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研究述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7
/ 2

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研究述评

郭  玮  万慧琳 [1]

(上海市松江行政学院 科研室,上海松江 201617;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上海松江 201620)

摘 要:政党形象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资源,是提升政党文化软实力、巩固政党执政地位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学术界围绕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概念、功能、经验、推进路径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梳理、分析和总结学术界有关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研究现状,尝试对已有研究进行简要述评,有助于深入挖掘和展示中国共产党整体形象的价值和魅力,深刻把握中国特色政党运行规律,丰富中国特色政党研究内容,进而推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研究述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总揽全局、励精图治,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各方面,充分展示出中国共产党自信、务实、创新、开放的新形象。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研究成果,深入挖掘和展示中国共产党整体形象的价值和魅力,有助于深刻把握中国特色政党的运行规律,丰富中国特色政党的研究内容。

截至2023年10月,在中国知网文献库中,以“党的形象”作为主题进行检索,发现有期刊、论文、报纸等文章共计2122篇。从检索信息上看,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始终是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问题,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和多维论域,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研究热潮,学术成果呈现增长态势。

一、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政党形象的概念。“政党形象”这一学术概念是由英国学者沃拉斯于1908年首次提出。沃拉斯认为,政党形象与现代西方代议政体密切相关,他把政党形象看作政党在选民和投票人心中的政治形象。国外多数学者都是把政党形象置于西方政党政治理论和实践中,认为政党形象主要表现为政治竞选、公民投票、争夺选民和政治认同等形式。国外学者普遍认为,政党形象是政党的重要执政软资源,而良好的政党形象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政治资源、节约政治成本。

关于国外学者对中国共产党政党形象的认识。国外对中国共产党形象问题的相关论述主要散见于相关问题的研究中,这方面的代表性著作主要包括:美国历史学家A.德里克等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经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问题》、美国华裔学者冷紹佺主编的《中国的变化:政党、国家和社会》、美国中国问题研究学者沈大伟的《邓小平:一位中国政治家的肖像》等。

从这些代表性著作中可以看出,国外多数学者都肯定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政治理论品质,认为中国共产党具备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执政绩效。国外多数学者充分肯定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务实、亲民的执政风格和形象,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来,认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政治理念和施政方针上展现出改革的勇气和决心,具有长远的政治视野和卓越的政治才干。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关于政党形象概念研究

一是从政党视角出发,认为党的形象是党自身情况的外在显现,是党的性质和执政目标追求的一种外在的体现,形象与性质之间是一种“表”与“里”、“标”与“本”的关系。二是从公众视角出发,认为党的形象是国内外公众对党本身以及党的各项活动和党绩的总的评价和认定。三是从综合视角出发,认为政党形象包含着政党及活动的所有方面,如组织方式、纲领政策、待民之道、内部管理,乃至政党成员、骨干的总体表现等。也有学者指出,党的形象既指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和党组织的活动等客观情形,又指公众对党的客观情形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某种主观评价。

(二)关于政党形象功能研究

可概括为两种视角。一是从政党自身建设的角度出发,认为政党形象除了政党认同和政治整合功能外,还具有丰富政党利益表达功能、减缓政党财政负担的压力功能。二是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角度出发,认为政党形象具有组织凝聚力、社会整合和政治录用、行为规范、社会风气引领等四项功能。

(三)关于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经验和思想研究

第一,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历史经验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抗战时期党的形象建设的经验研究。有学者认为,党通过构建理念形象文本、行为形象文本和视觉形象文本等文本体系,成功塑造了自身形象。二是对延安时期党的形象建设的经验研究。有学者认为要在党的实践活动、队伍建设和作风形成中不断提升党的形象。三是从整体上进行历史考察。高晓林、谈思嘉认为,党的形象建设贯穿新中国成立70年始终,经历了执掌全国政权后调整、实行改革开放中恢复、聚焦党的建设上整顿、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提振等四个阶段。第二,对领导人关于党的形象建设的思想研究。尤其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形象建设的思想研究成果丰富,有学者认为主要包括清正廉洁、以人为本、勇于追梦和开拓创新的政党形象。

(四)关于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路径研究

一是规范性路径。齐卫平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文化先进性建设、丰富伦理道德思想等,塑造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有学者从执政理念、执政行为、政党符号、政党领导人四个方面探讨推进党的形象建设的路径。也有学者从人的能动性出发,以政党、群众、党员、公关活动四个角度为切入点展开论述。二是系统性路径。认为党的形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鉴于此,加强党的形象建设就要坚持纲领型政党形象做精、绩效型政党形象做强、符号型政党形象做大的战略构思。三是技术性路径。有学者结合视觉设计语法、评价理论和“宣传片”的图、文、音、视,探索建构中国共产党的形象的范式。

三、研究述评及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学者们从各自的学术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对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和分析,这些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推进研究向纵深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已有研究成果主要呈现三大特点:第一,从成果形式上看,各类期刊、报刊的文章较多,但缺乏学术专著。第二,从研究视角上看,多数学者主要是从政治学、党史党建等视角出发,集中于价值性探讨和规律性研究,又以前者为主要方向。第三,从研究侧重点上看,面上研究居多,系统研究较少;现象描述和规律总结研究较多,可操作性对策研究较少。

鉴于此,今后可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第一,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规范界定。政党形象是政党基于自身本质而表现出的行为状态和面貌,通过向外部展示和传输信息,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关于政党总体面貌的认知结果和价值判断。第二,科学总结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在研究方法上,可以尝试进行系列比较研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建设进行对比,将党的各个重要历史阶段(如党的十八大前后)的形象建设进行比较,将国外主要政党与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建设进行对比等,加强纵向和横向上的比较研究。第三,从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思路和推进路径等。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黄明伟.应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建设研究[J].理论探讨,2009(1).

[3]何鹏程.长期执政条件下的政党形象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15.

[4]洪富忠.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研究的兴起、现状及趋向[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

[5]李春燕.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传播及其历史经验[N].光明日报,2018-05-23.

1


[1]作者简介:郭  玮(1983-),男,河北张家口人,上海市松江行政学院科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中共党史与党建理论。万慧琳(1981-),女,江苏连云港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党委书记、讲师,研究方向: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