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陶艺美育教学路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小学陶艺美育教学路径探讨

许诺

重庆树人凤天小学  400030

摘要

陶艺美育是小学美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陶艺创作与鉴赏中,既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又能培养其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其情感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通过对小学陶艺美育教学的背景分析,探讨了小学陶艺美育教学的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陶艺美育教学路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小学教育逐渐走出了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并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上[1]。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作为一种重要的美术教育方式,陶艺美育因其独特的教育意义与潜能,正日益为教育界与社会所关注。

一、陶艺美育的介绍

陶艺美育就是在陶艺创作和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2]。它不仅是一门艺术教育,更是一种人生体验。通过陶艺美育,学生可通过对泥土的操控、造型的塑造、色彩的涂染等过程,抒发情感与思想,体验艺术的愉悦。同时,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陶艺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创造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情商、人际交往能力,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艺术教育方法。

二、小学陶艺美育教学的对策

(一)明确制陶工艺,认识陶艺文化

示范制陶工艺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分步演示,使学生对陶制工艺的基本流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教师可让学生了解陶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泥料的选用、加水拌匀、制坯等。这些基本的准备工作对后面的制陶工艺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教师可示范陶坯的造型与造型技巧,如拉坯、捏坯等,使学生能直观地体会手中泥土的变化与塑形的乐趣[3]。最后,通过对陶器的修整、涂饰、烧成等工艺过程的演示,使学生对整个制作过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通过这些演示,学生既能清楚了解整个制陶过程,又能学到相关的技术和方法,在实践中逐渐提高自己的制作能力。这种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陶艺美育中,促进其全面发展。

引导学生认识陶艺文化:教师可以通过介绍陶瓷的历史,文化背景及艺术特征,加深学生对陶瓷艺术的认识与理解。例如,教师可将中国古代陶器的制作工艺及文化内涵介绍给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古代陶瓷在中国文化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当地的陶艺传统,例如民间陶艺的特征、意义等,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陶艺家的文化魅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能掌握陶艺品的制作技术,又能增进对陶艺界文化的了解与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更深层次的感受与感受到陶瓷艺术的美,并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与尊重。这种综合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陶艺学习的兴趣与热爱,使其在陶艺美育中得到全面发展。

(二)创新观念思维,引导陶艺教学

开展创意陶艺作品设计: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陶艺创作,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与创意。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具有启发性的主题或题材,例如:自然景物、动物形象、传统文化等,让学生在自由发挥想象力的基础上,进行有特色的陶艺创作。例如,可组织学生设计以地方传统节日为主题的陶艺品,如春节的龙舞、端午的粽子等,使学生们将自己的认识与思想结合起来,创造出富有创意、个性的陶艺品[4]。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又能培养他们对陶艺的兴趣与热爱。

引导学生尝试多样化的陶艺表现形式:在陶艺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进行陶艺创作,如装饰陶、组合陶、拼贴陶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审美意识,培养其独特的艺术理解与表现方法。如在陶艺课上,可组织学生利用陶艺品的表面装饰,运用不同的图案、色彩、材料等,创作出丰富多彩的陶艺品。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学生既能体验陶艺创作的乐趣,又能培养其创新精神与艺术素养。

(三)进行陶艺教学,提升学生素质

设立陶艺教学课程:学校设立专门的陶艺美育课程,安排专业的艺术老师进行教学,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的重要举措。这些课程可以涵盖陶艺的基础知识、技巧和创作方法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例如,学校可安排一周一次的陶艺课,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创作与练习陶艺。通过系统的陶艺课,学生可逐步掌握陶塑的基本技巧,如泥土的处理、造型等,并藉此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5]。这一专门的陶艺教学课程,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与资源支撑,对学生进行陶艺美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系统的学习与实践,使学员在掌握陶艺制作技巧的同时,亦能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开展主题性陶艺活动:通过举办主题陶艺比赛,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比如,以传统节日、地方文化、自然风光为题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感受,设计并制作陶艺作品。这种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创作热情,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想象能力。通过参与竞赛,同学们既能发挥创意,又能体会合作与竞赛的快乐,增进彼此间的沟通与合作。同时,开展主题性陶艺活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要从主题出发,思考、表达思想、表达情感,提高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在展示与评选活动中,同学们也可以得到别人对他们的评价与指导,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与创造力。

举办陶艺展览和作品评选:学校可定期举办陶艺展及评比活动,展示学生优秀作品,并予以表彰。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提高他们参与陶艺课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使其作品获得更多的认同与注意,进而培养学生对陶艺的兴趣与热爱。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陶艺美育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在教学实践中仍面临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等挑战。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设立陶艺教学课程、开展主题性陶艺活动、举办陶艺展览和作品评选等方式,构建起系统完善的教学路径,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体验,推动陶艺美育教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周胤君,郭海鹏.中小学陶艺美育之路径探究[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3, 50(2):230-234.

[2]王贞,程娜."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小学陶艺美育研究——以浏阳市金沙路小学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 2023(4):160-164.

[3]严祎.捏塑在现代中小学陶艺教育中的作用与启示[J].江苏陶瓷, 2022, 55(3):29-31.

[4]李涛.中小学陶艺教学与马口陶资源的整合研究[J].湖北教育, 2023(5):45-46.

[5]陈可涵.陶艺手工美育[J].美术教育研究, 2023(11):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