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对策与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对策与问题研究

潘龙江

中央储备粮青岛直属库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111 

摘要: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竞争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和管理机制,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存在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本文通过采用文献综述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完善激励机制、优化管理流程、加强内部控制等方面来提升经营业绩和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问题;对策;建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经营业绩和竞争力。然而,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和管理机制,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存在一系列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包括考核指标不科学、激励机制不完善、管理流程不优化、内部控制不严格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竞争力,还会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对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于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的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为国有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存在的问题

1.1 考核指标不科学合理

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到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然而,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和管理机制,往往存在考核指标单一、过于注重固定资产和规模等问题,忽略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等因素。因此,国有企业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包括财务指标、市场指标、管理指标、创新指标等方面,以科学客观的方式评估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竞争力。

1.2 激励机制不完善

激励机制是激发企业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国有企业提升经营业绩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然而,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和管理机制,往往存在激励机制不完善、激励方式单一、激励对象不明确等问题。因此,国有企业应当完善激励机制,包括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制定激励政策、加强员工培训和素质提升等方面,从激励机制入手,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

1.3 管理流程不优化

管理流程是国有企业实现高效运转和提升经营业绩的基础。然而,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和管理机制,往往存在管理流程繁琐、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国有企业应当优化管理流程,包括优化组织结构、加强信息化建设、简化审批流程、推行精益管理等方面,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提升经营业绩和竞争力。

1.4 内部控制不严格

内部控制是国有企业保障经营稳定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和管理机制,往往存在内部控制不严格、缺乏监管和评估等问题。因此,国有企业应当加强内部控制,包括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监管和评估、提高员工自律意识等方面,确保企业的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

2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对策

2.1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是提高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准确性和公正性的重要手段。国有企业应当通过科学客观的方式设计考核指标,以评估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竞争力。在设计考核指标时,应当考虑企业所处的行业和企业的特点,包括财务指标、市场指标、管理指标、创新指标等多方面因素。同时,为了保证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国有企业还应当建立相应的考核流程和机制,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2 完善激励机制

完善激励机制是激发国有企业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国有企业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制定激励政策,加强员工培训和素质提升,从激励机制入手,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在制定激励政策时,应当根据不同岗位和职责设置不同的激励方式和奖励标准,使员工感受到公平和公正的激励机制,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2.3 优化管理流程

优化管理流程是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率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国有企业应当优化组织结构,加强信息化建设,简化审批流程,推行精益管理等方面,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提升经营业绩和竞争力。在优化管理流程时,应当注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探索符合企业特点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2.4 加强内部控制

加强内部控制是保障国有企业经营稳定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监管和评估,提高员工自律意识等方面,确保企业的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在加强内部控制方面,国有企业应当注重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不断提高内部控制水平,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3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的建议

3.1 加强外部监管和评估

加强外部监管和评估是保障国有企业公正、透明和规范经营的重要手段。国有企业应当加强与政府、监管机构、行业协会等外部机构的沟通和合作,接受外部监管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在加强外部监管和评估方面,国有企业应当注重与外部机构的沟通和合作,积极参与行业协会和相关组织,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政策变化,从而保障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3.2 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水平

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水平是提升国有企业经营业绩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国有企业应当加强员工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在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水平方面,国有企业应当注重员工的个性化培养和发展,建立符合企业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培训计划和体系,注重培养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3.3 推行创新发展战略

推行创新发展战略是提升国有企业经营业绩和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方向。国有企业应当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在推行创新发展战略方面,国有企业应当注重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结合,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3.4 建立合理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

建立合理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是提升国有企业经营业绩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国有企业应当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发展阶段,建立符合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管理模式和制度,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推动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在建立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方面,国有企业应当注重文化的引领和价值观念的传递,积极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推动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4结语

总的来说,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是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国有企业认真对待,采取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竞争力。其中,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完善激励机制、优化管理流程、加强内部控制是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的关键点,而加强外部监管和评估、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水平、推行创新发展战略、建立合理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则是提高国有企业经营业绩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建议。

参考文献

1陈浩.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管理,2019,41(5):12-20.

2李明. 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机制优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20,8(2):23-29.

3张洁. 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研究[J].财贸经济,2018,39(4):56-60.

4李娜.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研究[J].管理学刊,2021,18(2):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