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实践 在创新中谋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9
/ 2

在生活中实践 在创新中谋划

瞿娟

张家港市泗港实验幼儿园

摘要:在陶行知先生理论的指导下,幼儿园的日常教学工作充满了动力与生机。将在园中的每一项教学任务都紧密地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是作为幼儿老师日常教学的大方向之一。时代在发展的同时,也赋予了我们不同的使命和不同的元素,因此,将日常教学工作立足于生活与坚持创新发展的思维模式两者进行融会贯通,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为幼儿打造出一个适宜幼儿自身发展,能以自身独特的方式来进行创设的幼儿园教学与成长环境。

关键词:生活教育;幼儿;环境创设;创新发展

幼儿的成长是迅速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同的经验积累和快速的认知发展。立足于生活帮助幼儿创设出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幼儿进行动手创造和实践。让生活化的环境促进幼儿成长,让创新发展成为推动幼儿生活化环境的助力器,为幼儿构建出一个属于他们成长的天地。

一、从生活中汲取经验,将教育教学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就是学校,教学是一体。”这一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该理念明确展示了生活对于教育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在当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之下,生活化的教育成为了教学并不可少的方式。很多时候,我们对于生活化的教育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只是将生活内容简单的带入课堂。其实不然,更是应当将生活中的经验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相互融合。通过生活化的教育能够积极地培养幼儿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能力,同时,还能够启发幼儿在现有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的进行思考,锻炼其的思维能力。这一理念对于我们在课堂上的教育教学有积极的借鉴作用。通过幼儿过去所知或者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所了解、接触的事物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教学内容,让幼儿立足于自己已知的生活经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语言活动《你眼中的秋天》时,教师可以通过幼儿所经历过的秋天情景进行导入,通过落叶,秋雨等常见的秋天标志事物来启发幼儿对秋天这一季节的认知和理解。通过生活之中已有的经验进行引导。在这样的方式之下,幼儿不仅能对于秋天这一季节有了更浓厚的认识兴趣,还能更加深刻地感受秋天这个季节带来的变化。正是因为没有脱离实际,立足于生活,幼儿才能对秋天这一季节的概念和认知更为准确。

二、以幼儿为主体,创设教育教学情景

教师教与学的主体并不是简单地课本或者是教案,而是幼儿。所以教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应当以幼儿为主体,选择幼儿感兴趣,能激发幼儿好奇心的内容进行创设。以此方式能激发出幼儿最大化的学习欲望和认知能力。除此之外,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之中,不能脱离生活实际盲目地进行教学。而是应当抓住幼儿的兴趣所在,对幼儿进行有实际价值和意义的教学。教学情境并不是单一的,应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只是片面的考虑到教师自身的教学方面,必然会导致教学情景创设的偏差。因此,准确的对幼儿当下的好奇点进行定位,结合他们的兴趣所在有效地进行教学情境创设。既能够保障幼儿的主体地位,又能够创设出符合幼儿发展模式的教学情景。例如: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与认知水平的不断发展,他们开始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和区别。这个时候幼儿会对自己产生好奇心,很多幼儿会在班级之中进行与他人不同的比较,对老师进行询问等等,基于这样的情况,开展《我是谁》的绘画课,在教学之中对不同的幼儿面部的特征进行比较,启发幼儿对于自我的认知并且肯定他们个体的价值。之后再让他们为自己绘画出自画像。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在课堂上有了更强的学习欲望,在为自己做自画像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绘画能力。

三、坚持创新发展,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

幼儿园教育教学并不是死板知识讲授,更多的是偏向于灵活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启发。因此,坚持创新发展能够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在创新意识树立的同时教师还应当对自身的价值有着明确的定位。幼儿的学习活动中除了日常的教育教学,还有自主游戏等等,在幼儿进行自主游戏的过程中能接触到各式各样的投放材料以及区域环境,这些环境综合起来,构成了他们丰富多彩的成长环境,在这一过程之中,教师应当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阶段和特征给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材料,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幼儿的成长过程。从低结构材料到高结构材料的发展过程预示着幼儿思维和认知发展的历程。那么在这一过程之中,对于材料的创新的必不可少的,材料的更迭也意味着对幼儿兴趣的再次激发,通过对材料的创新能够激发幼儿社会性能力的发展。但是投放的材料有可能会带给幼儿一定的误导,因此正确的规避成长环境之中的消极因素,也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改进。例如在区域活动《这里是医院》中,里面投放了听诊器,药盒,体温计等多种材料,每逢自主活动时,“医院”人满为患,很多幼儿并不能够准确的理解和运用材料,将“听诊器”随手交给“病人”等情况时有发生。甚至会有幼儿之间因为同时某一“职位”互不相让,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教师介入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启发。除此之外,对于幼儿所能接触到的区域环境还应当及时地进行调整和更换,因为幼儿的兴趣是可以转移和变化的,同样的区域环境如果长期使用,可能会带来给幼儿无趣等消极心理。因此,教师在坚持创新发展的同时还要积极地为幼儿构建出良好的成长环境作出努力。

在陶行知先生思想的指导之下,教师能够运用的理论更为丰富。幼儿园不仅是幼儿成长的环境,更是他们成长路上的奠基之石。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正确结合,幼儿的成长环境将会更加美好。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已经不满足于当下时代发展的需要,多元化,综合化的教学模式成为了主流的教学体系。准确的把握和定位教师自身的价值,通过创新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适当的对幼儿进行启发引导,在这样的方式之下,幼儿的发展也必将更为全面。

参考文献:

[1]黄陈洋.基于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幼儿园游戏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49):163-164.

[2]孙悦.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实践[J].教育界,2021(16):77-78.

[3]孙乐妹.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指导下的幼儿园自然教育实施策略[J].学苑教育,2021(09):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