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类课程中思政元素的发掘及融入策略研究

/ 2

机械类课程中思政元素的发掘及融入策略研究

张鹏飞1,彭福官1,吴飞虎2

(1.九江职业技术学院,2.九江理工职业学院,江西九江 332007)

摘  要:为解决机械类专业课程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的难题,通过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结合机械类课程的特点,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案设计上有策略地挖掘“思政元素”;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建立思政教育的教学反馈和评价机制等方面出发,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探索,提高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机械;课程思政;发掘;融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20年6月,在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到,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课程思政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将知识技能与思政教育有效结合,即在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兼顾爱国情怀、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等德育方面的培养,是广大教师共同面临的课题1

机械类专业主要面向装备制造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2。对于机械类课程思政教育,普遍存在专业课教师侧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略对学生道德情操、团结协作等方面素质能力的培养3。另外,在教学评价过程中,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核,而缺乏对学生思想道德的考核评价,缺乏切实可行的制度规定和保障措施,阻碍了教师在专业课堂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的积极性4。此外,部分专业课教师意识到课程思政的意义,但由于自身思政教育能力有限,无法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学有效结合5

2 研究现状

针对机械类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国内高校教师和学者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施路径方面。朱仲琼6对《机械制图》课程中将课程思政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上融入了思政元素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李艳7以《机械控制工程》为例,提出在课程教学中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学科思维处理教材、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师思政教育能力提升方面。梁艳8提出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开展各类科研活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王庆英9提出通过严格聘任标准,建全激励机制,提升思政课实效性;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评价机制与反馈机制方面。纪安平[10提出对评价理念、评价目标以及评价程序进行改革。

针对机械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研究大多以提升某一门课程的思政教学质量为主或宏观的提出设想。而系统的对师资队伍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质量提升,以及教学考核和评价机制方面的具体策略研究较少。


3 机械类课程中思政元素的发掘及融入策略

本文根据机械类课程的特点,综合考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等方面,有策略、系统的挖掘“思政元素”,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为主渠道、课程为载体,开展“163”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即以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为基础,从课程内容、课程资源、教材开发、课程标准、课堂改革和教学诊断六个方面为抓手,进行课程思政改革,达成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的目标,如图1所示。

图1 “163”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1)专业教师思政教育能力和素质的提升策略

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转变专业教师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价值观念树立的现状,提升教师社会责任感,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意识。另外,根据专业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思政教育能力提升培训计划,开展全体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与培训。通过课程团队集中备课,听课观摩学习,交流讨论等方式,加强对课程思政内容、授课方式、教学形式等方面的认知,从而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整体水平。

(2)根据课程特点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库的策略

首先,构建由各类课程共同组成的思政育人课程体系,根据各课程的特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各课程的核心思政教育的目标和方向,使思政教育在各门课程中层层递进,各课程的核心思政目标见表一;其次,课程负责人组织教学团队,梳理课程教学内容,结合课程特点、基本理念和思维方法,明确知识目标和思政目标的关系,围绕核心课程思政目标,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和案例,确定在专业课程的知识点通过有效的方式引出思政案例等。此外,将课程思政目标、思政元素、思政资源等体现在课程标准和教材当中,这样让课程思政教育的方向与重点更清晰,让课程思政教育更规范、更具体。

表1 机械类课程核心思政目标

序号

课程名称

核心思政目标

1

机械制图

树立标准意识

2

智能制造基础

树立制造强国意识

3

工程力学

树立质量意识

4

机械设计基础

培养创新意识

5

专业核心课程

工匠精神等职业素养

(3)学生对课程思政内容的兴趣提升策略

通过先进的视频、动画、VR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手段开展思政教育,将新媒体技术运用于课程思政的教学,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轻松、有趣的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首先,教师要树立运用信息化技术的教学观念,改进自身单一的教学手段;其次,教师加强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学习,并在教学中正确使用新媒体等信息化技术;此外,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潜在需求,采用不同的交流互动方式调节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思政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共同完成课程思政教学工作。

(4)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在教学目标上,按照课程思政的要求,将课程教学目标的教育性、知识性、技能性相互交融,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脚踏实地的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教学内容上,把价值引领贯穿到专业课和实践课上,使专业技术知识与课程思政内容无缝衔接;在教学体系层面的建构上,将学科教学与专业素养高度契合;在顶层设计上,将理想成长教育和专业发展教育有机联系起来;在教学方法上,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借助课堂教学、视频录像、课程实验及企业见习等手段,使教学方法更丰富,内容更生动;在教学案例上,建立思政教育案例库,通过搜索经典案例分类整理,根据教材、素材制作少为人知的案例,使这些经过分类、提炼、整理的素材能够被学生所接受,触动学生的内心,使学生建立社会责任感、岗位职责、政治素养,提高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

(5)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考核评价策略

课程思政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时,需要对学生的工匠精神、团队合作、创新意识、爱岗敬业等职业素养进行评价,这就需要对评价理念、评价目标以及评价程序进行改革,在评测标准、评测内容方面融入思政元素的考核。为了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效果,任课教师应将上述职业素养的评价纳入成绩评定,增强学生对职业素养的重视。同时,建立多方位的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反馈和评价机制,让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教学体系中形成闭环。

4 结语

在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的背景下,围绕服务区域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为主渠道、课程为载体,根据机械类课程的特点,综合考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等方面,有策略、系统的挖掘“思政元素”,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从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等多方面在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让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教学体系中形成闭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焦连志,黄一玲.从“学科德育”到“课程思政”——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指导下的高校德育创新[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01);

[2]殷雪艳,孙路.机械专业课如何加入课程思政[J].知识文库,2020(18):

[3]张振弟.教育强国背景下高职师范生使命担当意识培养路径探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1,37(08):60-63.;

[4]栾世杰,潘杰,李森.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上海包装.2019(10);

[5]孙建平,朱东岳,王建国.浅析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融入贯通的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

[6]朱仲琼,张俊良.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J].南方农机,2020,51(18):134-135;

[7]李艳,何勇,徐洋.高校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8(28):232;

[8]梁艳.分析高职思政理论课融入专业教育的实现路径[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664-665;

[9]王庆英.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J].理论导报,2011(08):51-52;

[10]纪安平,张秀,罗锦洁,王海宝.机械类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研究——以《电工学》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0(08):126-128.

作者简介:张鹏飞,男,1985年生,甘肃静宁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

基金项目: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科研课题“机械类课程中思政元素的发掘及融入策略研究”(JXHYZX202139);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三全育人视域下顶岗实习‘网格化+微思政’教学模式研究”(22GZYB112);江西省教育厅教改课题“‘教、赛、研、创、服’多维立体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XJG-20-121-1);九江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专项课题“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三结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202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