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搭微信平台,构建“读·享”阅读新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7
/ 2

巧搭微信平台,构建“读·享”阅读新模式

张祎

浦江县实验小学

摘要如何把不同层次的学生组织起来,让阅读更有效呢?笔者借助“微信平台”,创建了一个班级阅读群,从开启了“读•享”假期阅读模式。对如何开展线上“约读”,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和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作出了阐述。

关键词微信平台;阅读;写作

假期里,学生居住地分散,学习时间相对不固定,如何把不同层次的学生组织起来,让阅读更有效呢?借助微信平台,创建了一个班级阅读群,从此,我们开启了·假期阅读模式。

约读第一天,主持人邀请大家开始分享阅读感受。核心话题的引入,把阅读推向了另一个深度。总结第一天的阅读情况,我发现在约享时,学生还是需要一些引导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总结阅读情况后,我提出了以下要求:

1.我今天读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说说我对作品中人物的看法。

3.聊聊我对书中某一事件的观点。

4.选择我认为写得精彩的片段,并说说好在哪里。

……

只要敢于分享都是最棒的!同时希望主持人也可以有所创新!

一、·阅读模式:有助于把浅阅读推向深阅读

在假期的阅读实践中,我们形成了固定的·阅读模式:晨八点约读,晚八点约赏。 ·阅读模式把阅读分享结合起来,通过阅读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相互启迪,有助于把浅阅读推向深阅读。

  1. 浅表阅读走向思辨阅读

约读第一天的分享,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内容的陈述。显然,在早晨一小时左右的阅读过程中,孩子们只沉浸在故事情节,完全没有对故事中人物、事件的思考和判断。核心话题的讨论把思维引入阅读,对作品人物的判断,对故事情节的推理,对主题的深入理解,以及对同伴观点的认同或质疑,都有助于阅读审美价值的提高。就像文学评论家刘绪源说的那样,最好的儿童文学是审美的,所以儿童逐渐有一个习惯,适应以及学习的过程,审美价值因此慢慢提高,审美感染力也会进入他们的生命。

2.从关注内容关注形式

经典的文学作品一定是经过时光沉淀的佳作。永恒的主题,精巧的构思,细腻独特的描写对于孩子文学素养的提升都是弥足珍贵的。一个接触阅读不久的孩子也许并不懂得其价值,但是我们经常在阅读群中交流你认为那个片段写得很精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关注作者是怎样写的吗?通过这样的阅读指引,把怎么写引入阅读,培养学生对文学细节的敏感和细腻的情感。约读中,陈民轩同学在阅读金庸的作品《书剑恩仇录》时,从动作、语言,环境描写等方面分享了阅读感受,他觉得看金庸大师的作品就像是在欣赏一部立体的电影。

3.从静态阅读走向动态阅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是一种美丽的遇见,而旅行是一种美丽的阅读。我们在读到某个精彩片段时也许会想到曾经的生活经历,而在看到生活中的某种场景也会联想到作品中的一些文字。这种阅读和生活的共情是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能获得并加以内化的。静态阅读动态阅读相结合,有意识地进行读写迁移,把阅读与生活体验相结合,让阅读服务于生活,生活中的经历和理解进一步促进深层阅读。

二、·阅读模式:基于需求,实现习惯与能力的双赢

八点读书活动,基于学生差异性需求来推进阅读活动的进行。这种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读什么的需求。推荐书目自选书目的结合满足了不同个性,不同层次学生读什么的需要。2、分享什么的需求。由于学生阅读水平的不同,对作品的理解会有差异,针对差异我提供了由浅入深的分享项目。保证每个参与者都有话可说。3、分享形式的需求。交流形式可以是文字、图片、语音、视频……

  1.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八点读书约+的形式开展,每天指定一个主持人(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主持人的邀请就像一个闹钟提醒学生开始阅读分享。走进书本是培养阅读习惯的开始,约读让每个孩子的阅读时间有了保障。约赏让每个孩子的阅读素养在群体互助影响中共同提高,实现习惯与能力的互赢。在约读活动最后一天,孩子们分享了参与八点读书后的感受:

黄同学:晨八点,我会迫不及待地报到,然后开始阅读;晚八点,看见别人的阅读感受,就像是吃了甜美的糖果。

张同学:八点读书让我有一份牵挂。即使游玩在外,我也会想着它并时刻提醒自己要看书了。对我来说,它就像是我的挚友。

  1.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参与八点读书阅读活动中,主持人采用轮换制(每天一个主持),在分享过程中倡导多元互动,因此,在群中每个孩子的身份都是多重的,在看书时是读者;分享时是聆听者也是欣赏者;主持人在群中要担负约读和点评的任务,那时又成了一名评判者。这是在多种身份和多重任务的历练中,孩子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

   3. 约+带动个体阅读走向群体阅读、家庭阅读。

约+也是一个人的阅读带动一群人的阅读。一个主持人的邀请带动了一群孩子;一个孩子的阅读带动了一个家庭。这种阅读带来的影响是深入的,长远的。

通过微信平台,建立阅读新模式,学生开始大量阅读课外书,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学生的识字量也随之明显增多,知识面也不断扩大。同时在开展课外阅读时,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坚持多读多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学生最喜欢的阅读对象在师生分享时,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这表明学生不但阅读兴趣有所提高,而且他们的兴趣对象开始有意识地转移。有些学生一开始喜欢图片含量多的文章,但在进项多次阅读分享后,他们开始喜欢并注意到图文相配的文章并逐渐向纯文字文章转移,这也表明,他们的想像与理解能力得到了较为超前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