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重庆分公司顶岗交流行业实践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6
/ 1

长城汽车重庆分公司顶岗交流行业实践报告

卢志强

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

关键字:实践报告

一、引言

职业院校旨在培养理论功底扎实、动手能力强,能够服务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要求不仅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也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行业经验。只有加强学校和企业的人才交流,让教师能有机会走进企业锻炼,才能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经之路。基于此目的,我于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交流至长城汽车重庆分公司,在人力服务部担任职员。半年的顶岗交流工作让我受益匪浅,接触到了最新的大型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让我对学校与企业有了全新的认识。

二、实践经历

我于2021年9月中旬到位于重庆市永川国家级高新区的长城汽车重庆分公司报到,这是一个产值百亿的特大型企业,拥有全国唯一的长城“坦克”系列越野汽车、“炮”

系列皮卡汽车的生产线,这都是全国乃至全球的畅销车型,生产任务十分繁重。人力服务部服务于数万长城员工,其职能包含了优秀员工的招聘、员工的培训与发展、员工的绩效与薪酬以及企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等。我在单位按时打卡考勤,认真学习,向科长和部长请教,参与人力服务部的具体工作。切实感受到了长城“创新、协作、共赢”的企业文化与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并在实践期满时获得了长城汽车颁发的“优秀”称号。

三、实践心得

(一)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长城汽车人力资源战略是以“人才是第一资源”为核心理念,以“创新、协作、共赢”的企业文化为支撑,以“聚焦业务发展、注重人才培养、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制度体系”为基本方针。通过实践,我再次加强了“以人为本”理念的熏陶。企业以人为本,以服务客户、实现职工自我价值为核心。而学校也应该以“学生为本”,以服务学生,实现学生自我价值为核心。在这些方面,我们职业教育学校相对于大型企业做得还是不够突出。长期以来,我们职业学校严格的管理制度依然占据着学生管理的主体地位,教师长期作为管理者和教育者,而学生则是被管理者,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不少学生忽视了自身的发展,个性得不到展示,其创造力被抹杀。而长城的企业文化更多是是将企业作为服务者,职工作为被服务者,企业更多的是创造更好的平台,强化员工参与感,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发展,给予员工更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帮助其实现自我价值。这一点值得我们职校教师肯定和学习。

(二)团队合作的精神

长城汽车加强团队建设倡导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员工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现代企业是一台精密的机械,长城之所以能在竞争激烈的商海中成为优等生,企业团队精神的注入不可或缺。而我们职业教育中,对团队精神的教育还是不足。我们的学生向心力、凝聚力都还不充分。很多教学和实训项目都是着重于学生单独完成,缺乏需要一个团队紧密协作才能完成的项目。教师也大多只管教好自己的学科,缺乏足够的团队协作。这一点上,我们职业教育机构作为和企业联系最紧密的教育单位,更应该根据企业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团队精神教育。

(三)健康的文化建设

长城汽车秉承“创新、协作、共赢”的企业文化,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一个企业的文化就像一个人的名片,是企业最重要的身份标识。而我们职业学校在文化建设上还不足。校园文化应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院校中,推动校园文化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掘学生个性化特质尤为重要。在职业学校中,不少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传授技能,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性技能的培养。而文化建设对于其教学目标来说,实际教学效果并不显著,许多教师往往忽视对其的组织建设工作。许多职业院校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文化建设体系,很少开展丰富多元的文化活动。相对于企业,学校在健康文化的建设上值得向长城这样的成功企业学习借鉴。

(四)创新和科技支撑

长城汽车鼓励创新,认为创新和科技支撑才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加强对研发部分的投资,在新能源、混合动力等创新方向上持续发力,始终走在自主品牌创新的第一方阵。长期以来我们职业学校一直以就业为导向,创新教育长期不足。原来传统的思想也认为我们职业教育学生不需要“创新”,创新是那些本科大学生和研究生们的事。事实上职校学生是可以在劳动中积累经验,最终达到创新的目标。一个学校学生的创新能力也直接反映了该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也是一个学校特色专业实力的最直接反映。当前我们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就业,但是现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只有加强学生创新教育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最终才会赢得像长城这样的大型企业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