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磁共振成像(MRI)应用于诊断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与转移瘤性骨折的鉴别价值。方法:本研究对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间50例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病因分为两组,参考组(转移瘤性)25例,41节椎节,研究组(骨质疏松性)25例,30节椎节,其中研究组中包括10例Kummell病,11节椎节。观察两组MR1影像学特征以及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结果:研究组的特征更多表现为扁平形和倒楔形,而参考组呈现出楔形和凹陷形的特点,(P<0.05)。在椎体的影像特征上,研究组在T1加权像(T1WI)表现为低信号,T2加权像(T2WI)呈现高信号,而在扩散加权像(DWI)上同样为高信号。相比之下,参考组的椎体在DWI上显示低信号,且在T1WI上也显示出低信号。(P<0.05)。此外,研究组的椎体后缘多呈现膨隆状态,参考组则以成角形态为主,(P<0.05)。研究组ADC值为(1.31±0.51)mm2/s,显著低于参考组的(2.23+0.51)mm2/s,Kummell病是骨质疏松椎体骨折伴骨不连,又称缺血坏死,随着人口老龄化,近几年发病率不断提高,MRI各序列表现双低信号气体影,后期为充满液体或肉芽组织,T2加权像(T2WI)可见双线征 。结论:磁共振成像的特性以及ADC值在区分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与转移性肿瘤引起的骨折方面展现出了重要的鉴别作用。

  • 标签: 磁共振 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 Kummell病 转移瘤性骨折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期脑梗死合并微出血诊断中采取磁共振DWI及平扫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本院5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参照组(MRI常规序列)与实验组(磁共振DWI序列),对比阳性检出率。结果 实验组急性脑梗死合并微出血阳性检出率方面,明显要比参照组高(P

  • 标签: 磁共振DWI 平扫 抗病毒 诊断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肝硬化结节选择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联合诊断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肝硬化结节患者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者收集时间为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60例患者均接受DWI和SWI联合检查,并将检测结果和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0例患者病灶共计67个,病理结果证实肝硬化再生结节、不典型增生结节、小肝癌分别为39例、17例、11例,联合检查结果证实,肝硬化再生结节、不典型增生结节、小肝癌分别为37例、16例、10例,联合诊断和病理结果诊断准确率差异较小。结论 肝硬化结节选择DWI和SWI联合检查通过分析信号变化,能够准确定性疾病,特别对于无法接受传统影像学检查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重视及推广运用。

  • 标签: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肝硬化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BL与PBL相结合在病理生理学病例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方法以2015级预防专业(62人)和2015级口腔专业(68人)为授课对象,课程内容为病例分析。2015级预防专业组实施PBL教学,2015级口腔专业组实施LBL+PBL教学;两组授课均为6学时,其中LBL+PBL教学学时分配为LBL 2学时、PBL 4学时。采用调查问卷评价两组授课效果,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课后调查结果显示,2015级预防专业组有11人(17.742% )今后"肯定"愿意选择PBL教学;2015级口腔专业组有38人(92.647%)今后"肯定"愿意选择LBL+PBL教学。2015级口腔专业组学生对LBL+PBL教学的各项认可度,均高于2015级预防专业组对PBL教学的认可度。结论学生长期接受LBL教学,所以很难从思维、团队协作等方面立即适应PBL教学。在病理生理学病例分析课程中采用LBL+PBL,教学效果较佳,值得进一步探讨。

  • 标签: 病理生理学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以讲授为基础的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8月~2017年9月收治的5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IHSS和RNADL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MMSE护理前后对比(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神经功能
  • 简介:浅静脉输液是进行临床治疗和抢救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最常用的一项技术操作。随着医疗技术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静脉输液方法达到治疗诊察的目的。静脉输液后“无痛”拔针和拔针后“无淤血”虽然操作看似简单,但意义很重大,掌握此种技巧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皮下出血的发生,特别是对循环科需长期输液的患者建立静脉穿刺顺序,做到无痛拔针、按压得当,不影响下次穿刺的清晰度;反之不仅会给病人增加心理负担,对下次穿刺拔针带来恐惧,还会给操作者带来穿刺困难。因此,目前输液不仅要求操作者一针见血率,而且还应达到无痛性拔针,并且掌握良好的按压方法,从而给患者就医治病减轻心理压力。

  • 标签: 浅静脉输液 拔针方法 按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干预性护理对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70例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大小、厚度及血管内中膜厚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护理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斑块的大小、厚度及血管内中膜厚度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办法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老年患者 血管内中膜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1-12月间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50例,采取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组50例,在护理全程中开展舒适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在血液透析治疗后,舒适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透全过程中,采取舒适护理模式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血透患者生活质量,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痛苦;同时舒适护理能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使整体护理质量得到改善,在血透过程中采用舒适护理值得应用与广泛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舒适护理模式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