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出血护理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6
/ 2

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出血护理的效果观察

王婷

抚州市资溪县嵩市镇中心卫生院  江西 资溪  335300

摘要】目的:观察在产后出血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筛选我院产科接收的60例分娩后产后出血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患者分成两组进行护理研究,组别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为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健康教育干预,详细对比两组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数据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对产后出血知识掌握度以及护理依从性均得到显著提升,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明显改善,止血和住院所用时间均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产后出血护理管理中,可提升患者的认知度以及配合度,安抚患者高度焦虑情绪,提高止血效率,降低产后出血风险。

【关键词】产后出血;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大量出血现象,是产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产后出血的原因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不良、胎盘残留、子宫肌瘤等,而病理性原因则包括子宫破裂、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产后出血的发生对产妇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1]。而在临床治疗中发现,由于患者受到产后出血疾病影响,加之缺乏对健康知识掌握度,使得多数患者会出现过度紧张焦虑情绪,同时还会降低患者依从性,最终会严重影响止血效果[2]。所以需要积极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在医护人员的紧密配合下,进一步提高止血效率。为此,我院对产后出血护理中加强了健康教育干预,并将最终取得的护理效果在文中进行了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筛选2018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我院产科接收的产后出血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入选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3~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50±3.30)岁;观察组患者的入选年龄为24~38岁之间,年龄均值为(31.00±3.40)岁,组间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较小(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干预,①认知教育:要通过视频软件播放、微信平台推广、一对一教育指导和发放健康知识手册等多种方式,提高患者对出血风险的认知水平,使她们能够正确理解和评估自身的健康状况。此外,向患者传授一些简单易行的自我监测方法,如观察血量、血块和血色的变化等,提高产妇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家属照顾能力。②心理支持:首先,心理疏导需要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其内心的情绪和困扰,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理解其所面临的困境。通过科学的解释和教育,患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疾病,减少不必要的恐惧和焦虑。此外,通过情绪调节、放松训练和认知重构等方法,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增强其自信心和抗压能力。③治疗教育:耐心告知患者产后出血的治疗方法,例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让患者了解治疗原理,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嘱咐患者治疗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最大限度提高治疗效率。④康复指导: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饮食调理、适当的运动和休息等方面的指导。在饮食调理方面,产后康复指导应重点强调均衡饮食的重要性。产妇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以促进身体的康复和恢复。同时,可以进行一些轻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身体的恢复。

1.3两组观察指标

①评分指标:使用调查问卷表进行评价,评分内容包括健康知识掌握度以及依从性,评分范围在0-10分,得分越高表示指标越好。②焦虑程度:使用汉密顿量表(HAMA)评价,满分值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焦虑越重。③将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和发生的并发症进行记录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5.0软件,用(±s)描述计量指标,并且实施t检验,用n(%)对计数指标进行描述,另外采取x²检验,最终数据对比差异显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各指标评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对产后出血知识掌握度以及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表2。

表1组间评分指标对比(±s)

分组

n

产后出血知识掌握度/分

治疗依从性/分

焦虑情绪/分

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

观察组

30

6.35±0.42

9.25±0.65

6.53±0.55

9.36±0.64

19.50±2.40

9.50±0.70

对照组

30

6.36±0.43

8.25±0.43

6.52±0.52

8.45±0.52

19.40±2.50

12.80±1.20

t值

0.0911

7.0278

0.0723

6.0443

0.1580

13.0105

P值

0.9277

0.0000

0.9426

0.0000

0.8750

0.0000

2组间指标对比情况(n、±s%)

组别

止血时间/min

住院时间/h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

30

32.53±2.34

7.54±1.21

1(3.33)

对照组

30

48.12±3.76

9.76±1.45

6(20.00)

t/x2

19.2811

6.4385

4.0431

P值

0.0000

0.0000

0.0443

3讨论

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分娩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的情况,是产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产后出血的发生因素及危害性是产后护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了解产后出血的发生因素可以帮助护士和医生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处理,减少产妇的出血风险。产后出血的发生因素包括子宫收缩不良、子宫切口裂开、胎盘残留、子宫肌瘤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子宫无法有效收缩,从而增加了产妇出血的风险[3]。产后出血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会导致产妇失血过多,引起贫血、休克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但由于受到突发病情影响下,多数患者在治疗期间会存在焦虑情绪,而严重的焦虑情绪会进一步增加产后出血风险,导致治疗难度上升,所以需要及时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4]。为此,我院对产后出血患者开展了健康教育干预措施,且最终取得了较好的干预效果。通过健康教育,可以向产妇传达产后出血的危害性和预防方法,提高产妇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意识,促进产后出血的早期识别和处理,提高患者的认知度以及配合度,减轻患者的过度紧张情绪;并且可以向产妇传授正确的产后护理知识和技巧,从而提高患者的产后护理能力,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止血效率[5]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在产后出血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可以提高产妇对产后出血的认知和了解,还可以提供预防和处理方法,同时还能够提供心理支持和情感疏导,帮助产妇更好地应对产后出血的风险和困扰。

参考文献

[1]郝笑娜.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婚育与健康,2022,28(2):19-20.

[2]王青.健康教育在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名医,2021,16(21):116-117.

[3]赵瑞玲,黄丽萍,王守娜.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心理月刊,2022,17(9):85-87.

[4]罗美清,叶敏君,郭少霓等.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心理月刊,2021,16(5):127-128.

[5]许清梅,郑振娇,麦春婷.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黑龙江医药,2021,34(3):723-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