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儿外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6
/ 2

浅谈小儿外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王婷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730050

摘要: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的关心和投入也日益增多,在这种大环境下,对医院的医疗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再加上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的关心也在与日俱增。儿外科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的临床科室,其护理工作的繁重,提高其护理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但是,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护士的工作量和工作的复杂性也随之增加,再加上其它的原因,使得儿外科的护理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所以,及时排查出儿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并给出针对性的分析研究,总结相应的对策,对于保障患儿的护理安全,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儿外科护理安全隐患对策

一、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1.1护理业务水平不高

年资较低的护士数量增加,缺乏工作经验并且其工作经验不足,缺乏应对能力,法律知识淡薄,缺乏专业技能,尤其是儿童头皮静脉抽血、急诊抢救技术、对重症患者的观察等方面不够仔细。护理人员数量少、工作量大、精神劳累、情绪易激动、精神紧张、“慎独”意识薄弱、工作责任心不足、监督不力等诸多因素都可能导致护理工作的不当或疏忽,乃至发生失误。如果因检查不当,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品,导致药液外泄或者导致皮肤坏死,重症儿童翻转时因未正确观察皮肤而导致压疮等问题,会给孩子和家人带来不安全感,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

1.2责任心不强

如果在输液期间检查不到位,可能就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如果穿刺位置有液体外渗导致肿胀回血堵住针头部分护理人员不能严格按医嘱调整输液滴数,仅仅凭借经验进行估计,造成输液速度过快、过慢导致患儿的心脏负荷加重有些护理人员在工作压力大时会出现心浮气躁或匆忙地想要下班部分护理人员在换班时不够细心都可能会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

1.3家庭成员情绪不稳定

患者家属的情绪异常紧张、焦虑,既希望尽快得到救治,也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受到伤害,有的甚至情绪失控。一些父母溺爱孩子,平日里对孩子百依百顺,到了医院后,可能会对医护人员的医术和技术要求都很严格,如果事与愿违,很容易与医护人员引起争执。

1.4医药和装备要素

新设备、新技术、新药品的大量使用,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如操作新设备、新技术、新技术、新设备操作不到位、设备运行不稳定等问题,使药品和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极易引发医疗纠纷。

1.5环境设备要素

如果病区地面光滑、潮湿,儿童容易摔倒病床栏杆年久失修松动,不牢固,安全设备受损,容易发生儿童在睡眠中跌落、热水烫伤等光线太暗,不清楚的观察情况,不能一次就完成静脉穿刺,造成家长的不满。

1.6护理人员数量不充足

就实际情况来说,小儿科的病人数目较多,但目前的医护人员已经无法满足目前儿童的需要。护理人员在进行儿童护理时,由于工作压力较大,若不能得到适当的休息,往往会导致护理工作中的失误,从而导致医疗事故。这种做法不但无法提高整体护理服务的品质,而且会加剧儿童家庭与护理人员的矛盾。

二、小儿外科护理对策

2.1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鉴于目前部分护理人员的素质较差,医院必须从思想上提高教育和训练意识。针对手术患儿的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培训,针对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地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护理工作的目标、方向进行了明确、合理的安排。将先进的工作理念灌输到护理人员的意识中,加强安全、人性化的护理观念,使护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职责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纠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同时,建立了以老带新的师徒制培养模式,使护理人员的培训得以切实实施。除此之外,还必须对考核体系进行优化。为使护士能够更好地了解护士在手术中的工作绩效,能有效地分析当前手术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规范措施。在开展教育和训练时,除了要加强日常护理方法的训练外,还要使护士对儿童用药的规则和规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充分了解药品的不良反应,确保护理工作的规范化。

2.2提高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交流技能

在护理工作中要注意细节,适当延长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和交换,使护士与病人之间的距离拉近,并加深彼此之间的联系。对不易进行静脉穿刺的儿童,可向父母发出暗示,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从而使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并获得父母的紧密合作。虚心听取父母意见,持续完善工作方法,完善工作程序,以更好地满足病人需要,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其次,护士应以爱心、耐心、同情的态度了解父母的心理,运用适当的语言技巧,以委婉的方式与父母交流,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获得父母的谅解与配合。

2.3 “三查八对”工作的落实

“三查八对”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会被忽略,特别是在工作繁忙的时候,如果一不小心,很可能会造成输液错误,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领取儿童药物时,要仔细检查执行单和药物的配比,检查药物的用量,告知父母,领取药物后,在注射单的右上角写上“检查完毕,收药日期”,并签字

药剂师再一次核对执行单与药物的一致性,检查药物的品质,是否有配伍禁忌,在配制的时候,要严格遵守三查八对,掌握无菌操作的基本要求,配制时要现配现用,防止药物存放过久出现药效下降和不良反应。为防止错误发生,对每日输液的儿童进行编号管理在给孩子进行穿刺之前,护理人员会先进行三次检查,确认没有问题后才进行穿刺。收药、配药、穿刺三个环节,由护理人员进行严格审核,并实行签字负责制,确保每一步都有自己的职责。

2.4要对药物、器械进行严格的安装、检验。

儿科专用药物、应急设备要由专人负责,摆放在指定的地方,确保库存的足够,使用完后要及时进行补充,对过期和失效的药物进行检查定期维护和维护抢救仪器,以降低仪器的失效,延长仪器使用寿命,确保应急仪器随时待命。强化护士技能训练,提高其使用急救器械的能力。

2.5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根据目前医院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规范了各环节的护理工作,制定了一到两次的护理差错报告制度,并就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通过理论学习、继续教育、出国进修等方式,不断地更新和充实护士的知识,充实护士的服务内容。

2.6转变观念,践行人性化管理

护士工作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是护士在实施护理工作中,有效避免出现的问题。充分贯彻人性化的思想,以儿童的真实需要为出发点,从儿童和父母的角度出发,对特定的护理方案进行个性化的设计,以确保护理的效果。

2.7创建良好的住院环境

小儿外科的病人年纪小,心理发育不够成熟,在医院里很容易产生不安全感,从而影响到工作的质量。所以,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创造一个较好的住院环境,比如在病房里、走廊里放置卡通海报,既能满足孩子的兴趣爱好,又能缓解孩子在治疗中的不安,减少对孩子的不安全感。特别要加强对幼儿的监护,重视隔离栏杆的设置和检查,加强与儿童家庭的沟通,确保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结论

总之,护士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态度,增强自己的责任心和专业技能,以降低儿童护理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儿童护理工作的质量。要树立“以病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要有较高的工作责任感和熟练的专业技术,不断调整、补充和完善护理环节,才能为病人提供高质量、温馨、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仝文华.浅谈小儿外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饮食保健,2019:115-116.

【2】黄秀荣.浅谈小儿外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现代养生,2017:273-273.

3】程红霞,吴雅华.浅谈小儿外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84-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