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结合”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9
/ 2

“两个结合”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研究

刘泽欣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70

摘要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新时代实现“两个结合”的重要思想宝库。民本思想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体现出古代统治者优秀的治国思想,同时也彰显了中国历代思想家以民为本的光辉思想。在中国的封建统治时期,民本思想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安定方面。同时,民本思想也有效地促进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发展,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道路提供了思想资源。本篇文章通过分析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过程,深刻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在新时代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本思想;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体现着古代哲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追求,其在维护国家繁荣稳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高度关注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纵观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不难发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其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概念。

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内涵

民本思想,重点在于以民为本。“民本”二字,首次见于《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倡导以百姓为国家的根本,国家才能安宁。后见于《墨子内篇》中的“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以民为本也”。其中“本”的意思是根据、依据的意思,可以理解是事物在时间上的继起或空间内的开端。“众萌也”出自《说文》中对于民本中对“民”的定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的内涵也不断的完善与发展。民惟邦本,民众是国家的立足之本,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统治者就必须要将以民为本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指长久以来封建统治者爱护民众和重视民众的传统文化思想,将民众作为国家太平和长治久安的根基。

(二)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早在西周以前,《尚书·召诰》就记载“有夏服天命”。与天进行联系就是那个时代政治的核心内容。西周时期,思想家们逐渐发现了民众的重要性,从而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先河。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强调在政治实践上要“为政以德”,要体现“惠民”“教民”等施政理念。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强调要“突出民的社会地位”。这一时期的民本思想开始逐渐完善。汉唐时民本思想已经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统治者和先进的思想家将民本思想从理论层面深化到具体实践中,使得民本思想进一步充实和发展。鉴于秦王朝的颠覆,西汉的统治者开始注重安抚民众从而维护社会稳定,采取与民休息的利民政策。唐太宗在任期间,实行了“王道仁政,安人理国”的治国理念,创造出了贞观之治的鼎盛阶段。

(三)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内容丰富,理论多元。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在经济上利民富民。《明史·张居正》有言,“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了,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这个方法以民本思想为核心,简化了赋税流程减轻了民众的负担,从而能够维护国家的长久的政治统治。

第二个方面是在政治上顺民安民。《管子·牧民》有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这句话的意思为国家政权能够长盛不衰,关键在于是否顺应了民众的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平稳定的发展。

第三方面是在文化上教民。“仓廪实而知礼节”在文化上教化民众,提高民众的文化教育。统治者要将知识教育和道德文化教育并重,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对民众人格的培养。在教化民众中培养爱国情怀、教导仁爱之心,体现了民本思想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

二、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1.“民惟邦本”为“人民为中心”提供思想基础

“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念的核心是以人民为根本,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地位的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髓——“民惟邦本”体现的就是一种“重民”思想。无论是化子提倡的“仁者爱人”,还是《左传》提倡的“天地之间,唯人为贵”,均从不同层面反映出了“民”对统治阶级的重要性;张养浩曾经提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都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民为本的思想意识。自诞生之日起,我们党就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也的治国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价值追求,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政治灵魂。这一发展理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体现了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2.“富民利民”为共同富裕提供文化支撑

儒家传统民本思想家对于国家治理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孔子用“富之”二字回答如何治理国家。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是国家安定的基础,也是治理国家要解决好的首要问题。习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共同富裕,这是对全国各族人民的庄严承诺。同时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全面从严治党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将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

党的建设要始终坚持富民利民的原则,始终跟人民群众站在一起,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改革开放条件下,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就是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富民利民思想为当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发展的道路提供文化支撑。

(二)现实意义

1.维护社会和谐和稳定

民本思想的直接积极意义就体现在历代的政治生活中使统治者认识到民众是国家的根本。在一定程度上,民本思想可以调节社会中出现的一些社会矛盾并保护民众的利益。例如保障民众权利的“民贵君轻”“君权民与”的民本思想曾经有效的抑制过度的压迫与剥削。人民内部的和谐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对当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着推动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同时,民本思想所推崇的以民为本在经济上利民富民,政治上顺民安民,文化上教民化民,有利于维护政局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促进中华美德的传承和发展

民本思想注重对民众思想和道德方面的引导,以提高民众个人的道德素质水平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更重要的是,民本思想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伟大思想家的智慧结晶。民本文化一直贯穿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牢牢扎根在广大民众的心中。民本思想的道德观念、教化理念、人文气质、理论精髓等是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发展建设的重要思维方式和价值遵循。时至今日,民本文化依旧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在我国封建政治统治中曾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巨大作用,并且影响深远。本文在详细梳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于传统民本思想对古代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考察后,重新肯定了传统民本思想对现代生产和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传统民本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切实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和中国式现代化,均具有辅助借鉴作用,有益于传统文化古为今用。

参考文献

[1]冯彬彬.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J].汉字文化,2022(16):170-171.

[2]程运麒.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北京交通大学,2016.

[3]龚丽.探析民本思想的起源与传承[J].品位·经典,2022(02):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