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乡地名源流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7
/ 4

安乡地名源流考

彭雪开

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株洲412007

摘要:安乡,古名作唐,其得名当与楚灭唐国有历史渊源。置县得名,与东汉“魁帅”移民此地有关。南朝陈天嘉二年(561),析作唐县置安乡县,其得名是地貌社会变迁的结果。

关键词:作唐;安乡;深柳;地名源流

安乡县域,新石器时代末,应属三苗国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应是古越人继三苗人之后的族居地。春秋属楚国势力范围。战国中期属楚洞庭郡。秦属秦洞庭郡慈姑县地(亦云黔中郡慈姑县地)。西汉属武陵郡孱陵县地。东汉初属武陵郡作唐县地。

《后汉书·郡国志》:“武陵郡,秦昭王置,名黔中郡,高帝五年更名。十二城,户四万六千六百七十三,口二十五万九百十三。”辖县十二:临沅、孱陵、零阳、充、沅陵、辰阳、酉阳、迁陵、镡成、沅南、作唐。[1]《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作唐县,东汉置,治今湖南省安乡县北,属武陵郡。三国吴为南郡治,西晋太康初及南朝陈为南平郡治。隋改名孱陵县。[2]《安乡县志·建置沿草》:“东汉建武十六年(40)析孱陵县置作唐县,境内始设县治,仍隶于荆州武陵郡。”[3]自此,作唐为县级政区,载入国史、地志。

安乡县域,新石器时代末,应属三苗国地。《战国策·魏策一》:“三苗之居,左洞庭,右彭蠡。”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应是古越人继三苗人之后的族居地。据地下出土文物考证:我国古代三大部落集团之一三苗氏一支,确在南方,其活动范围,正是南方几何印纹陶的主要分布区。[4]程政财《洞庭湖区古文明的摇篮—汤家岗遗址》介绍:湖南省安乡县汤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距今6800年左右的稻谷),分早、中、晚三期。中期(距今6400年)彩陶数量增加,出现了红陶白衣上绘红、褐彩的颜色,“图案有点线纹、网纹、旋涡文、波状纹等,其它装饰方法有印纹、刻划纹和拍印纹饰。”晚期(距今约5300年)陶器陶质有变化,白陶仅偶见,多夹砂陶、泥质灰陶,纹样无显著变化。学界公认:几何“印纹陶”是古越人文化独特标志。这表明安乡境内新石器时代文化晚期遗存,是古越人继三苗人之后的文化遗存。

春秋初,楚人进入洞庭湖区,春秋中期属楚国势力范。战国中期属楚洞庭郡,后属黔中郡。《史记·秦本纪》:秦昭王二十年(前277),“蜀守张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越年“楚人反我江南。”后终将楚黔中郡划入秦国版图。

共和国成立后,国史、地志,皆言今安乡县境为秦黔中郡。自湖南省龙山县里耶秦简出土后,经考证今常德市所属各县,当属秦洞庭郡。[5]秦始皇二十年(前221),普置郡、县后,属洞庭郡慈姑县地。后因楚人反秦,复为武陵郡名,属武陵郡慈姑县地。西汉高祖五年(202),为武陵郡孱陵县地。新莽时属建平(武陵改名)郡孱陆县地(由孱陵改名)。东汉建武六年(30),复名原郡、县名。直至东汉初,始置作唐县。

作唐得名,当与楚灭唐有关。

作,劳作。在甲骨文中有“贞作大邑于唐土。”“令尹乍大田。”可释为令史官开垦田土之意。[6]《易·乾》:“云从龙,风从虎,至人作而万物睹。”《说文》:“作,起也。从人从乍。”而乍为“作”之古文,互通。

唐,古通塘,蓄水的坑;亦为姓。《淮南子·说山训》《说文·口部》皆作池塘解。《说文解字注·口部》:“唐,引申为大也。”“唐,又(引申)为空也。”“唐,凡陂塘字古皆作唐,取虚而多之意。”这表明唐、塘古义相通。也可释为姓。《广韵·唐韵》:“唐,亦姓,唐尧之后,子孙氏焉,出晋昌、北海、鲁国三望。”《通志·氏族略二》:“尧初封唐侯,其地中山唐县是也……成王灭唐,故子孙为唐氏。此晋之唐也。《左氏·宣公十二年传》‘楚子使唐蛟与蔡鸠居告唐惠侯,使潘党率游阙四十乘,从唐侯以为左拒’,其地在今隋州唐城县,此楚这唐也。”楚之唐,为周王朝所封,姬姓,在今湖北隋县西北唐县镇,公元前505年为楚所灭。

《左传·定公三年》(前507)记:蔡昭侯、唐成公分别带礼物朝楚,结果被楚令尹子常逼索,欲扣留两国君3年。后如愿以偿,蔡、唐两国君,才被放回本国。第二年,晋国应蔡昭侯之请,联合13个国君及周、齐大夫于召陵,共谋伐楚未成。但楚失礼于蔡、唐,各国共愤。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乘楚国内患,在伍子胥、孙武的策划下,联合蔡、唐两国伐楚。吴军长驱直入,五战五胜,直抵楚之郢都,逼使楚昭王逃入隋国,吴王派兵追索,在隋人劝说下,吴王自觉理亏,退兵。公元前505年,楚“申包胥以秦师至,秦子蒲、子虎帅车五百乘以救楚。”“败吴师于军祥。秋七月,子期、子蒲灭唐。”[7]

唐国被楚灭国后,其后裔一支,迫于楚人欺逼,被迫南迁,渡过长江后,聚落在洞庭湖平原今安乡县城西北部,聚邑而居,开垦荒地,筑堤坝,挖池塘,引水溉田,为纪念唐氏后裔在此立业扎根之功,故得名作唐。后唐氏子裔迁播三湘,为湖南大姓,尤以湘南东安县为著,湘北以安乡县为多。

作唐应为孱陵县一自然地名,后成为境内著名的地域地名,当与东汉王朝实行“宽政移民”政策有关。

东汉光武帝刘秀(前6-57)称帝后,实行解放奴婢、减轻田赋、“省减吏员”、撤并州县,废止地方兵役,兴修水利,移民垦荒等善政,使国内生产发展,社会稳定,老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史称“光武中兴”。《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十六年,“秋九月,河南尹张伋诸郡守十余人,坐度田不实,皆下狱死。”度田,是刘秀诏令州郡核实户口垦田数,目的是抑制土地兼并。一些州郡官吏因惧怕豪强,不敢稽核,反而以“度田”之名,敲诈中小地主和农民。终于激起地方兵长、民变,“攻劫在所,害杀长吏。”刘秀果敢用计,使其互相攻杀,又令牧守令长“更相追捕,贼并解散。徙其魁帅于它郡,赋田受禀,使安生业。自是牛马放牧,邑门不闭。”[1]46

魁帅,是指那些兵变民变的首领。这些魁帅,有多少人,又徙往何郡,是否迁徙于荆州武陵郡孱陵县内,史无载,但也非不可能。

其一,依当时云梦泽及洞庭湖周边自然条件看。其时,今安乡县洞庭湖区呈平原地貌,地势平坦,沃野数百里,地广人稀,最宜移民垦田。至东晋南北朝时期(317-589),荆江沦水(景水),冲过今安乡县内黄山垭口,南流入境,东过景港(1950年划属南县),注入赤沙湖,导致东洞庭湖扩展。澧水受沦水干扰,在境内一分为三:东、西支分别流入赤沙湖,沅水东南支主泓出澧江口,注入洞庭湖。其时地貌呈平原向沼泽演化之势。平原沃野,水乡泽国,更适宜移民垦耕。

其二,东汉初,汉光武帝“徙其魁帅于它郡”,极有可能其中一部分魁帅率其族人与部众,迁入当时孱陵县今安乡境内,聚落在作唐一带。由于人口增加,交通便捷,土地肥沃,聚落成乡邑,作唐由自然地名转化为著名的地域地名。这为作唐置县,提供了条件。

《水经注·澧水》:“又东过作唐县北。作唐县,后汉分孱陵县置。澧水入县,左合涔水,水出西北天门郡界,南流经涔坪屯,屯堨涔水,溉田数千顷。”[8]这一记载,恰好与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40)“徙魁帅于它郡,赋田受禀,使安生业”是一致的。这一年十月,汉光武帝析孱陵县置作唐县,以作唐乡邑为县名,实现了作唐由著名地域地名,向县级政区地名的转变。县治,今考驻今安乡县安全乡槐树林。现存古城遗址,城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3]52

作唐县域,始置时相当于今安乡县地,县治又驻今安乡县城北(安全乡)。因此之故,安乡县古称作唐县,是可以成立的。三国时,作唐县境扩大,相当于今湖南津市、澧县、安乡县地。后人将作唐县与安乡县,区别开来,也有道理。但从历史渊源上,安乡县与作唐县以及孱陵县,关系密切,依源如一。

安乡,何以为名?

安,静止、安适。字出甲骨文,字形象女人在宅中之状,字义表示女人在宅中,一副安祥怡定的样子。《说文》:“安,静也。”《尔雅·释诂下》:“安,定也。”乡,《国语·齐语》:“三十家为邑,十邑为卒,十卒为乡,三乡为县。”《汉书·百官公聊表》:“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由此观之,大乡若有万人,小乡约在万人以下,是县级下一级行政管理机构。如同今县、市所辖乡、镇。

安乡置县之前,是否为作唐县辖乡,史无明载。但依其时作唐县所辖境不大,至少置3乡,安乡应为其3乡之一。安乡应是作唐县辖境乡域政区地名。

安乡何时置县,众说纷纭。《隋书·地理志》载: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废南义阳郡,置安乡县。明隆庆《岳州府志》、清乾隆《安乡县志》、清同治《直隶澧州志》,皆认为南朝陈析作唐县置安乡县。《读史方舆纪要》谓南朝梁置,《名胜志》谓南朝陈置。

南朝陈天嘉二年(561),置安乡县,有史实依据。

其一,国史有载。《陈书·世祖纪》陈文帝天嘉元年……三月“甲子,分荆州之天门、义阳、南平,郢州之武陵郡四郡,置武州。其刺史督沅州,领武陵太守,治武陵郡。”秋七月……乙卯,诏曰:“自顷丧乱,编户播迁,言念余黎,良可哀惕。其亡乡失土,逐食流移者,今年内隋其适乐,来岁不问侨旧,悉令著籍,同土断之例。”

其二,朝廷平定湘州后始行“土断”之策。“天嘉二年春正月……辛末,周湘州城主殷亮降,湘州平。”“秋七月景午……武陵、天门、南平、义阳、河东、宜都郡悉平。”[9]中,义阳、河东为侨郡。“土断”,东晋和南朝为解决侨置问题而推行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分配田土故称“土断”。由此可知,这一年“同土断之例”,实行“土断”而置安乡县,是有依据的。

其三,义阳郡”战乱平息后,析作唐县置安乡县。《隋书·地理志》澧阳郡:“安乡:旧置义阳郡。平陈,郡废。”这佐证陈天嘉二年(561),已置安乡县为义阳郡治。《湖南省志·地理志》在“东晋:作唐县”项载“南平郡治。”作唐既为南平郡治,又在此置“南义阳太守,义阳郡别见。晋末以义阳流民侨立。”这说明南义阳郡治,必须别择其县地。于是在陈天嘉二年“义阳郡”战乱平息后,析作唐县置安乡县,就成为必然选择。

其四,《隋书·地理志》载: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废南义阳郡,置安乡县,当为误载。据《隋书》《陈书》所载:隋开皇八年十一月,大举发兵攻陈之前,陈为独立王国,统有荆州江南郡县,另有江北郢州(今湖北武昌)据点,沅州(治武陵)、湘州(治临湘,今长沙市)以及广州、桂州等郡县。开皇九年(589)正月,攻破陈都建康(今南京市),俘陈后主。二月陈境全平。隋占领陈之州42个,郡109个,县439个。南平、南义阳郡即在其中。其时安乡县早已为南义阳郡治,作唐县为南平郡治了,焉有其时设置安乡县之理。

其五,南朝陈置安乡县,是西晋政府实施“土断”的结果。侨置的州郡县,东晋政府给予侨民以优复(免调役)待遇。而侨民中的豪族地主,占田广大,隐匿人口,导致土、客籍矛盾尖锐,妨碍了政府的赋税收入和兵员征集。于是政府行“土断”法,即把侨寓户口编入当地郡县,负担赋税徭役,使侨郡侨县成为有实土的郡县,称为“土侨”,直到南朝末才取消。明隆庆《岳州府志》载:南朝陈析作唐县置安乡县,为南义阳郡治,是西晋政府实施“土断”的结果。[10]

安乡何以得名?

按明隆庆《岳州府志》载:“县境左挹洞庭,右接兰澧”,因取“洞庭、兰澧诸水各安其流”之义名县。以后中国国内国史、地志,皆以此为据,别无歧义。[11]这值得商榷。

其一,南朝陈天嘉二年(561),析作唐县南部置安乡县时,县治即南义阳郡治(今安丰乡与安裕乡汇口村与羌口村之间)。其时安县乡治,以坐北朝南向左距洞庭湖三湘之一赤沙湖,尚有百余公里,何谓“左挹洞庭”?挹,古今文中多释为“牵引”之意。依当时安乡县治地望,遥隔一百余公里,只能是“遥望”洞庭了。其县治即郡治,位于澧水之西约数公里,与沅水相距最近处亦有70余公里,又何有“右接兰澧”之说?兰澧,指澧水,因《楚辞·九歌·湘夫人》中有“沅有  芷兮澧有兰”之句,故称澧水为兰澧。明隆庆年间(1567-1573),距南朝陈天嘉二年(561),已逾1000余年,在科技不发达、信息闭塞的古代,若无文字记载,难以知晓安乡县置县的地貌水文之况。原来,安乡置县前,境内地貌水文,已向平原演化;东晋南北朝时期(317-589),地貌水文呈平原向沼泽转化之势。唐、宋、元、明之时,县境北部多平原沼泽,县境南部沦为洞庭水域。明嘉靖、万历年间,县境中部于浅水湖区筑垸防洪,至清代以下,县境由沼泽演化为堤垸密布景观。[3]69

其二,安乡县得名,实为企愿地名。明万年十年(1582),境内移民众多,堤垸密布,得名于“洞庭、兰澧诸水各安其流”,是一种愿景。据有关史料载:唐至荆江北岸堵口前(618-1524)的907年间,洪水年15次,平均60.4年一次;到荆州北岸堵口后至“四口”(松兹、太平、藕池、调弦)南流形成前(1525-1873)的349间,洪水年有73次,平均4.8年一次,其中大洪年平均5.5年一次。[3]330共和国《安乡县志·大事记》: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长江大水,县境田园被淹,“浮尸逐波”;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大水灾,上荆南道王在晋赈济。明隆庆年间所修的《岳州府》,只好望文附义来释义安乡得名的原由了,实为当政者的一种企愿,是希望洞庭、澧水,各安其流,减少灾患,使百姓安居其境而已。以此来释义安乡得名,当然有其积极意义,但这非安乡得名的由来。

其三,安乡县得名,实是境内地貌演变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安乡置县时,县境“众水环绕,形如簰筏。”由于澧水受入境沦水干扰,河道纵横,赤河湖与洞庭湖连为一体,长江洪水泛滥时,洞庭湖泛扩,县境南部及汉寿县一带沦为泽国,故有“左挹洞庭”之说。平时沦水纵贯,连接沅、澧后,又归合澧口入洞庭湖,故有“各安其流”之谓。置县时,以安乡名县,实是境内地貌水文状况的缩写。另外,自东汉“魁帅”率其族属及部众,移民境内后,正如《水经注·沅水》所云“屯堨涔水,溉田数千顷”。至南北朝时,为安置侨民,南朝陈政府便析作唐县南境置安乡县,安置战乱中南迁义阳郡厥西、平氏二县流民,实行“实土”政策,允许流民开垦种植,定居繁衍,含有让移民安居他乡,过上安生的日子之意,故以“安乡”名县。安乡县得名,是综合因素造成的结果,非单一原因能解释。

明清之后,安乡县境,历遭水患,民谣“北水涨,南水堵,西水一来就喝粥”,是这种苦状的写照。取名“安乡”,百姓又何能“安乡”。共和国成立后,治水患,并堤垸,环境巨变,生产发展,百姓生活大为改善。这一企愿得到实现。[3]27~48然而,因县境地处洞庭湖平原,澧水斜贯境内,连江通湖,湖河泛洪,治水安民,尤为特重。

安乡县境内首置作唐县后,县域数析,归属数变,县名两改,县治三迁。[3]50-51唐贞观元年(627),省孱陵县入安乡县,县治迁于今治(今城关镇)西南。南宋建炎二年(1128),迁治今县城南;四年(1130),始筑土城。元属澧州路。明依次属澧州府、常德府澧州、岳州府澧州。清属澧州直隶州。民国至共和国至今,各有归属。[11]1285

明万历初年围城筑堤防水患,但水患未止;清顺治十六年(1659),“权联民墙为城。”尔后建设屡兴,渐扩规模,至乾隆年间,始有8条主街。咸丰、同治年间,战乱不歇,围城失修,县城“通舟”,毁损严重,至宣统元年(1909),仅有居民980户,5927人。民国时县治名称3改,至1949年,城区面积仅0.88平方公里。

共和国成立后,县治驻地改称城关镇,城区面目巨变。2008年9月,城关镇与安猷乡合并称深柳镇,因北宋时有“范仲淹读书堂”,清乾隆年间重修后,植柳数百株,更名“深柳书院”,故名。镇与城面积68.06平方公里,总人口11.61万,其中城区面积达12平方公里,人口约8万,成为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聚集中心。

[12]

境境域地处洞庭湖平原北部。气候湿润。河溪港汊密布。富有农产,多产湘莲、鱼、猪等,为全国商品粮基地。水陆交通方便。工业多轻工产品。古迹有汤家岗、划城岗、庹家岗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参考文献

[1]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2374.

[2]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1507.

[3]安乡县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50.

[4]彭适凡.中国南方考古百越民族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7.

[5]彭雪开.武陵地名源流考[j].株洲:湘东文化,2013:(4).

[6]甲骨文简明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9:337.

[7]左传[M].长沙:岳麓书社,2006:323.

[8]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2011:867.

[9]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1:36.

[10]安乡县志·安乡县建置考[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689-690.

[11]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1285.

[12]湖南地名志[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2009:1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