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复发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9例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2例,女47例。中位年龄53(26~78)岁。我院首次手术治疗65例,外院术后复发再次手术治疗24例。初诊临床表现:体检发现腹膜后肿物41例,腹胀12例,腹痛10例,发热11例,恶心、呕吐、纳差8例,尿频、排尿困难6例,双下肢水肿1例。术前CT检查示肿瘤主体位于腹膜后肾区58例,位于腹膜后间隙、盆腔腹膜外间隙31例;肿瘤单发55例,多发34例。肿瘤长径中位值20(3~52)cm。首诊65例中通过术前影像学检查考虑为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47例(72.3%)。89例手术中,腔镜手术78例,其中腹腔镜手术21例,后腹腔镜手术38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19例;开放手术11例。87例行根治性切除术,2例行姑息性切除术;42例术中行邻近脏器切除术。对患者复发及生存情况进行随访。结果本组8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中位值200(10~2 000)ml。病理类型为高分化型23例,去分化型40例,黏液样/圆形细胞型20例,多形性型5例,混合型1例。组织学分级低级别42例,高级别47例。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8(3~108)个月。患者5年无复发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16.7%、16.1%和52.6%。57例局部复发,1例肺转移,1例肝转移,中位无病生存时间24个月;42例死亡,中位生存时间64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出血量(P<0.01)、肿瘤是否多发(P<0.01)、病理类型(P<0.01)、组织学分级(P<0.01)是影响无病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术中出血量(P<0.01)、肿瘤是否多发(P<0.05)、病理类型(P<0.05)、是否复发(P<0.01)是影响总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是否初次手术、是否根治性切除、是否联合邻近脏器切除对患者的预后生存无影响(P>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出血量(RR=2.360,95%CI 1.313~4.241,P=0.004)、肿瘤是否多发(RR=1.899,95%CI 1.068~3.375,P=0.029)、病理类型(RR=4.976,95%CI 1.622~15.264,P=0.005)是影响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肿瘤是否复发是影响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RR=31.495,95%CI 1.062~933.684,P=0.046)。结论腹膜后脂肪肉瘤临床少见,复发率高。手术出血量、肿瘤是否多发、病理类型是影响患者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肿瘤是否复发是影响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

  • 标签: 腹膜后 脂肪肉瘤 复发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评估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PALBI)评分对布-加综合征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0 d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74例布-加综合征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1例,女性23例,年龄(46.5±11.1)岁。根据30 d内是否死亡分为两组:死亡组(n=16)和生存组(n=58)。分析患者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并评估PALBI、白蛋白-胆红素(ALBI)、Child-Turcotte-Pugh(CTP)、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并比较曲线下面积。结果生存组和死亡组在白细胞、血小板、PALBI评分、PALBI分级、ALBI评分、CTP评分、MELD评分、肝性脑病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P评分≥10即CTP C级(OR=1.669,95%CI:1.048~2.661)和PALBI评分>-2.09即PALBI 3级(OR=5.245,95%CI:2.128~12.924)是影响患者30 d内死亡的独立因素。PALBI、ALBI、CTP及MELD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0.72、0.77、0.76,截断值分别为-1.92、-1.60、8.50、13.60。四种评分系统AUC两两比较,PALBI评分预测能力好于ALBI和CTP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LBI评分对于布-加综合征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短期预后评估有良好的预测价值,效果与MELD评分相当,但优于ALBI和CTP评分。

  • 标签: Budd-Chiari综合征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评分 上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