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教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教学分析

时严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    026000   

摘要:实词是高中生理解文言文的重要基础,学生除了要掌握常见文言文实词之外,还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推断文言文实词的词义,这样学生在自主阅读文言文时便可以清扫实词障碍,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文章简要论述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教学的重要性,重点以实际的教学案例为支撑,从字形推断、语言结构推断、语法分析推断、语境分析推断四大方面阐述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教学策略。

关键词:文言文实词;实词词义;词义推断;阅读理解

文言文实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实词等。在文言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能意识到词义推断的重要性,并积极采用“本义探求法”引导学生根据字形以及实词的原始意义探求其在具体文言文语篇中的含义。但从整体上来看,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教学方法不够丰富,侧重于实词本义推断而忽视在特定语境下分析和推测实词的引申意义,使得一部分高中生在阅读、学习文言文时因不能理解实词的含义而出现阅读困难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教授学生推断实词含义的方法,加强对学生实词词义推断能力的训练。

一、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教学的重要性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对汉语言文化追根溯源,获得人文精神的启迪和文化的浸润,而且能够掌握更加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建构更加完善的语言体系。实词是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重要基础,在文言文教学中不直接呈现实词的词义,而是引导学生根据字形,结合具体的语言情境、相同结构的句子等推断实词的词义,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另一方面可以教授学生解读和理解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自主学习能力[1]

二、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教学方法

(一)根据字形推断实词词义

在汉字体系中,有超过80%的汉字为形声字,这些形声字的弓、矛、鸟、虫、辶、刂、彳等形旁具有表意功能,汉字独特的构字规律与结构特点为学生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提供了切入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汉字的形旁入手,根据字形来推断实词的本义,学生掌握了文言文实词的本义,便可以把握好实词引申义直接按的关系,为学生推断实词的引申义奠定基础。例如:“振长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贾谊)中的“策”字形旁为“竹”,教师可以呈现出“策”的若干个意思:竹制的马鞭;鞭打,鞭策;计策,计谋;策问等,请学生结合形旁“竹”推断“策”的本义,即竹制的马鞭,这样学生便掌握了推断文言文实词本义的方法。

(二)结合语言结构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多用并列、排比、对偶等语言结构,除了带给学生以韵律美、结构美的审美享受之外,相邻两个相似结构句子中对应的实词也可以帮助学生推断词义。通常情况下,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语在词性上相同,在词义上相近或相反,学生理解其中一词的意义便可以推断与之对称的实词的词义。例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荀子)中,“跬”与“小”相对,教学时可以从学生容易理解的“小流”入手,引导学生推断出“跬步”的词义为小步、半步,这样更加便于学生理解实词意义[2]

(三)联系语法结构推断词义

汉语的语法结构是汉语语言运用所遵循的一般规则,从古至今,我国汉语的语法结构虽然有所变化,但主语、宾语大多为名词、代词,谓语多为形容词或动词,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法规则上具有共通性,所以在实词词义推断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语法结构来判断词性,进而推断出实词的词义。例如:“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司马迁)中的“目”,教学时引导学生分析“数”、“项王”的词性,学生会发现“目”在本句中充当动词,所以不能理解为眼睛、眼神,而是要理解为用眼睛示意,“数目”即多次用眼神示意,以此帮助学生理解古今异义词。

(四)基于特定语境推断词义

文言文实词词义的推断离不开特定语境的支撑。语境是指对话发生的场景、环境以及对话双方的角色、身份、地位等,在教学中需要指导学生分析文言文的时代背景、具体的场景,根据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来找到实词词义推断的切入点,降低学生理解实词的难度。例如:“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项脊轩志》/归有光)中“借”、“偃仰啸歌”的理解就需要联系归有光的生活环境及其当时所处的情境。“借”与其理解为“借阅”,不如理解为“广泛涉猎”,与“书满架”相对应;“偃仰啸歌”可以理解为读书时投入的状态,头或是仰起或是低下,读到精彩之处放声吟诵,这样可以增强画面感,使学生透过实词词义理解文言文的内涵。

三、结语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文言文实词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掌握实词本义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言文的具体情境或场景推断实词的引申义,教授学生有效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魏健敏.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发展和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策略探究[J].语文学刊,2023,43(05):119-124.

[2]刘琛雁.让高中文言文教学从“刻意”走向“随意”[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33):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