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写作  请从阅读开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学习写作  请从阅读开始

   ,邓萃琼

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文星中学   湖南 湘阴 414600

阅读是什么,阅读是吸收;写作是什么,写作是表达。没有吸收或吸收不够,就会直接影响到表达的水平和质量。

要想真正提高写作水平,除了离不开生活这个之外,还需把握阅读这个虽不能代替,但的折射和反映,特别是对生活阅历尚浅的年轻人来说,阅读的充沛可以补充生活的不足,从而间接地丰富思想感情、积累知识经验、提升写作技能和技巧,为全面提高写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阅读,积淀读后的感受——激发写作激情

良好的兴趣与激情是人类最可贵的天赋,是推动人们进行学习的内在的无穷动力,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写作作为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毫无疑问是与写作者的兴趣和激情分不开的,而写作的兴趣与激情,起初的时候往往是在阅读大量的、优秀的作品的基础上产生的。书读多了,肯定会有感受。感受多了,日子久了,难免要积淀下来,于是想写出来,一吐为快。这就是写作的萌动,久而久之的积累和反复叫人产生一种欲望,这就是写作欲了。著名散文家碧野从小就沉醉于一些文学作品当中,他在帮助家里挑水、劈柴的间隙中,就挤时间借阅了郁达夫的《沉沦》、《迷羊》,郭沫若的《女神》、《瓶》,茅盾的《追求》、《动摇》等。在北平求学期间,他又被苏联文学吸引住了,《赤恋》、《一周间》、《毁灭》、《铁流》、《保卫察里津》等等他都未曾放过,正是通过阅读这些优秀的作品,燃烧了他青春的生命,震动了他年轻的心灵,激发了他写作的兴趣与激情。在这种兴趣与激情的推动下,他拿起了笔,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终于写出了处女作《窑工》等一系列极具影响力的作品。同样,当代作家蒋子龙,如果没有他宁愿生病不吃药,不可一日不看小说的热情与决心,就不可能产生如《乔厂长上任记》、《燕赵悲歌》等一系列优秀作品。诗人沙鸥就曾说过:只有喜欢诗,才能学写诗,产生诗,他的话,更深一层的意思说明了,从阅读到产生写作兴趣,再到作品产生这亘古不变的道理。所以,文坛的前辈们总是这样劝告学习写作的青年,要像已经走上文坛并且获得成功的作家们那样,多读点书,要通过阅读这些大量的文学作品,培养起自己强烈的写作兴趣与激情,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以推动文学事业的新发展。

二、阅读,了解作品的内容——搜集写作素材

人们常把素材比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的,这就深刻说明了素材在写作中的重要性,没有鲜活、丰富的写作素材,写作便成了无米之炊无本之源,便成了空话连篇。而这些素材的获取,除了火热的生活实践之外,更为直接的是可以从各种书籍中去采集、去博取。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的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尤其是文学评论之类的文章,更要求掌握材料、占有材料、分析材料,正如前苏联作家富曼诺夫在《写作论》中所谈到的没有掌握材料之前,别忙动手,信口胡诌的东西没有人需要。著名学者陈衡老师从不同角度写成了《秦牧的生平及写作》、《论秦牧散文的美学追求》、《论秦牧的小说写作》等,比较系统全面地论述了秦牧的写作特色。但大家却不一定知道,陈老师为了研究秦牧其人其作,首先就系统地收集和研究了秦牧的著作、生平事迹和一切有关评论他的文章,真正做到了千方百计进行材料收集,尽可能详尽地占有材料、分析材料。由此可见,各种书籍读得多,不仅可以开拓作者的视野,丰富作者的知识,还可以从中发掘一些有现实意义的写作素材,开辟写作的新领域,更好地进行写作。

三、阅读,深悟作品的亮点——升华写作主题

一部好作品必须有一个鲜明、深刻的主题思想,否则,就不是好的或者比较好的作品。而这种思想的丰富、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是在阅读大量的政治、经济、哲学、历史的书籍后开始的。18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伏尔泰,为了反对教会的反动势力,他努力阅读了天主教的教义、教规及有关教会的学术论著,并且进行了细致钻研,原本对教会只是原始地盲目厌恶的他,以敏锐、准确、深刻的慧眼发现了教会的虚伪与罪恶,在这种主题思想的指导下,他的作品《查第格》、《老实人》等反响强烈,成为法国当时反封建斗争的一面旗帜。在主题思想上,我们尤其提倡要有创新意识,不人云亦云,要带着疑问,带着新的观念,用新的视角去审视作品,逐步梳理比较,形成自己的思想特色。由此,我们联想到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阅读的情景,他首先博采了很多哲学家的著作,然后经过选择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和黑格尔的辩证法中的精华,经过认真分析,综合演化,终于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马克思在学术思想上有如此辉煌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蜂采蜜蚕吐丝式的博览群书。

四、阅读,把握作品的结构——提高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包括运用语言、塑造形象、描绘事务、谋篇布局以及不同文学样式的构思等,缺乏必要的写作技巧就会像茶壶里煮饺子——满肚子话说不出来,也就写不出像样的文学作品,至少他的作品不能打动人。掌握必要的写作技巧,除了在写作中多练之外,还可以广泛地阅读名家大师们的作品,找出其中暗藏的写作技巧,看他们是怎样锤炼语言、怎样塑造形象、怎样描绘事物、怎样谋篇布局以及以怎样的文学样式来表达,从中学习、借鉴他们好的写作技巧方法。比如读了《祝福》(鲁迅),就可能学会倒叙的方法;读了《回忆我的母亲》(朱德),就可能学会按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读了《荔枝蜜》(杨朔),就可能学会篇末点题的方法;读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就可能学会在对比中论述问题,如此等等。这样读过很多书,就会了解很多的写法,久而久之,把它们融会贯通,就会变成自己的方法,并能有所改变和创造。

拿语言的运用来说,语言作为写作的工具,作品的人物形象和深刻主题全靠精确的语言来表现,优秀的语言艺术家总是像海绵吸水似的,去吸大量的富有生命力的词语,总是像卓越的射手似的,使他的语言精确地射中意义的靶心。(秦牧语),大量地阅读名家、名师的优秀作品,学习他们是如何运用语言、锤炼语言的,就可以吸取其鲜活的词语,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去,切实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鲁迅先生就非常注意博览群书,同时也很注意学习名家的语言驾驭与运用,所以,他能挥洒自如,他的作品尤其是杂文,语言相当精炼、深刻、犀利。每字每句喻为与反动势力斗争的刀与枪。唐代诗人白居易苦读诗文不遑寝室,阅读读到口舌成疮,他的作品内容上吸取了《诗经》、汉乐府、建安诗歌的关注现实、忧国忧民、昂扬向上的优良传统。在文学式样上,他又敢于创新,由古体诗新体诗逐渐发展到了唐诗的五律、七律,通俗易懂,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代诗圣,他在写作中,对于文学式样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

五、阅读,拓宽知识的视野——打牢写作基础

具备各方面的丰富的知识,是写作者应有的最起码的素质和进行写作的必要条件,他必须样样精通,不光是文学,就是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等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我们来看看《红楼梦》吧,作品充分展示了有关药学、植物学、花卉学、诗词学、考古学、社会学、心理学、建筑学、园艺学、文艺评论学、服装设计学、烹调学等的知识,可以说是一本知识的百科全书。据有关专家考证,单是其中描写雕梁画栋、服装设计的内容,就足够从事工艺美术研究的人研究一辈子的了,可见曹雪芹各科知识的丰富,更深一点想想,如果曹老不博览群书,不广泛地吸取各种书籍中丰富的知识,他能凭空展示出如此浩瀚的知识来吗?

尤其到了现在,写作涉及的领域之广泛、内容之丰富、表现手法之多样,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无所不容,这就要求写作者,必须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必须是一个真正的博学多才者。而要获得丰富详尽的知识,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便是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以不断给自己充电、加油,通过积累更多的知识,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才者,以便更好地为写作服务。这样,更有助于作者树立正确的观点,拓宽视野,丰富作品的内容,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既能给人以教育和艺术的享受,又是知识的百科全书,授人以丰富的各方面知识。

其实,阅读与写作原本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你热爱他们,你就会发觉其中有很多乐趣,足够让你受益一生,精彩一生,丰富一生,感悟一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