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9
/ 2

高校课程管理分析

孙绮君

大连大学     辽宁大连     116622

摘要:高校教育的发展深深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高校专业发展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教师教育、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高校专业课程综合化发展更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高校专业课程在设置上应综合化发展,适应高等教育改革趋势。本文对高校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高校课程管理存在问题的呈现进行分析,阐述了制定课程管理的必要性并为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走向综合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字:高校 教育 课程管理

0引言

高校课程教学作为高校育人基本,不但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是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直接受益者。然而,高校课堂教学的发展却面临着困境,主要有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的原因。面对这种困境,我们应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到相应对策,这样不仅有利于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科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1 高校课程管理存在问题

1.1 课程内容重复和陈旧

课程内容陈旧是指课程内容缺乏学科的前沿性和国际性,课程内容滞后于学科发展。以教育学原理为例,它应该是一门最基础的理论课程,但是,从我国高校教育专业各学科的教材情况来看,教材比较陈旧,落后于教育学科的发展,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 、教育管理学、中外教育史、中外高等教育史、大学生心理学等基础课程教材内容重复,教材缺乏更新,内容亦显陈旧。事实上,不少课程在本科阶段就已经学过,进修硕士课程阶段仍旧重复地设有有关高等教育政策的内容。

1.2课程结构不合理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关系。合理设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是确保学生形成系统、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的途径。选修课程是可由学生自由选择学习的课程,学校并不要求学生一定要学;必修课程是指对于形成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必不可少并由学校明确规定必须学习的课程。选修课程的学分数在全部课程总学分数中所占的比例为20%~35%不等,而必修课程学分数则占全部课程总学分数的65%~80%不等。也就是说,平均计算,选修课程占25%,必修课程占75%,显然,选修课程学分数占全部课程总学分数的比例是比较小的,而必修课程所占比例较大。这样的结构不符合当前我国高校教育专业实际发展的需求。

1.3 课程管理手段单一

我国课程管理手段有行政命令、部门规章、评估和督导等多种形式,它们都属于行政性管理手段。行政性管理手段适用于课程管理中的限制性目的,但是不能充分发挥课程管理的服务功能和咨询功能,有利于上级对下级课程的控制,却不利于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另外,课程管理在手段上仅局限于书面的法规或政策文本,没有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作用,使得课程管理的辐射范围有限。因此,探寻多元化的、现代化的课程管理手段势在必行。

2 制定高校课程标准的必要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课程标准通常指某门课程的内容和行为等方面的范围及要求。它是教师从事教学的参照系,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工作、引导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指南。在我国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的情境下,为便于教师教学、学生自学,保证教学质量,有必要制定明确的课程标准,为教学活动提供全面指导。

现行教学大纲的不足之处也是制定高校课程标准的必要性之一,教学大纲具体规定了学科知识的范围、深度、体系和结构。当今的学科尤其是新兴学科的知识范围、结构乃至体系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而教学大纲作为指导性教学文件,在一定时期内有其相对稳定性,可能频繁地修订和更改。由此便产生了教学大纲与教学需求的矛盾,并影响到学生学业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等诸多方面,限制了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发展。教学大纲不仅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作出清晰、明确的规定,还规定了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及深度、难度指标、详细的教学顺序、章节内容及学时。这种过于具体的规定,不利于发挥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严重阻碍教师教学创造性的发挥。其三,教学大纲重点强调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目标,导致师生更多地关注知识点,关注学习效果、结果,忽视学习方法和策略,忽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更地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换言之,更多地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有必要制定一套高校课程标准来弥补教学大纲的不足。

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要面向21世纪,必须要突出时代特征,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文明成果,又要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这是使我国高等教育步入世界高等教育先进行列的出发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建立,各项建设事业进程的大跨度前进,未来社会对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无论从数量、结构方面,还是在质量、规格方面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在高等学校内,存在着专业面过窄,重专业轻基础,重“授技”轻“育才”,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应用以及素质培养重视不够的教育观念,学生知识能力结构片面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真正的落实。为了确立现代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并根据未来社会的需要,建立人才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必须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使之有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 促进高校课程管理的对策

高校课程结构改革往往被看作教育专家或者课程专家的工作,事实上,高校课程实质是高深学问知识的体系,不是只包含由一个学科知识点,而是包含着整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它很难由教育专家和课程专家单独完成。现代课程包合着课程的价值观、知识体系、结构、分类、组织、编排,其中学科知识是最不可少的。学科工作者位于学科第一线,能够更加合理的给出专业化的意见,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科发展。因此,学科工作者在高校课程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代科技的交叉融合,现代产业的综合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及学生就业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大学生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要适应社会发展潮流,不仅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接受继续教育的能力,而且要能够不断吸收新的信息,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高校只有根据不同个体的特征构建多样化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选择适合其发展需要和特点的目标、方式和教育资源及活动,形成个体化教育,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潜能、积极性与主体性,给予学生最大的发展自由度和空间,促进学生的人格、认知和身体的全面发展,才能使他们适合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

我国高校对课程理论研究较少,课程设置一直受学科课程理论及办学条件的影响,很少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状况、情感培养与社会需求以及课程与培养目标的联系、课程与课程间的联系,致使现行课程设置存在“因人设课”、“因无人而不设课”。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多样化人才的培养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不同类型高校要想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浪潮中取得一席之位,必须根据本校、本专业特点构建具有特色的课程管理体系。

4 结语

高校课程问题一直是教育界关心与研究的热点问题。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决定学生综合素质结构的重要因素。课程体系结构的改革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群体的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提高而改变的,是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及教育目标的体现。如果高校不能合理地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而做出相应的改革,不能形成整体化的课程管理,就不能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蒋晓虹,关于高校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3,(33)5

[2] 王倩,校木课程开发与高校课程改革[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3] 从尤军,等·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及发展趋势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4,(2).

[4] 张雪兰,论市场导向办学理念对高校课程改革的影响[J].高教探索,2006,(4).

[5]王恒明,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对策浅议江苏高教[J].2000,(5)

[6]程祖德,跨学科整合是高校课程改革的方向[J]·航海教有研究,2005,(2).

[7]张继华,论高校课程改革及发展趋势[J]·煤炭高等教育,2000,(3).

[8]吴定伟,浅析高校课程改革[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