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小学劳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4
/ 2

新时代小学劳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韦连芳

广西贵港市覃塘区蒙公镇中心小学  537126

摘要: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时代,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劳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劳动教育内容较为单一,往往停留在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上,难以满足新时代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崛起,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故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及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开发与利用;校本课程;小学劳动

    小学劳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需要与新时代的教育目标相契合。当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劳动教育作为学生发展个性、培养劳动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需要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1]。此外,在开发与利用劳动校本课程时,还需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需求,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和成果。

一、新时代小学劳动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

(一)适应社会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注重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开发与利用劳动校本课程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二)强化实践教育

劳动校本课程注重实践操作,学生通过参与实际劳动活动,能亲身体验、掌握实际技能,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促进全面发展

劳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涵盖多个学科领域,如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通过跨学科的融合,能培养学生多元思维和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四)激发学习兴趣

劳动校本课程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探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五)个性化教育

    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量身定制教学内容和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个性化教育,打造了特色化学校。

二、新时代小学劳动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对策

(一)日常生活劳动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开发日常生活劳动课程,有力于学生学习、掌握家庭、学校常用的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基本技能,形成生活自理能力。可以根据低、中、高年段,设置不同的教学学习内容,如一、二年级可以用笤帚扫地,清洗小件的衣物等;三、四年级可以参与教室的打扫,学会分类投放垃圾等;五、六年级可以整理家里的衣橱、书柜,学会清理和合理处理不穿的衣物、不用的书籍等。课前先出示脏乱和干净、整齐、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对照图片,激发学生的劳动欲望。课中教给学生打扫、整理的方法与步骤,讲清楚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让学生动手实践,老师巡堂适时提示、点拨、纠正。课后教师跟踪检查指导学生在学校的清洁劳动活动。家庭劳动可以请家长配合,在指导孩子劳动的同时拍下学生劳动的过程发送到学生家长群中。学生充分实践后,可以举行一次“我是清洁小能手”比赛活动,评出优秀的清洁劳动能手,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感受劳动的快乐。日常生活劳动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蔬菜种植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开发和利用蔬菜种植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对农业的认知和兴趣,提高实践动手和观察思考能力。了解蔬菜的生长特点和种植要求;掌握基本的蔬菜种植技巧;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合作精神。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农田或农业科技园区,让其亲身感受农业和农民的辛勤劳动,激发对农业的兴趣及认知。课堂教学中,教师则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设备讲解蔬菜种植知识,让学生对蔬菜的种类、生长过程有更全面的了解。教师可以在校园内设置蔬菜种植区域或小型花园,确保阳光和水源供应充足,并提供种子、土壤、肥料和工具等必要的种植材料。指导学生分组参与蔬菜种植活动,每个小组负责一块种植区域,通过经历播种、浇水、施肥和除草等种植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种植期间,教师定期组织学生讨论,分享种植经验和成果,互相学习与交流,并鼓励学生记录种植过程和成果,如绘制蔬菜生长日记、拍摄照片及进行病虫害防治等。最后,学生可以展示、分享自己种植的蔬菜,教师与同学们共同品尝、评价和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上述劳动教育,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蔬菜种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而蔬菜种植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也能够促进学生的责任心和合作精神,让他们体验到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2]

(三)校园盆景的栽培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为提升小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环境保护意识和审美素养,教师可以开发与利用校园盆景栽培课程。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和景观美化的兴趣、认知;培养学生耐心、细心、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美的鉴赏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光照、水分、温度等要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盆景的设计原则、造型技巧和材料选择,并亲自制作自己的盆景作品。学习种子的播种、苗木的移植、水分和肥料的管理等基本栽培技巧,负责盆景的养护工作。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盆景作品,与同学分享,交流经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竞争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内的盆景景观,让学生感受盆景的美妙之处,并简要介绍盆景栽培的基本知识;课堂上,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讲解植物生长、盆景制作的内容,让学生对盆景有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可以自行选择盆景的类型和造型,并进行设计图的绘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选购盆景所需的材料和苗木,并进行栽培和养护,如浇水、修剪、换盆等,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责任心。盆景作品完成后,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进行评比,教师和同学们共同欣赏、交流及评价,改进不足,让作品更加完美。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对植物生长知识的理解程度、盆景设计与制作的参与程度,包括盆景作品的美观度、创意性和技巧运用,鼓励学生展示个性化的作品。开发和利用校园盆景栽培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美食烹饪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为培养小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健康饮食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可以开发与利用美食烹饪课程。培养学生对美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培养学生的健康饮食意识和饮食习惯;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协作能力。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了解中外各地的饮食文化,包括传统菜肴、传统节日食物等,从而培养对美食的兴趣和鉴赏能力。教师向学生讲解或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不同地区的特色美食,让学生对美食有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学习各种常见食材的特点、营养价值和选购技巧,了解食材的来源和处理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解读饮食文化,让学生了解中国饮食起源及特色、饮食礼仪和饮食习俗特点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基础的烹饪技巧,如切割、调味、炒、蒸等,并亲自动手制作简单的菜肴。学生自行选择一道简单的菜品,并进行菜谱的设计和食材的挑选,由教师提供指导与建议,帮助学生处理难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购买所需的食材并进行烹饪实践,培养动手操作与创新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学习食品安全知识,了解食品中的常见污染物及危害,掌握正确的食品处理和储存方法。最后,学生可以向教师、同学展示自己制作的美食,并与同学分享制作过程,体验不同美食的味道,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交流能力。学校还可以结合地方传统节日,如:壮族三月三、端午节等举行美食节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和利用美食烹饪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健康饮食意识,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结束语

    总之,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开发与利用小学劳动校本课程至关重要。劳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学习的机会,还将劳动与知识有机结合,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这一课程也激发了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和尊重,培养了他们的集体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够通过劳动实践活动获得真正的成长和乐趣。

参考文献:

[1]李梅,李河颖.城区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研究[J].智力,2023(03):147-150.

[2]陈丹丹.基于“整体任务式”模型的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建设[J].广西教育,2020(31):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