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院校课程思政建设SWOT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1
/ 2

医科院校课程思政建设SWOT分析

吴强1 王君1*

(1.海军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卫生勤务学教研室,上海,200082)

摘要: 本文利用SWOT定性分析当前医科院校“课程思政”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的影响因素,并依据当前医科院校“课程思政”发展的现状,对医科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出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提高教师课程思政素养,“互联网+”课程思政建设三个方面策略,对“课程思政”教学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课程思政;医科院校;SWOT分析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教学的重要建设内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要落实高校课堂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就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药依托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平台与机遇,将课程思政建设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将专业课与思政元素紧密的结合。通过对医科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分析,对医科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策略提供建议。

1.背景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是在大思政时代背景下,将专业课思政内容与思政课相辅相成的育人教育。习总书记提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强调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2.医科院校课程思政建设SWOT分析

2.1内部优势分析

医科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在从事医院医疗服务或者医疗机构管理工作,除了精湛的医术外,还要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的使命感,医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1]临床专业教师不仅有深厚的课堂教学经验,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课堂上可以潜移默化的对学生提供临床所需的高尚品德,“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具有良好榜样的教师能够为学生树立标杆,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通过参观学校附属医院和学习在教学和临床的先进个人和集体事迹等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树立职业使命感。

2.2内部劣势分析

临床专业学生课时安排多,专业内容强,课余时间少,学业和科研压力大,对于专业知识以外的兴趣低。课程思政建设机制不完善,课程思政元素单一,专业课程教师注重知识讲授,忽略课程思政建设。学校对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养不足,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不足,授课时不注重思政元素的挖掘,思政元素单一,枯燥,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专业课老师认为思政是思政课程的责任,忽略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简单地将思政教育等同于思政课,将思政教育局限在课堂上忽略了课堂外的思政教育,把思政教育的实施者单纯的认为是思政课程的老师,忽略了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育德作用和责任。

2.3外部机会分析

当前,国家要求学校增强课程思政建设,要求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课程思政就是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每一节课,让学生全程全员全方位全课程有思政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能力培养、知识学习和思政教育相结合,协同教育,将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观念。[2]不同省市地区都出台相应文件,要求高校落实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探索形成大思政课程建设路径。

2.4外部威胁分析

高校学生思想较为活跃,接收外界信息快,互联网的发展使信息获取更为便捷,但是真假难辨,学生难以对纷杂的信息准确辨别,部分学生对形式医学行业的目的存在过多功利性目的。[3]因此在求学和从医的道路上容易出现迷茫和价值观模糊的情况,因此诚信意识和学术道德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固化,避免出现医德医风败坏的情况。

3. 医科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策略

3.1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和评估方法尚不完善,教师授课时没有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机械的将课程思政和专业内容相结合,没有有机的将两者结合,因此课程思政效果不明显,要通过跨学校和跨学科沟通交流,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将每节课专业内容与思政元素相结合,才能发挥课程思政育人的作用。[4]

3.2提高教师课程思政素养

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增进临床专业技能和师德师风建设。通过教学比武、参观见习、会议讨论和专题研讨等方式,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和水平,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课程思政不局限于课堂,要延展到课后和课前,甚至在学生毕业后,通过问卷和日常沟通,了解学生临床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水平,不断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

3.3“互联网+”课程思政建设

利用互联网线上线下课程进行课程思政育人功能,通过微课微视频等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构建“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模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教学中。[5]在互动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发现临床专业的医德医风重要性,科研方面要建立学术廉洁意识,专业技能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全方位形成课程思政的氛围,避免学生被网络上的不正风气所影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信息,逐步形成正面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1 -07-08). http://www. moe .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 603_462437.html.

[2]魏忠英,步勇星.在线教学中课程思政教育的SWOT分析[J].成才,2022(11):35-36.

[3]李扬,常俊,童小云.基于SWOT理论下医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发展探析[J].中国医药科学,2022,12(08):72-75+129.

[4]黄泽娟,林薇,杨支才等.中医药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24(01):129-132.

[5]李建敏,彭爱辉.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SWOT分析及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21,44(04):93-100.

项目基金:2023年度卫生勤务学系科研课题(项目编号2023WKA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