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视域下高中数学5E教学中应用探究性学习的优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2
/ 3

“双减”视域下高中数学5E教学中应用探究性学习的优化策略

宋守军

安徽省当涂第一中学  邮编:243100

摘要:高中数学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课堂。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积极思考,掌握数学知识。5E教学法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指的是“5个教学步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5E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本论文旨在探讨在"双减"视域下,如何优化高中数学5E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通过分析探究性学习的优势和适应"双减"政策的需求,提出了一些优化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减轻他们的负担。

关键词:高中数学;“双减”;5E教学;优化策略。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双减"成为了当前中国教育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双减"即指减轻学生负担和减少不必要的考试。在高中数学教学领域,这个政策也给教师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双减"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需要转变思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其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而探究性学习正是其中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方法。

二、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一)5E教学模型的概述

5E教学模型是一种灵活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它包括以下五个阶段:启发(Engage)、探究(Explore)、解释(Explain)、拓展(Elaborate)和评估(Evaluate)。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目标和任务,以促进学生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启发(Engage)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起他们对主题的关注和思考。教师可以使用故事、图片、实物等吸引学生,并提出一些问题或情景,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探究(Explore)阶段:这个阶段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实验,自主学习新知识。学生可以提出问题、观察现象、进行实验或小组讨论,主动积累经验,并尝试从中总结规律和概念。解释(Explain)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通过提供相关概念和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对他们在探究阶段中发现的现象进行解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互相分享他们的发现,并与他们一起构建新的知识结构。拓展(Elaborate)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将进一步应用他们学到的知识,拓展到新的领域或情境中。他们可以解决更复杂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或开展相关的项目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评估(Evaluate)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和教师一起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理解程度。评估可以包括自我评价、小组讨论、作品展示等形式,以及教师的反馈和评分。

(二)探究性学习的定义和原则

探究性学习是指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索,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学习方法。它强调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自主学习的意义,与传统的教师讲解和学生接受的被动学习方式不同。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扮演着积极的角色,他们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归纳总结,并通过合作讨论和思考来构建知识和解决问题。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促进者和资源提供者,他们提供学习支持和指导,促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成果。探究性学习的原则包括: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主导角色,积极参与问题的提出、实验的设计和结果的分析。自主探索: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发现,构建知识结构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合作讨论和团队合作,分享想法、交流观点,促进彼此的学习和理解。建立情境:教师通过创造适当的情境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学习。提供适当的支持: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解决困难。

(三)探究性学习与"双减"政策的关联

探究性学习与"双减"政策有着密切的关联。"双减"政策强调减轻学生负担和减少不必要的考试。而传统的教师讲授和应试导向的教学往往使学生承受较大的压力和负担。而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能够促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减轻他们的学业压力,并提高学习效果和成就感。

因此,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推行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有益的教学策略。它与"双减"政策的目标相契合,能够通过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实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双减”视域下高中数学5E教学中应用探究性学习的优化策略

(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

精选和精简数学教学内容,注重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学习。避免过多的冗余知识点和繁杂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的基本概念,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设计开放性和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实践能力。问题应该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第十章的概率与统计时,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如:"如果你有 3 个红球和 2 个蓝球,从中随机抽取一个球的话,你觉得会抽到红球的概率有多大?"让学生进行一次实验,从给定的 5 个球中随机抽取一个球,并记录抽到的颜色。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这次实验中抽到红球的概率是多少?是否与你之前的初始预测相符?为什么?”鼓励学生多次重复实验,继续记录抽到红球和蓝球的次数,观察实验结果的变化趋势,并引导学生思考概率与实验次数之间的关系。组织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如实验、观察、讨论、模型建立等。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交流,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数学的应用场景,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与团队合作能力。

(二)创设和谐课堂氛围

进行探究性教学,如果学生兴趣不高,在课堂中也没有兴趣那么,教师所提出的探究任务也将难以完成,而整个探究活动也就很容易陷人困局.但仔细分析后也不难看出,影响学生进行探究兴趣的主要因素除了课堂气氛以外,教师或是现教学经验老师的教学方式,也可能对学生的探究兴趣起到直接作用。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多发表意见、提问问题等方式营造积极互动的氛围。同时,注重表扬学生的尝试和贡献,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增加学生参与的动力。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尊重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尝试。例如在学习必修二第八章第三节《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时,通过播放歌曲《悲伤的双曲线》既能去了解双曲线的一些特征,还能活跃课堂氛围。

(三)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激发者,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可以扮演咨询师的角色,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在探究性学习中解决遇到的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讨论,引导他们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反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合理策划和组织探究性学习所需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选用多样化的教学材料、实验设备等,为学生提供探索和实践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协作、讨论和互助等方式,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角色和任务,相互合作、交流和分享知识与经验。

总之,在“双减”视域下,高中数学的5E教学中应用探究性学习,教师的角色需要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咨询师和辅导者,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通过合理策划和组织学习资源,促进合作学习,以及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反馈,教师可以优化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

(四)效果评估方法

在“双减”视域下,效果评估方法和结果分析有助于高中数学5E教学中应用探究性学习的优化,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学习成绩评估:通过比较应用探究性学习前后学生的数学成绩变化来评估效果。可以采用定期的课堂小测验、期中期末考试或标准化考试成绩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学生参与度与学习兴趣:观察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的变化。可以采用观察记录、问卷调查或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然后进行主观性分析和量化分析。问题解决能力评估: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或实际问题情境,评估学生在应用探究性学习后的问题解决能力提升情况。评估方法可以包括作业表现、小组合作、项目展示等形式。学生思维方式与知识应用能力:通过观察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的思维方式和知识应用能力变化来评估效果。可以采用个案分析、访谈、开放性问题解答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学生态度与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于探究性学习的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评估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环境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学习自主性的发展情况。

(五)分层次划定探究性学习目标

数学教师可以采取全程评价,这要求收集丰富的学生数学学习相关资料,以提高评价准确性,有助于评估学生探究学习水平。创建学习档案袋是一种方法,其中包含与数学学习有关的各种资料。这包括收集课内外作业、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制定评价表并确立统一评价标准,以及定期记录学生在数学课上的表现。这样的教学评价可以更精确地划分探究性学习目标。为了分层次设定探究性学习目标,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B、C。A层次为优等生,B层次为普通生,C层次为学困生。以“向量的加法”为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对于C层次,可以提供常规探究练习题,帮助他们理解基本的向量加法算法。对于B层次,除了完成C层次的练习题外,还需要熟练应用向量加法法则解决相关问题。而对于A层次,可以设计课外探究性学习内容。为了确保高中生的时间分配合理,可以让他们有选择地完成常规练习题。更重要的是,为A层次学生提供综合性题目,鼓励他们探索多种解题方法,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探究性学习目标。

四、结语

在"双减"视域下,将探究性学习应用于高中数学5E教学中的优化策略,不仅可以实现教育的双赢,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更能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培养问题意识、合作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学生将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成为具有创造力和拓展性思维的综合型人才本论文探讨了在"双减"视域下,如何优化高中数学5E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策略。然而,实施过程中也需要教师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总结出适合自己教学实际的最佳实践策略。

参考文献

[1]张凤英."双减"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8(9): 16-17.

[2]刘晓蓉. "双减"背景下数学5E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9(5):231.

[3]刘婷婷;张伟. "双减"视域下基于5E教学法的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20(6):161-163.

[4]王文芳;赵光阳.基于"双减"视角的高中数学5E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9(39):129-130.

[5]郑凤娟;周宇宙. "双减"视域下高中数学5E教学模式优化策略研究[J]科技风, 2019(9):68-69.

[6]赵玉龙."双减"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5E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科技, 2020(5), 232.

本文章为课题:《“双减”视域下应用5E教学模式培养高中生数学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论文
课题编号:MJG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