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外语教育中大学生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培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新时代外语教育中大学生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培养研究

陈冰睿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省武汉市 430068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外语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在这个新时代背景下,外语教育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作为我国未来的人才储备,大学生肩负着传播中华文化的重任。因此,在新时代外语教育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中华文化传播能力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外语教育;新时代

引言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外语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语言知识的传授,更是文化输出与交流的重要途径。在全球化趋势下,外语教育肩负着提升大学生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重任,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本研究旨在探讨新时代外语教育中大学生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期提高大学生在外语环境下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促进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交流。

1、外语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的内在联系

1.1、外语教育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

外语教育在中华文化传播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育为中华文化提供了走向世界的桥梁。通过外语的学习与传播,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得以展现给世界,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外语教育不仅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同时也让中华文化的精髓得以传承和发扬。通过外语学习,中华文化的价值观、思想观念、艺术形式等得以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外语教育为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搭建了一个展示其独特魅力的平台,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和欣赏中华文化。

1.2、外语教育促进中华文化的国际理解和接受

外语教育在促进中华文化的国际理解和接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外语教育,世界各国的人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消除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增进相互理解和接受。外语教育可以帮助世界各国的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通过学习外语,他们可以接触到中华文化的经典文献、艺术作品、思想理论等,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这种深入了解有助于消除对中华文化的误解和偏见,增进对中华文化的尊重和接受。此外,外语教育还可以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他们能够熟练运用外语进行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接受。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如教育、媒体、外交等,积极推动中华文化在国际社会中的传播和交流,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2、新时代外语教育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现状

当前,我国外语教育在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中华文化的融入。通过开设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历史、中文写作等课程,让学生在学习外语的同时,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们也在不断尝试创新。例如,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此外,我国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通过与外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举办研讨会、文化交流活动等,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然而,新时代外语教育在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部分外语教育工作者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尚不深入,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有效传授中华文化知识。其次,由于外语教育资源的地区性差异,一些学校和地区在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此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外语教育领域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网络上的文化信息良莠不齐,学生容易受到错误文化观念的影响。

3、新时代外语教育中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策略

3.1、加强中华文化在外语课程中的融入

在新时代外语教育中,加强中华文化在外语课程中的融入是提高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首要任务。首先,教育部门应将中华文化知识融入外语课程设置,增加相关课程,如中国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使学生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其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引入中华文化的元素,例如,在教授英语时,可以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历史人物等,让学生在学习外语的同时,了解并传播中华文化。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中华文化主题的活动,如演讲、辩论、比赛等,激发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传播能力。

3.2、创新中华文化传播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为了提高中华文化在外语教育中的传播效果,教育工作者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首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多媒体等,开发中华文化传播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趣味性。其次,可以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中华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此外,还可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如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夏令营、学术交流活动等,让他们在与外国学生的互动中传播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3.3、提升外语教育者的中华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新时代外语教育中,提升外语教育者的中华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育者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还应深入了解和掌握中华文化的精髓,才能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促进跨文化交流。首先,外语教育者应加强中华文化的学习。这包括对中华传统文化、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深入研究。通过学习,教育者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中华文化的内涵,为外语教育提供更为丰富的素材和案例。其次,外语教育者需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主动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善于运用跨文化交际技巧,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文化冲突,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此外,教育者还可以通过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开展科研项目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外语教育者还需关注中华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传播。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教育者应关注国际社会的需求和反馈,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3.4、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在新时代外语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文化自觉是指对本国文化的发展历程、特点和价值有深刻的认识;文化自信是指对本国文化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首先,外语教育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文化意识。教育者可以通过介绍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阐述其独特价值,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教育者还应引导学生关注文化现象背后的文化内涵,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其次,外语教育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育者可以通过设计丰富的跨文化交际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如何运用中华文化知识进行有效沟通。此外,教育者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活动,亲身体验不同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此外,外语教育还应关注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教育者可以通过讲述中华文化的辉煌成就,使学生对本国文化产生自豪感。同时,教育者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化创新,为中华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新时代外语教育应当肩负起培养大学生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重任,使他们在掌握外语技能的同时,能够成为中华文化的优秀传播者。新时代外语教育中大学生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具备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大学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参考文献:

[1]杨华.专栏引言:培养大学生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研究[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3,6(04):19.

[2]杨华,李莉文.大学生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发展变化个案研究[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3,6(04):20-26+93-94.

[3]崔琳琳.大学生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受众意识培养研究[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3,6(04):27-33+94.

[4]杨素兰.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英语传播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以“说流利英语·讲中华文化”短视频大赛为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2,25(05):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