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启思——论小学语文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2
/ 2

以问启思——论小学语文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田荔 

广元市利州区万达实验学校 628000

摘要: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做好语文的教学工作能够使得学生的基础知识得以巩固,为后续开展各个学科的学习做好准备。而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小学语文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对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注度相较于从前来说有着明显的提高,这也促使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中,问题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极为常用,其可让学生借助问题的引导开展自主探究,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分析小学语文问题式教学法的含义,并提出小学语文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策略,旨在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式教学法;实施策略

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教育理念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所需,这也促使教育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在小学语文传统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较大,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模式极为单一,仅以知识的一味灌输为主,缺乏对于学生的引导,教学模式创新性不强,学生普遍缺乏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需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运用问题式教学法开展教学,促使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问题式教学法概述

从问题式教学法运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来进行分析,其在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综合素养上均可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从学生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教师运用问题式教学法开展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可让学生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教师可借助问题式教学法明确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开展对于学生的引导,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教师借助问题式教学法开展教学可促使教师深度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所要教学的知识内容,综合多项因素制定问题,并为学生做好问题情境的创设,可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而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也可结合核心素养的要求进行制定,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

二、小学语文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一)合理设计问题

在教师运用问题式教学法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问题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可直接影响问题式教学法有效性的发挥。对于教师来说,也需合理设计问题,让学生更好的在问题的导向下进行知识的自主探究。在问题的设计上,首先,教师可设计出前置问题,即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结合问题进行预习,提升学生的预习效率,使得学生借助前置问题即可大致掌握文章的含义。在前置问题的设计上,以《司马光》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设计前置问题时,可结合全文内容为学生设计问题,例如你对司马光有哪些了解?文章中描写了司马光的什么故事?从故事中能够反映出司马光哪些可贵的品质等,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由于这些前置问题的设计与全文内容存在密切的关联性,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可使得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在找出问题的答案之后,学生对于课文内容也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2]

其次,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也可为学生设计出重点问题,即结合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以及难点内容进行问题的设计,借助重点问题的攻破使得学生更好的掌握文章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在重点问题的设计上,教师需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提炼出其中的重难点知识,并结合知识为学生设计出问题。以《田忌赛马》为例,教师在设计重点问题的过程中,可为学生设计出入如下问题,即田忌在赛马时所设计的马出场的顺序给赛马结果产生了哪些影响?田忌在赛马中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等,要求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理清田忌赛马的顺序,从而总结出问题的答案。而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可对文本中的重点知识进行突破,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最后,教师在运用问题式教学法开展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还可在设计问题时设计出总结性的问题,使得学生借助问题的解答能够梳理全文内容,做好知识点的总结,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在总结性问题的设计上,教师也需依照全文内容进行宏观层面的设计,才能真正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以《黄继光》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设计总结性问题的过程中,可将问题设计为文章讲述了黄继光的什么事件?在事件中表达了黄继光怎样的可贵品质等,要求学生依照问题对教材内容进行总结,明确自身在本课内容学习上存在的薄弱之处,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3]

(二)创新教学模式

为更好发挥问题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教师还需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便于问题式教学法有效性的更好发挥,激发学生参与到问题式教学法的积极性。在具体的实施中,一方面,教师可引入情境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为学生建构出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能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与内涵。以《父爱之舟》为例,教师在为学生构建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可为学生播放有关于父爱的纪录片,并为学生提出问题,例如你是怎样理解父爱的?或者要求学生列举出自己与父亲之间发生的点滴小事,以此来说明自己对于父爱的理解。而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能够深入理解父爱的伟大,并借助回忆自己与父亲之间发生的故事树立对于父母的崇敬与热爱之情

[4]

另一方面,教师在运用问题式教学法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还可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使得学生在小组中充分表达自己对于问题的理解,更可使得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结语:将问题式教学法运用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不仅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更可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在小学语文运用问题式教学法开展教学的实施策略上,教师需合理设计问题并创新教学模式,最大限度的发挥问题式教学法在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上的积极作用,促使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黄名伟. 论问题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实施[J]. 教师博览(科研版),2021(4):41-42.

[2] 吴盛发.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问题式教学法的有效实施策略[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23):3464.

[3] 张丰文. 问题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默读中的有效实施策略[J]. 电脑爱好者(电子刊),2021(3):2841.

[4] 朱莹龙. 问题引领激活思维 ——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 科普童话·原创,2021(12):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