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实践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4
/ 2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实践运用

吕冬梅   肖  慧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七小学    719000

摘要:音乐是我国小学阶段的重点课程门类之一,其对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其中,奥尔夫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具有高度结构性的教学方法,更是对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具有极为突出的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背景,紧紧围绕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实践运用”来展开深入的讨论与探究,以期能够为相关同仁提供有益思路,以供参考。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小学;实践策略

引言:

当前,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国家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更新的标准以及更为严格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的视域下,教育部明确要求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应当采用更加高效的,更加科学的教学手段来有效提高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以及学科核心素养。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不仅赋予了音乐教育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与方法,更为重要的是也能够为学生带来更为全新的情感体验。但是纵观我国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说,其中确实还存在着一定的教学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如何能够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借以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育意义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便成了当前小学音乐教师所亟需解决的一大重要难题。

  1.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内涵以及优势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当今世界三大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它是由德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家奥尔夫所创建的,其本质实际上是一套较为成熟的且具备完整性的音乐教育体系,主要遵循的理念也是“诉诸感性,回归人本”,而简单来说,就是指教育工作者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要充分遵循学生的个人意愿以及情感需求,由此来创新教学形式,优化教学内容,培养起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学习能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认为音乐教育的首要也是重要任务就是去提升与引导教育者本能的表现力,使其能够在学习中达到最佳的精神状态,也正因如此,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够真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之中,由此来更加深刻地,更加全面地来理解所学内容,把握核心情感。另一方面,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音乐,也可以引导教师可以更好地来贯彻落实学生观下的“以人为本”的基本教学理念,从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最终得以更加高质量地达成新时代下的课堂教学目标。

  1.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2.1创设情境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讲,要想真正将奥尔夫教学法有效地融入其中,那么首先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引导他们来对所学内容进行详细且全面的观察,如此才能够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众所周知,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若是想要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有效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那么,首先就是要为学生创设出一个生动形象且氛围浓厚的课堂情境,由此来帮助学生能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走进作品其中的精神世界,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所学内容的魅力所在[1]。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红星歌》这首歌曲时,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首先可以在班级中提前进行二次布置,例如在墙壁上挂上五星红旗,并且张贴一些红色元素的装饰物品,而后在课堂讲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播放设备,来为学生播放一些与之相关的教学视频,由此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便可以自然而然进入到这样的特定情境之中,并且还能对歌曲中所包含的不同元素形成有效认识,也就能够更好地领悟这首音乐中所蕴涵的独特情感了。

2.2关注音乐感受,调动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音乐的独特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在奥尔夫教学中也指出,教育者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遵循学生的个人情感,将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归还于学生,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小学阶段音乐水平有所提升。所以针对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对音乐的独特感受,通过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探究意识,由此来让他们的心理以及生理都能够与音乐的旋律与节奏产生直接的联系[2]。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中《长江我的家》这首歌曲时,本单元的主要教学重难点就是让学生能够在演唱与欣赏的过程感受长江的磅礴气势,并且能够对母亲河产生浓烈的热爱之情。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先与学生共同探讨歌词含义,像是歌词中的“我”“长江”的含义都是什么,这时有的学生可能只能理解到表面意思,因此教师便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教学拓展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从而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思考来说出“我”其实是指的众多的炎黄子孙,“长江”则代表着母亲河等等,如此,在教师由浅至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引导下,不但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最大效益。

2.3鼓励音乐创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正如上述所言,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即兴演奏”也同样是其中的一大主要特征,因此,为了能够在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正确引领下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教师也同样要适当引入一些创造性较强的教学环节,通过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对音乐进行二次创作,从而来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审美能力[3]。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学音乐教材中《梅花》这首歌曲时,本首歌曲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来掌握切分音的节奏,同时也能够深入感受梅花的坚强不屈以及高贵贞洁的品质。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学完规定内容之后,来试着引导学生对歌曲的节奏与歌词进行灵活创造,像是在节奏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运用自己的手或脚等肢体语言来进行表现,例如让学生能够跟着歌曲的旋律来进行自由舞动,感受其中意境。或是在歌词内容上,也可以试着填入其他古诗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例如《咏柳》等同类型的古诗内容等等。总而言之,在这样教学模式下,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与认知,同时也能够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动力与热情,可谓是一举两得。

  1. 结语

综上所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更加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也因此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有效提升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表演能力等音乐技能。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要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加以重视,并且将上述策略灵活有效与运用于自己的实际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全面发展,才能够让他们能够真正地享受音乐,爱上音乐。

参考文献

[1]郑鑫然,孟瑶.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3):167-168.

[2]袁玉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实践运用[J].名师在线,2019,(10):88-89.

[3]曹晓宁,梁永程.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1,42(11):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