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背景下中职思政课教学的开展途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7
/ 2

大思政背景下中职思政课教学的开展途径探索

马付英

凉山卫生学校   四川省凉山州   615000

摘要:中职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对“大思政”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方法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本文认为,中等职业学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要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思政课教学质量,就必须要在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中,为培养德智体美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大思政;中职思政课;教学途径;理论探索

引言

立德树人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全党、全社会普遍认识的问题。2019年,教育部等八个部门共同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初步建立起了"大思政"工作模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职学校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

一、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其作为中职思政课教学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它对于我们整个民族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职思政课教师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以新理念为指导,以新理念为指导,以新理念促教学。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纳入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内容,以此为主线,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要在教学中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思想和思想方法,持续提高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研究中等职业教育的思想政治课程(也称为“中职思政课”)的教学方法与实践中,我们必须意识到中职学生正经历思考理念的形成和稳定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维活跃度高且充满了探索欲望。但在培养其理论思考能力上,他们似乎还存在着一些待改进的地方。考虑到目前的情况,中职思政课的教学策略需要实施创新性的措施,旨在提升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性,并确保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更具体地说,我们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教材时,应当严格地遵循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准则,并努力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中国的实际教学场景,以及中职学生的真实思维与需求进行整合。这种整合不仅要求我们在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有一个动态的解读和应用,同时也强调教育者需要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思想和技术来处理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不断加强学生使用这套理论架构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进一步来说,中职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应该着重强调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和协同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充分运用红色资源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加深理论知识的了解。参与实践活动并体验这些活动可以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领悟,进而激发他们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具体实践的动机。

此外,为了提高中职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教育者还应该积极使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工具,比如智能课堂和在线教程,来扩大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创造出一个既生动又有吸引力的学习场所。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更加高效地吸引学生的兴趣,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进一步深化他们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在选择教学手段时,教师应该偏向于那些具有高互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的方法,像是案例研究、角色模拟或者小组深入讨论之类的教学策略。这套教学方法可以有力地加强学生间的思维互动,提升他们在问题分析与解决方面的实力,同时也能够为教育过程注入更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这样可以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教学能力

在中等职业教育的环境中,教师们扮演的角色是极其核心的,他们不只是教学活动中的领导者、策划者及执行者,而且他们还是影响教学品质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中职思政课”)的教师培训和队伍建设,已成为推动思政课教育改革、实现教学目标并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首先,在挑选和分配中级思政课教师团队的时候,必须把教师的思想政治修养当作最为主要的评估准则。中职思政课的教育内容之所以深厚,部分原因在于它具有明显的政治理论特点,而教师的思想政治修养又能直接塑造其教学思想、教学手段和教学成果,这进一步关系到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对生活、世界的看法。基于这一基础,通过选拔具有高度政治素养和出色专业能力的教师成为教育工作者,有助于确保高质量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

进一步来说,强化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和持续教育活动,被视为提高职业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关键措施之一。通过实施集体轮训、专题讨论会等多种方式,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教育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同时也强化了他们在教育研究和创新方面的能力。这样不断的职业进步和能力加强对于教育者来说,在深化授课内容、创新授课方式以及优化授课效率上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此外,构建并逐步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对于鼓舞教师参与教学和提高教学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把师德的展示和教学品质作为评价教师能力的关键因素,不仅能鼓励教师更为热情地参与教学,还能引领他们持续地关心并优化教学策略和成果。通过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们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其潜在的学习动力,进而更加聚焦于教育和教学的核心任务,不断追求教学成果和卓越水平。

进一步完善教师的薪酬保障策略,是确保教育团队的稳健和增强教师的职业热情的核心手段。对思政课教师在职称评定、优秀奖励的倾斜不只是展示了对教师职责的尊重与认同,更进一步地增强了教师的职业认同度和成就感。这种充满激情的工作心态和持续高涨的工作激情,毫无疑问将在教育实践中带来正面的回响,从而助力提升教学的品质和成果。

结语

总之,在大思政背景下推进中职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式方法,强化队伍建设,促进协同育人。只有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才能不断推动中职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慧清.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中职思政课议题式教学探讨——以“做好就业准备”教学为例 [J]. 成才之路, 2024, (07): 41-44.

[2]李瑾. 积极心理学在中职思政课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探究 [J]. 现代商贸工业, 2024, 45 (05): 247-249.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5.082.

[3]肖丹. “大思政课”背景下新疆中职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路径探索 [J]. 科教导刊, 2024, (04): 95-97. DOI:10.16400/j.cnki.kjdk.2024.4.030.

[4]蒋明. 中职思政课“体实协同”课堂实践教学探究——以职业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 [J]. 职业, 2024, (02):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