录工具。

  • 标签: 药物治疗管理 德尔菲技术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药学服务 分类法
  • 简介:摘要1例45岁男性患者因颅内病变行开颅活检术,术后为预防癫痫先给予丙戊酸钠800 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8 ml静脉推注,继之用该浓度丙戊酸钠溶液以0.6 ml/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给药1 h后,患者血清乳酸水平逐渐升高,最高达到14.7 mmol/L,伴代谢性酸中毒和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酸碱度最低7.09,剩余碱最低-26.3,导致患者昏迷。考虑患者的高乳酸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可能与丙戊酸钠有关,停用丙戊酸钠,给予5%碳酸氢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和血液净化治疗。3 d后,患者的乳酸水平恢复正常,代谢性酸中毒基本纠正,神志转清。

  • 标签: 丙戊酸 癫痫 酸中毒,乳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