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小微企业代际传承问题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对我国小微企业代际传承问题的研究

于慧群

中共辽宁省东港市委党校,辽宁 丹东 118300

摘要:2022年我国小微企业数量达到4842万户,同比去年增长1.7倍,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1.68%,小微企业在提供了大量物质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成为吸纳和调节就业的“蓄水池”,但是,在小微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其传承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尤其是在新时代,小微企业传承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和挑战,因此,研究小微企业传承问题变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关键词:小微企业;代际传承;问题;研究

1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微企业传承问题的研究,探讨小微企业传承存在的问题,提出小微企业传承策略和实践方法,为小微企业的传承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新时代小微企业传承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2 小微企业的界定标准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上大中小微企业划分办法(2017)》规定如下(不包括个体工商户):农、林、牧、渔业的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下,工业的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下,从业人员300人以下,建筑业的营业收入6000万元以下,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批发业的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下,从业人员20人以下。

3 代际传承的概念

小微企业因为企业规模、人员构成、社会舆论、血缘纽带等原因,使其与大中型企业的传承方式有着先天的差别,我国小微企业中90%以上为家族企业,大多数家族企业选择的传承方式都是代际传承,所谓代际传承就是指家族企业中两代人之间的企业传递与继承,在实际操作中,其实更多的小微企业选择的是子承父业。

4 我国小微企业代际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4.1 缺乏合适的代际传承人

因为“创一代”们壮年时所处的年代大多为改革开放初期,那时机会多多、资金充盈、政策优惠,所以很多“创一代”们往往在短时间内便迅速聚集了大量的财富,现在,当年的“创一代”们普遍都在七十岁以上,都面临着企业代际传承的问题,而当年短时间内“暴富”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在优渥环境中长大的“富二代”们没有创业的经验,没有经过社会的毒打,也自然就没有驾驭一个已经成熟、壮大起来的企业的能力,很多情况下,因为缺乏合适的代际传承人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以笔者长期跟踪的A食品企业为例:该企业的“创一代”于八十年代末买断了一家当时亏损的乡镇食品企业,随着九十年代中期房地产热的逐渐升温,2004年,该企业利用食品厂原址开发楼盘,“创一代”迅速聚拢财富达一千多万,以此为契机,该企业又迅速扩大再生产,使该企业产品成为辽宁省内著名品牌,2010年,“富二代”也开发了一处楼盘,销售大火,该楼盘盈利达三千多万,随后“富二代”开始接手食品厂的管理,不久“富二代”开始四面出击,先后扩建食品厂、新建彩钢厂和钢窗厂、建设禽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厂、投资数千万打造田园综合体,不到十年间,纷纷铩羽而归,最后“创一代”不得不重新“出山”,重掌食品厂的“帅印”,“富二代”被边缘化。

4.2 代际传承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缺乏明确而详细的关于代际传承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大多数的小微企业内部也缺乏完善的代际传承制度,这就导致代际传承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标准、规定和约束,容易导致代际传承的内耗和纷争。

仍以A食品企业为例:由于“创一代”有一儿二女,第一次代际传承别无选择的落在儿子身上,在第一次传承失败后,两个女儿和女婿看到了机会,纷纷介入食品企业,培养自己的势力,导致食品厂内部管理混乱,管理层无心进行产业升级,使该企业的产品销量和质量迅速下滑,甚至出现被省消协处罚的情况,目前该企业的产品已经从一线退居到二线。

4.3 代际传承意识淡薄

许多老一辈企业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注重的是企业经济效益,而缺乏对代际传承的长远规划和意识,他们往往忽视了传承的重要性,没有有意识的从小开始培养接班人。

这一点在A企业也有体现:“创一代”在创业阶段,无暇顾及后代的教育,导致后代最高学历就是技校,而且由于“创一代”大大受惠于当时的国家补贴政策,所以“富二代”受父亲的耳濡目染,常常只专注于能获得国家补贴的项目,而忽视了该项目是否可行,是否是趋势性项目,随着国家补贴政策的收紧,“富二代”投资的补贴项目要么是补贴的资金太少,要么是亏损,投资屡屡受挫。

4.4 现代企业文化传承缺失

由于家族企业创业之初大都靠着信任和忠诚艰苦创业,一旦创业成功,“元老们”大都身居高位,他们因为疏于学习,往往把以前成功的经验照搬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就像刻舟求剑一样,看不到现代商业模式的创新变化,从而导致企业形成治理结构封闭、管理决策随意、过分依靠人治、经验主义大行其道等企业文化。

笔者在对A企业的跟踪调查中就发现A企业始终拒绝引入现代企业的管理、生产和销售理念。比如:笔者曾在2018年年初建议企业高管建立自己的线上销售渠道,被企业高管否决,“富二代”2019年也曾经引入专业营销团队为该企业特意设计了适合线上销售的小包装的“小红罐”产品,结果这项举措也被企业高管边缘化,他们给出的理由均是:我们现在线下销售都不够卖的,没必要另投人力、物力、财力到线上渠道。结果,2020年——2022年的三年疫情,使企业销售遭受重挫,相反,原来身居其后的友商却因为有自己的线上销售渠道,在疫情期间反而大卖,疫情后期,A企业开始尝试线上销售,但已经回天无力。以上是很多小微企业在代际传承中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以提升小微企业代际传承的效率和质量。

5 提升小微企业代际传承质量的对策

相关数据表明,中国小微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只有3年,与日本、欧洲的12年、美国的8年有明显的差距,所以,我们需要努力提升小微企业代际传承的质量。

5.1 提高代际传承人的素质和能力

小微企业的代际传承需要有一定素质和能力的接班人,因此,企业家们应注重代际传承人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要通过专业培训、实践锻炼和综合考核等方式,提高代际传承人的素质和能力,以确保代际传承的高成功率。

5.2 完善小微企业代际传承制度

一方面需要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为小微企业代际传承提供经济、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优惠和支持,以此激励更多的企业家从事小微企业的代际传承,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也要制定完善的代际传承制度,明确企业代际传承人的标准、程序、条件和要求,以保证传承过程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同时还要赋予接班人以清晰的权力,使其在创新过程中能力排“元老”们的阻力,为企业发展开辟出新的路径。

5.3 加强家族教育和企业文化建设

老一辈企业家应加强家族的文化教育,以培养优秀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代际传承人,同时加强企业文化的建立,从而增强家族凝聚力和企业的创新力。

5.4 建立现代管理体系

有一定规模的小微企业也可以模仿大中企业的管理模式:聘请专业的管理和营销团队,重新设计股权架构,给专业团队一定的股权和权力,让他们辅助第二代传承人管理企业。或者通过引入独立董事、完善董事会等制度,建立公司权力的制衡机制。

6 结语

小微企业代际传承问题是小微企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通过剖析小微企业代际传承中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小微企业代际传承的对策,包括提高代际传承人的素质和能力、完善小微企业代际传承制度等,愿这些对策能有助于提升我国小微企业代际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推动新时代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和繁荣。

参考文献:

[1]李卫宁;张妍妍;吕源.家族企业传承过程中的代际冲突——基于三个家族企业的案例研究[J].国民经济,2018(01):74-88.

[2]黄海杰,吕长江,朱晓文.二代介入与企业创新——来自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8,21(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