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开启数学融爱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绘本开启数学融爱教育

 伍月明

广州市越秀区铁一小学   510000

绘本开启数学与特殊孩子的学习大门,让这群折翼天使打破对数学学习的固有想法,为他们开始的“打量”,从生活话题入手,引起学生慢慢产生情感共鸣,产生更加深刻地交流,使更多折翼天使可以获得更多数学学习机会,可以从伙伴和老师身上感受数学的魅力,可以有更多的问题思考,体验学习数学的温粹乐趣,在共学中体验爱与平等,夯实学生的人格基础,让他们成为一个内心丰盈的人。

关键词融合教育;数学绘本;数学学习

一、背景

(一)蓝图鼓舞人心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和关心特殊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关心特殊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支持特殊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办好特殊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这是党和国家关于特殊教育性质、使命和任务又一次明确而深刻的指示,为我国特殊教育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和提出了要求,对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残疾儿童青少年最大限度的发展,全面提高特殊教育办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特殊折翼天使

她,经常会向老师提出许多不一样的问题,但她并不奇怪,她只是“思维很独特”;他,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在课堂上坐不住,但是他“成绩很好”;他,虽然有点爱哭鼻子,但是他“乐于助人”......提起特殊儿童,估计很多人都会想到生理上有缺陷的儿童,但事实并非如此。人与人的不同是客观存在的,比如高矮胖瘦,有的人性子急,有的人性子慢。这里的“不同”用我们的专业术语来讲就是“特殊”。但是,上述的 “特殊”并不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可是还存在另外的一些特殊,这些特殊对学习和生活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不能以为只有培智学校里看到那些才是特殊儿童,尤其现在随着大家对融合教育的关注,我们会发现特殊教育已经不再是专门属于一个很小的群体,甚至正常的孩子里边也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行为,特殊的问题我们也把它归纳于特殊教育之内。

二、绘本开启数学融爱教育的价值

(一)融合“有趣”,引燃探究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数学绘本语言简洁,往往通过极少的文字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生动而有趣,富有感染力。例如绘本《让谁先吃好呢?》就正好与一年级上册“比较”一课的知识点相匹配,长颈鹿、犀牛、鳄鱼、猴子、兔子、毛毛虫争先吃又红又大的桃子,于是每个动物都想到了自己的优势,提出了先吃的规则:比高矮、比轻重、比大小、比长短等,利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明确数学中“排序和比较”的内涵,并从中探究如何比较的关键。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要在比较过程中思考如何比较才能更加公平、选用哪些工具可以辅助比较体重。通过观察、辨析、操作逐渐明晰排序和比较的数学概念。

(二)融合“有味”,提供探究情境

用数学绘本推动学生进入情感共鸣,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融合,提高参与感。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例如一年级中的《认识平面图形》便与数学绘本《谁偷走了西瓜》有很密切的联系,故事中立体图形球为了找到偷瓜贼,根据西瓜地里留下的“脚印”去寻找和比对立体王国中所有居民的面,这就营造了一个利用印泥、橡皮泥以及描边的方法,把立体图形的“脚印”留下来的探究活动氛围,从而真正地在动手操作中体验“面在体上”的重要内涵,并明确面与体间的关系。在这样的情景氛围中,犹如春笋都开始找“脚印”,都进入“吵”起来的阶段了,他们之间产生了情感共鸣。这样的探究既不乏故事味,更富有数学味,而且学生能将现实情境中的问题抽象化为一个个数学问题,这便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异曲同工之效。

(三)融合“有料”,指向探究内涵

数学绘本给学生丰富的语言体验,让所有的学生成为一个内心充盈的人。例如数学中经常出现:“一个班级有15人参加校运会,其中有7人参加跳远,10人参加跳绳,那参加两个项目的一共有多少人?”这样的题目,其实就是求集合中交集的问题,但是这样的方式比较枯燥,这里我们把《寻找放屁王》的绘本故事融入其中,于是学生在把嘴角有痣和戴眼镜的学生放入各自“圈”中的过程中就产生了相似的疑问和认知冲突——为什么有些学生既要放进嘴角有痣的“圈”中,又要放进戴眼镜的那个“圈”中?怎么办呢?由此让学生思考把两个“圈”交叉重叠一部分,其中两项都有的则放在其中,这样的探究就是指向了“交集”的内涵,虽然并未给学生介绍什么是交集,但是学生却能对“交集”这一概念有自我的理解和认知。因此,把基础的数学知识、普遍的数学规律、基本的数学运用融入以生活事件为背景的绘本故事中,这将为数学学习开拓一种新的可能。

三、融爱教育,共助成长

(一)专业引领 “融”有方向

如何处理和运用数学绘本进行融合教育,需要我们教师以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为前提,将数学知识与特殊教育知识与数学绘本故事有机融合,根据教材编排顺序,将绘本内容适时地嵌入儿童的国家课程数学学习中,试图从内容安排、手法变换和结构衔接等方面探索合适的教学策略。 例如开学第一课,我们就给孩子们介绍金龟子奋力垒粪球的绘本故事,创新地变化为《同心协力的金龟子》,介绍小动物金龟子互相比赛,由单打独斗到相互同心协力,又快捷、又轻松地垒出粪球。在有趣的故事中,学生既学习了十以内数的认识和大小、多少的比较,还很好地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这就使得儿童在入门性认数和计数学习中,避免一味单调地读、写、认枯燥的数字,而是在看形象图画、听生动故事中轻松完成认数和识数,学会数的比较。 

(二)教学实践 “融”有行动

教师充分运用绘本,以数学思想引领数学知识的学习探究,课上引导学生阅读、思考、操作和交流。让学生通过读一读、想一想、拼一拼、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数学知识,形成技能,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运用绘本开拓数学视野,还尝试将绘本教学作为国家课程教学的课前课、课中课和课后课一一对接。比如,二年级“认钟表”教学之前,我们给孩子们讲绘本故事《精灵的奇幻旅程》,为“认识钟表,借助活动教学一天时间的认识”做好铺垫。这就将绘本故事的表达借助活动讲解、投影形象的图片,让学生获得形象化感知。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其教育名著《爱弥儿》中说:“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顺其自然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数学绘本教学将数学学习融于绘本故事的画面情节之中,有利于促进儿童主动学数学,发展他们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