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社会视域下现代城市运行管理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3
/ 2

智能社会视域下现代城市运行管理体系研究

肖敏

441602199412030687

摘要:城市管理现代化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主引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特征。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推进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要主动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以城市管理现代化为指向,理顺管理体制,提高执法水平,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让城市成为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

关键词:智慧城市;管理体系;策略

引言

目前,我国已初步构建起了覆盖全国的部省市城市运行管理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平台体系,但依然存在对城市运行管理执法战略重视程度不够高、城市管理运行体制不够清晰、城市管理执法统筹功能不够强、统领平台体系建设不够快等问题。推进我国城市运行管理转型升级,以城市运行管理现代化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现代化,就要以构建部省市城市运行管理体系为引领,打造组织、制度、平台、联动、监督和执法“六大运行体系”,强化稳定、规范、权威的组织体系建设,厘清城市综合管理执法权责边界,发挥好城市管理执法部门主体作用,突破城管执法力量下沉的“瓶颈”,构建全国“大城管”“一张网”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体系、更加完善的标准监督评价体系和能力提升培训体系。

1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涵盖智能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应用、大数据技术和智能感知等各个方面。未来随着信息技术在各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会越来越强烈,而智慧城市正是实现这种美好生活方式的关键因素。智慧城市也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不仅仅是指新技术的运用对城市本身产生的影响,也包括政府管理、百姓生活、社会治安等各方面。在智慧城市中,“智慧”最能体现其含义,智慧城市的架构可以分为三层:信息采集层、运作操控层、领导决策支持层,它可以通过网络数据通信手段,把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各类信息转化为计算机能够理解的语言、图形和语音等各种形式的信息,并通过互联网把这些信息传到千家万户的手机上。据预测,如果一个城市能实现这种网络连接的话,其综合竞争力将大大增强。

2智能社会视域下现代城市运行管理体系

2.1组织体系

部省市三级为主体的城市运行管理组织架构,既有纵向联动体系,又有横向协同体系,也有内部结构体系。组织体系解决“谁管”“管谁”的问题。纵向核心主体为三级(部省市),不断拓展到五级(部省市县乡)。横向以城市管理运行专业职能为依据,构建以城市管理运行部门为主体的协同组织,原则上由各级政府主导,城市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工作。内部结构体系是推动城市管理运行机制的“发动机”,原则上尊重各地、各市自主性,以各层级、各地、各市城市管理的任务特点、功能职责等为参照而设置。作为城市运行管理部门,必须把构建纵向部省市运行体系作为重中之重,只有该体系科学建立并有序运转起来,其他运行管理体系才会应运而生。

2.2平台体系

开展城市运行管理监测监督工作的基础平台,是党委政府抓好城市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是为市民提供精准、精细、精致服务的重要窗口,也是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和城市体检、城市应急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的基础性设置。目前,各地城市运管服平台作为“一网统管”信息化集成,以支撑城市运行安全、城市综合管理服务为主。随着“一网统管”体制机制逐步健全,运行管理服务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再逐步向其他业务领域延伸拓展。当前,在高度重视城市运行管理平台运行体系建管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纵向平台体系建管。国家城市管理部门作为全国“中枢大脑”,布局上作为重中之重,要融入国家及各级数字政府体系大格局,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各地各城市按照统一标准联通构建,从而形成全国上下贯通、分层分类指导、互联共享通用的平台体系新格局。

2.3联动体系

城市运行管理过程中,各主体在中枢机构主导下,依托相关机制、围绕既定目标任务,而建立起来的统筹、沟通、互动和协同的体制机制。构建部省市三级城市管理工作联动机制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的高位协调机制,解决城市管理部门分割、条块分割和多头交叉、沟通不畅等问题。从横向视角看,联动体系以同层级政府为主导,以城市管理执法部门为中心,建立稳定的机构、机制和制度;从纵向视角看,联动体系须在横向体系基础上,尽快构建部省市三级联动机制,尤其要特别强化住建部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和省一级城市管理执法部门的中枢作用。

2.4监督体系

在推进城市运行管理过程中,依据相关法律制度以及政府主管部门明确的任务、目标和责任,履行城市管理执法及其督查纠察工作,对城市运行管理进行监测、考核、评价以及重点工作专项督查、重要事件处置等工作。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加速转型,城市运行管理监督工作越来越重要,对住建领域的行业监管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监管手段也逐渐被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监管体系所取代,“互联网+监管”模式必将有效地促进巡查监管效率、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3智能社会视域下现代城市运行管理体系的策略

3.1设计规划

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分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智慧城管指挥中心、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四个子系统。在平台设计规划上分为基础平台及应用服务两部分,其中数据处理及存储与管理是平台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够为用户提供各种基础的数据资源支持,同时也能够为平台的应用软件系统提供丰富扩展空间。智慧城市建设设计时遵循开放系统、统一标准、整合资源、安全可靠的原则,使各个子系统实现统一控制管理与资源共享;搭建智慧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并支持各个子系统协同运行,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形成立体化、精细化、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同时以多种手段和方式开展各种形式的应用与服务,实现城市环境的治理效率提升和社会效益显现等目标。

3.2保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智能社会主体多元

在政府主导下,由社会及企业组成的综合治理主体进行的规划共治过程。在智能社会过程中,政府不是作为单一的权威主体,其他利益共同体的参与具有同等的权威性。政府积极引导、市场与多主体竞相参与,推进政府各层次及职能部门间的数据交换共享。首先,保证数据主权在国家,必须保证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其次,导入资本、产业、人才,提升政府平台公司的科技含量,提高城市运营服务的比重,做大做强政府平台公司,构建资本合规进入、运作增值、健康退出的闭环体系。具体而言,智慧城市建设应是在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前提下,政府根据本地特点制定政策、建立健全制度机制,解决相关问题,打造服务型政府;非政府部门善于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完成政府转移的事务,公众主动参与,提高自身主体参与及自我保护意识。只有这样的多元主体合作,才能形成社会治理的合力,从而更加高效地完成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结束语

任何改革都是一个思想解放、大胆探索、不断纠偏、持续演进的历史过程。城市运行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既是顺应和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转型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国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调整。

参考文献

[1]杨宏山,邱鹏.城市运行管理的行动逻辑与组织模式[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5(06):81-89.

[2]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05):4-7.

[3]李镆.浅谈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在智慧城市中的深度应用[J].中国安防,2019(12):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