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产后静脉血栓形成一例。患者女性,19岁,产后一月,表现为头痛、发热、呕吐、意识障碍、双侧瞳孔不等大。头颅CT提示脑梗塞并脑出血,头颅核磁共振提示:出血性脑梗塞。凝血功能实验提示高凝血状态,血小板减少,脑脊液常规、生化、培养无异常。按脑梗塞、脑出血、脑炎治疗,入院7天诊断不明确,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加重,请上级医院会诊,确诊为“产后静脉血栓形成”,给予规律脱水降脑压、醒脑、营养脑细胞、清除氧自由基、防治并发症、补充水盐电解质、营养支持治疗,未抗凝,未介入治疗,治愈出院。报道该病例旨在增加同行对该疾病的认识,遇到孕产妇有类似症状要排除本病。

  • 标签:   产后  静脉窦血栓  诊治
  • 简介:【摘要】人文教育是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素质是医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通过分析当今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现状,提出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议及对策。新冠疫情这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为医学人文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

  • 标签: 医学生 医学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新冠疫情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疗法时施予护理干预的临床可靠性。方法78例实施静脉溶栓疗法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甲组(41例)和乙组(37例)。甲组患者配合行护理干预,乙组患者配合行传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Barthel 指数(BI)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乙组的64.71%(P<0.05)。干预后,甲组BI评分为(87.79±12.11)分,NIHSS评分为(7.22±1.68)分;乙组BI评分、NIHSS评分分别为(72.39±12.01)、(12.62±2.3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疗法时,配合施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溶栓效果。

  • 标签: 神经内科 急性脑梗死 传统干预 静脉溶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