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英语》课程改革的思路与内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综合英语》课程改革的思路与内容

吴瑕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眉山 620860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教育对教学效果提出更明确要求,特别是在双一流建设和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综合英语》作为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需要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本文从课程改革目标、创新点和具体内容三方面论述该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法,指导该课程改革的实践。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程改革;综合英语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把教学改革成果落实到课程建设上。在全国高校课程改革、双一流建设和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综合英语作为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也必然需要进行教学改革,以符合时代要求。本文从课程改革目标、创新点和具体内容三个方面论述综合英语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法,指导该课程改革的实践,提升教学效果。

.课程改革目标

课程改革的目标分成两部分,一是语言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能掌握语音、词汇、句法、语篇相关的语言知识,能正确辨别和使用规范的英语语音和语调,识别各种词类及其语法形式,熟练掌握常见构词法,以及基本句型和句法结构的用法。学生应能识别不同文体和语体,熟练使用各类衔接手段、常用修辞方法、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以及长难句的转换、释义和翻译方法。学生应具备听、说、读、写、译的全方位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是综合素质和能力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批判性思考,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热点话题展开讨论,表达观点,具备基本的思辨能力。学生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品质良好,既有长远的家国情怀又有开阔的国际视野。

.课程改革创新

突出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性。该课程融合语言教学与知识教学,既注重学生语言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又注重学生人文学科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的综合提升。课程突出心理学、历史、哲学、社会学等重要人文学科基础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高阶思维能力,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对学生的认知有一定挑战性。此外,该课程还蕴含思政元素,致力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力求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该门课程完全以学生和学习为核心,教学组织与实施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一方面,教师通过每单元学生提交的自学问题、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课程相关的所有考核评价、以及课外与学生的定期交流来追踪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问题,为每位学生建立个人的学习档案,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具体特点,设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创新教与学模式,并动态调整教学方案,保持“跳一跳才能够的着”的学习挑战,切实做到了因材施教。另一方面,该门课程致力于长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通过学习兴趣的引导、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教授、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具体指导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和学习动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能力。该课程在教改过程中申请了5:5的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占比采用形成性评价,严格学生平时学习管理,通过即时反馈敦促学生改进学习,改革后的期末考试题型更注重能力考核,构成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三.课程改革内容

一是完成随堂测试的题库建设,完善形成性评价的反馈体系和教学模式。特别是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增强对语法和词汇的讲解与考核,在课本的教学中强化“定语从句”、“倒装”、“虚拟语气”等语法知识讲解环节,培养学生准确理解和使用词汇的意识与方法,然后在随堂测试中突出对重点语法和词汇的考核,检验和反馈学习结果,帮助学生切实打好语言基础,提高语言能力,提高专业四级考试分数。除了随堂测试,还要在作业、课堂表现等其它平时成绩的考核项目上加强团队合作交流,讨论制定全年级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使形成性评价更有依据,相对公平,也增强学生对学习习惯和学习过程的重视。

二是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团队成员要进一步增强课程内容和教学设计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要进一步学习二语习得和教育心理学知识,用有趣易懂的方式讲解词汇和语法知识,采用看图说话、词汇竞赛等学生喜欢的方式练习词汇和语法,继续扩充相关人文知识的教学并推荐影视作品,把“小老师讲课”活动推广到整个年级,用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真诚的人文关怀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是培养学习方法和思辨能力。老师要在课程设计中增加系统性介绍英语学习方法的环节,引导班级学习氛围,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培养“会学习”的学生,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团队合作组织全年级的学生经验分享会,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目前在教学中对思维能力的提升相对比较零散,教师应该通过研修和阅读进一步学习思维教育的相关知识,增强相关业务能力,逐步建立思辨能力提升的教学体系。

此外,该课程还要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教学改革由负责人推广到其他任课老师,完成整个年级整个课程的质量提升,加强分工合作,相互听课,定期集体备课和教学讨论,全面建设成有丰富语言资源、充满心智挑战的英语专业一流课程。该课程还要进一步加强同其他课程的协作,特别是先修课程《综合英语-1、2》和后续课程《高级英语》,完善教学的接续性和系统性,确保英语专业的顶层设计实施到位。

综上所述,沿着课程改革的目标,紧抓课程改革的这些创新点,具体实施相关改革内容,以求深入挖掘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让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提升《综合英语》课程的高阶性,突出创新性,增加挑战度,争取建设成为一流课程。

参考文献

[1]孙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J].中国外语,2011,8(03).

[2]孙有中,金利民. 英语专业的专业知识课程设置改革初探[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 42(04).

[3]王哲希, 朱一凡. 综合英语课程改革对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影响[J].当代外语研究.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