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旧址活化利用探究——以红军福建军区机关旧址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2
/ 3

红色文化旧址活化利用探究——以红军福建军区机关旧址为例

范庆祥

中共长汀县委党校

[摘 要]红军福建军区保卫苏维埃政权、巩固和发展苏区、支援革命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活化利用中存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研究不深等问题。在活化利用中应加强党建引领优化管理机制、纳入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和研学基地、提升展陈设计、培养优秀讲解和授课师资等方面加强红军福建军区机关旧址的活化利用。

[关键词]红军福建军区机关;贡献;活化利用

长汀党史事件多、革命先辈多、革命旧址多,境内革命文物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全、有很高的历史和人文价值其中,红军福建军区为巩固和发展苏区作出不朽贡献。本文以红军福建军区机关旧址为例,探究其活化利用的意义、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思考。

一、红军福建军区机关旧址活化利用重要意义

红色旧址的活化利用,就是让红色旧址真正活起来因地制宜地的对红色旧址进行合理的保护开发利用。在保护好旧址的前提下对旧址的内涵和形式进行实践性、创造性开发,在合理的利用中发挥其历史作用,进一步实现其新时代价值。红军福建军区作为中央苏区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央苏区历史的见证和载体,是留给世人的珍贵遗产和宝贵财富。红军福建军区机关旧址具有深刻历史和现实意义。

1.政治意义。

红色遗址是中国革命历史发展进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是伟大革命精神、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红军福建军区从1932年2月成立至1935年4月10日福建军区所属部队在长汀四都一带被敌人包围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在三年多的时间里,红军福建军区配合主力红军,起到了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巩固和发展苏区立下赫赫战功;为加强红军训练,培养优秀红军指战员提供可靠保证;为积极组织扩红,发展壮大红军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积极动员支前,支援革命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红军福建军区是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局部执政的重要部门,挖掘其故事、剖析其价值、凝练其精神对于研究闽西革命史和中共党史具有重要意义。

2.经济意义。

红色遗址是红色文化和历史的符号,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精神资源,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珍贵资源。通过开发红色文化遗址价值,形成以红色旧址为支点的产业链,带动当地农特产、文创产品销售、开展乡村振兴,宣传城市文化品牌,提高地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加大对红军福建军区机关旧址的活化利用,对于提升大同镇师福村及周边地区文化价值和知名度,拉动文化产品销售、搞活酒店住宿餐饮等游购娱一体经济发展,增加村民就业与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3.文化意义。

红色文化遗址因其特定的文化符号,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场所、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桥梁、赓续红色精神的重要基地,也是一个城市文化底蕴的生动展现,其所蕴含的红色精神对于传承文化自信和弘扬中华文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注入强大的价值认同和精神动力。在红军福建军区机关旧址的保护开发利用过程中,挖掘和研究其所蕴含的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对于传承和发扬苏区精神,凝聚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建功新时代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4.社会意义。

红色遗址蕴含深刻的革命精神,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方法和途径。在红军福建军区机关旧址活化利用中,积极打造党史、闽西革命史教学的第二课堂,让红色文化活起来、深入起来,将红色文化和精神植入党员干部、学生内心深处,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信心和力量。同时,在对红军福建军区机关旧址的活化利用周边环境整治改造、氛围整体营造,对于提升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发动群众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等对于该县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红军福建军区机关旧址活化利用现状

目前,红军福建军区机关旧址发挥在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主题教育、中小学研学等方面的作用。但是,红军福建军区机关旧址在管理机制、展陈设计、日常维护等方面存在以下瓶颈问题:

一是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红军福建军区机关旧址旧址目前日常无正常开放,若需参观须先与相关部门对接预约审批,再由安排人员开门参观。预约参观对接程序较多,无法满足大规模开展干部培训、学生研学、红色旅游等活动的需求。

二是参观群体较为单一。

长汀城区红色旧址众多,且该旧址位于城郊,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内容专业性强,对于党员干部现场教学、学生研学、红色旅游等活动吸引性不足,群众接触面不高,参观群体比较单一。

三是研究阐释不够深入。

红军福建军区机关旧址由于内容专业性较强,社会关注度低。除了专业人士,群众对此旧址知之甚少。学界对红军福建军区研究成果较少,研究基本停留于历史沿革基本情况,对红军福建军区的史实、故事、历史价值深挖不够。

四是展陈设计传统老旧。

红军福建军区机关旧址目前展陈设计以图片和文字为主要内容,展陈设计陈旧、布展形式单一,且无相关配套拓展教学、旅游项目、文创产品,无法满足新时代党员干部现场教学、研学活动、红色旅游等参观需求。

五是课程开发力度不足。

该旧址现场教学讲解词和微党课课程开发力度不够,目前参观主要依托该县博物馆讲解员作为兼职讲解员,优秀的讲解员、微党课师资队伍极度缺乏。讲解和微党课形式以传统讲授式为主、形式较单一,授课内容主要局限于展陈中的内容、缺少拓展和提升、相对比较枯燥,无法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力,难以满足参观者参观需要。

三、红军福建军区机关旧址活化利用的对策思考

红色旧址的活化利用需要各级单位、社会各部门相互协调开展的长期性、复杂性、综合性工作。红军福建军区机关旧址的活化利用应结合旧址自身实际特点,在管理机制、基地打造、历史挖掘、课程开发等方面加强建设,吸引更多观众走进旧址,让其走进人们的精神生活,让旧址在现代生活中活起来

1.强化党建引领,形成良好氛围

红色旧址的保护与利用是一项需长期投入、功在千秋的利国利民工程。该县需进一步加大研究出台对红色旧址研究、保护、活化利用等专项资金落实的具体措施,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对红色旧址保护开发实行绩效管理,以更好地保护开发该县丰富红色文化资源,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在发展该县三红产业、促进文明城市创建、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应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建立县级、乡镇、村级党建+三级管理模式。同时,将军区旧址划归村党支部管理,由村党支部统筹安排场馆日常维护、氛围营造,参观预约等日常管理工作。在增强日常参观的便利性上,应对未来可能的大规模参观需求。

2.打造教学基地,开展各类教育。

红色旧址的保护开发利用,关键是人。通过吸引更多不同群体来参观旧址,才能带动相关活化利用项目的开花落地,才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旧址改造提升注重对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对更好地发挥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具有良好示范作用。福建军区旧址周边改造提升应以打造红色乡情滨水公园化的方式形成对外名片,对内公园的带状文化绿地。以长汀自然风貌及红色文化底蕴为依托,打造景观优美、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滨水步道、红色文化基地;具有生态、休闲、文化功能的网红运动打卡点;独具人文历史、活力休闲、红色教育的滨水地。

红军福建军区机关旧址目前参观的群体较为单一,受众群体较为局限。应争取将旧址纳入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和学生研学实践等教育基地。加强对红军福建军区历史贡献、旧址风貌的线上+线下宣传推荐,形成特色红色品牌。通过送课进高校、中小学、基层单位等形式,其中应重点加强对各军队系统的宣传对接,以吸引全国各地的军人、党员干部和学生等群体来旧址参观,了解旧址内容和历史价值,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并通过吸引更多班次的参观,带动周边文创产品、体验项目等的销售来促进解决相关场馆维护、日常管理、文创产品销售等相关问题。

3.深挖旧址历史,拓展相关项目。

红军福建军区机关旧址相关的研究史料,目前基本集中于军区的创立时间、历史贡献等传统研究,内容较为枯燥、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够。该县应进一步组织党史、地方史专家对红军福建军区机关旧址相关的史料、故事的深入挖掘。根据不同参观对象需求,编写、开发合适的讲解词和微党课课程。让讲解员在丰富史料中找寻合适的红色故事,在讲解中更好的向听众阐述红军福建军区机关旧址的历史价值、传承红色文化。

红军福建军区机关旧址的展陈设计在深挖旧址历史价值的基础上,应面向社会公众征集革命军事文物,提升展陈价值,加强对红军福建军区机关旧址的宣传力度。同时,加快对该旧址布展的数字化、多元化改造。注重数字化技术在展陈设计上的活化利用,充分利用现代化声、光、电技术、3D渲染等方式,积极打造沉浸式红色场景体验空间。改造提升应包含房屋立面改造、红色初心讲坛提升、红色农家书屋(含室内文化舞台)改造等红色点,配套休闲广场、道路、水电、绿化、停车场及其他附属设施等景观线。可设计开展与该旧址相适应的如,红军军事训练、真人CF穿越火线、红色团建等拓展活动项目,开发一批有代表性、符合大众需求的文创产品,延伸旧址现代价值。以红军福建军区旧址为基点,打造一整套学、听、看、购、娱的模式,赋予红色旧址更年轻化的呈现形式,加大传统红色资源的时尚化、潮流化、市场化的传播,让参观者听得清楚、看得明白、悟得深入,以焕发其新时代的活力。

4.开发精品课程,培养专业人才。

不管是党员干部现场教学、学生研学活动亦或红色旅游,红色旧址的丰富呈现很多时候依托的是优秀讲解员、微党课教师精彩的讲解和授课。在当前信息快速传播、全民大学习的时代背景下,党员干部现场教学、学生研学对红色旧址参观教学内容针对性、实效性,讲解吸引力要求日益提高,对于讲解生动,授课感染力强,教学效果好的师资需求日益迫切,一般旅游型、走马观花式的导游式的讲解或授课已不能满足学员参观的需求。培养优秀的现场教学师资对于提升旧址软件至关重要。

该县已连续举办长汀县党员干部教育现场教学点讲解员培训班、微党课大赛、

庆建党百年·讲党史故事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故事大赛、讲好名城故事·我为长汀代言志愿讲解员大赛等一系列旨在加强对讲解员队伍的培养,提升讲解和授课师资队伍的授课水平和服务技能的竞赛。该县要充分利用社会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提升该县党员干部现场教学点、学生研学的教学质量。应在全县讲解员培训班,微党课、讲解员竞赛或从退休教师、有志于从事讲解工作的志愿者中挖掘出一批热爱讲解,能把旧址历史和价值讲深、讲透、讲活的讲解人才。同时,应加强对红色旧址讲解、微党课授课师资进行分层级管理,实行择优上岗、按层级支付课酬,激发相关授课师资提升讲解、授课的积极性,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

参考文献:

[1]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赣州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中共龙岩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军事系统10.[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11:1126.

[2]苏俊才.长汀与中央红军深厚的历史渊源[J].福建党史月刊,2016(06):49-51.

[3]《福建中央苏区纵横》编纂委员会,中共长汀县委党史研究室,长汀县老区与扶贫工作办公室.福建中央苏区纵横 长汀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11.

[4]中共长汀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长汀人民革命史.[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