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甲状腺结节的几个方法你都了解吗

/ 1

治疗甲状腺结节的几个方法你都了解吗

张丽

简阳市人民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41400

甲状腺结节属于一种常见内分泌系统疾病,在我国近年来发病趋势呈上升阶段,临床治疗良恶性甲状腺结节方法存在差异,对患者生存质量也有直接影响。出现该疾病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及手术方式需结合实际病情而定。因此,临床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进行评估后,可能确定主要诊疗手段。

一、甲状腺超声

超声检查是确诊甲状腺结节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初步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进行区分的重要方法,结合超声检查结果呈现结节的形态、大小、回声、与周边的关系等因素,可初步对甲状腺结节进行评估。

二、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

(一)良性结节:单纯属于囊性质的结节、具备较强核素摄取能力的“热结节”、通过FNA细胞学确诊定性的TBSRTCⅡ类结节。

(二)恶性结节:通过FNA细胞学进行确诊定性为TBSRTCⅤ类或Ⅵ类的结节。

(三)性质未确定结节:通过FNA细胞学确诊定性为Ⅳ类及TBSRTCⅢ类结节,建议再次FNA及CNB诊断,也可联合分子检测方式共同诊断。

(四)甲状腺髓样癌(MTC):对癌胚抗原(CEA)以及血清降钙素检测后,降钙素>100 pg/mL时疑似MTC。

(五)甲状腺其他恶性肿瘤、转移癌、恶性淋巴瘤、不能明确分类的细胞病理等,可联合分子基因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确诊。

三、甲状腺结节的诊断

根据甲状腺结节的初步判断,并不是所有甲状腺结节都需要采取治疗,利用超声检查只是为了明确甲状腺结节的性质,也可为临床进行治疗提供重要数据参考。专科医生可结合超声所得出结论,对存在结节的性质以及风险作出综合评估,适当提出合理处理方式。甲状腺结节在明确良恶性的性质时,才可根据临床表现提出合理治疗方案。

在初步确定甲状腺结节有恶性发展趋势时,可在超声引导下对甲状腺进行穿刺检查。与传统的触诊下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方式进行对比,在超声引导下利用细针进行穿刺细胞学,其检查效率以及准确率较高,尤其针对1cm<的结节进行检查可采用该种方式进行确诊,对临床明确甲状腺结节的性质有着重要意义。

四、甲状腺结节有哪些治疗方法?

(一)手术治疗

通过手术治疗是当下甲状腺结节最为常见方式之一,传统的外科手术方式可将结节有效清除;如结节出现淋巴转移情况,后续可对淋巴进行清扫。多数甲状腺结节的大小及性质都符合手术切除的标准。根据结节的性质归结出以下几种类型必须采取传统外科手术切除。

①结节合并甲亢时采用内科治疗无效。

②结节位置在纵膈内或胸骨后。

③结节持续发展。

采取传统手术切除术主要考虑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手术期间会尽量将正常的甲状腺组织保留。但甲状腺结节采取全切或者次全切方式会对甲状腺功能造成损伤,并在术后需要终身接受相关替代治疗。

(二)微波消融治疗

部分甲状腺结节患者并不愿意开刀切除,但是结节的大小已经逐步发展,对周围的喉返神经、气管、食管等组织形成严重压迫,导致身体正常生理功能出现影响,这时建议患者采取微波消融治疗。

消融手术主要是借助微波消融针释放大量的热能,有效将结节的活性消灭,让其成为无法生长或移动的病灶。病灶成为无活性组织会随身体代谢在3-6月时间内有效排出体外,以此达到治疗的效果。但是微波消融治疗方式也存在局限,建议以下几种人群不要接受微波消融治疗。

①结节长在纵膈内或胸骨后。

②结节合并甲亢采用内科治疗效果不佳。

③存在凝血机制障碍者。

④患有心肺基础性疾病;容易在术中诱发并发症者。

五、良恶性结节治疗方式的不同

(一)良性

如结节性质为良性且直径小于1厘米,属于囊性性质,边界较为清晰且规则形态正常,结节内无回声。

建议适当每半年左右检查一次,如结节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且直径已大于1cm以上,形态以及边界出现明显变化,结节内出现低回声,由囊性转为实性性质,可证明结节处于持续发展状态,及时治疗。

(二)恶性

恶性结节是检查时便直接定性为恶性,结合超声报告呈现出结节出现回声或者低回声,质地直接为实性,直径直接大于1厘米,经TI-RADS呈现在4级以上,存在风险达到15%-85%范围之内。

这种类型结节要及时开展治疗。如恶性结节直径小于1cm时,淋巴结无转移,对周边组织无浸润情况下可不开刀,适当选择微波消融治疗。

小结

总之,出现甲状腺结节时及时到医院进行确诊,在明显性质为良恶性后,根据身体情况开展相应治疗,促进身体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