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人际关系能力的助推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7
/ 2

团体心理辅导: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人际关系能力的助推器

王志强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省锦州市   121000)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在个人和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机构,其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对他们的职业发展和个人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人群的人际关系能力提升中。本文旨在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人际关系能力的助推作用。

一、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人际关系能力的重要性

1.1 职业发展

人际关系能力是职场中的重要素质之一,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来说,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对于他们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在实习、工作和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职场文化,提高工作效率和职业满意度。

1.2 心理健康和个人幸福感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带来积极的心理体验,增强个人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相反,如果人际关系不良,可能会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个人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有助于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个人幸福感。

二、团体心理辅导在人际关系能力提升中的作用

2.1 理论基础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以团体动力学为基础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方式,它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互动和经验分享,促使个体在团体中观察、学习和实践社交技巧,从而改善人际关系和提高个人素质。在人际关系能力提升方面,团体心理辅导提供了安全、信任和支持的氛围,有助于个体在团队中学习和实践有效的沟通技巧和人际互动方式。

2.2 实践效果

多项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改善人际沟通和冲突解决能力。同时,团体心理辅导还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同理心和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三、团体心理辅导在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中的应用

3.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选取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团体心理辅导和常规心理咨询的效果,评估团体心理辅导对人际关系能力的改善情况。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和标准化量表进行前测和后测,以收集学生的个人信息、人际关系能力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等数据。

3.2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参加团体心理辅导的学生在人际关系能力、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心理咨询组的学生。这些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在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3.3 应用步骤

3.3.1 设定目标:首先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包括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等。

3.3.2 制定计划:根据目标,制定详细的团体心理辅导计划。计划应包括活动的具体内容、时间安排、所需资源等。

3.3.3 实施干预:按照计划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活动形式可以包括讲座、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等。在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和交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3.3.4 评估效果:在干预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学生自我评估等方式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将为进一步改进团体心理辅导提供参考。

3.3.5 总结反馈:根据评估结果,对团体心理辅导进行总结和反馈。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同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

3.3.6 后续跟进:在团体心理辅导结束后,继续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及时跟进学生的反馈信息。对于在辅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以实现持续改进和提高。

3.3.7 实施保障:为了确保团体心理辅导的顺利实施和取得预期效果,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包括提供必要的场地、设施、资源等支持,确保辅导过程中学生的安全和舒适度。同时,加强对辅导教师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辅导能力。

3.3.8 伦理考虑: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需要遵循伦理原则和规范。尊重学生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或不适。同时,要尊重学生的自我决定权和自主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3.3.9 成本效益分析:为了确保团体心理辅导的可持续发展和推广应用,需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分析内容包括辅导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投入以及取得的成效和社会效益等。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经费预算和管理计划。

3.3.10 拓展应用:在团体心理辅导取得一定成效后,可以将其拓展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中。

四、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人际关系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助推作用。因此,建议高等职业院校将团体心理辅导纳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通过开展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提高人际关系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同时,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在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中的应用效果和作用机制,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霞, 张敏.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焦虑及沟通能力的培养效果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 27(10): 1587-1591.

[2] 樊富珉, 李强. 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3] 王丽, 张敏.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信任及沟通技巧的影响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 27(9): 1435-1438.

[4] 马建青, 王东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5] 陈汉红, 王荣山. 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 26(11): 1746-1750.项目基金: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立项课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焦虑的网络团体辅导干预研究》(课题编号:JG22EB081)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