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对国学传承的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3

 模因论对国学传承的启示

林晓娜,魏红波

(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 山东省潍坊市 261041)

摘要国学是我国优秀传统思想与文化的集中体现,其传承不仅可以弘扬传统文化,更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效建构学生积极健康的精神家园。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学的传承需要创新方式方法,使国学经典能真正融入学生内心,从而提高他们内在的文化涵养。本文拟从语言模因论的角度来解读如何传承我们的国学,从而为国学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角度,也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挖掘与研究提供全新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模因论;国学经典;传承;诵读

一、新时代国学传承的意义

中华文明能够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得以延续和传承,国学经典的代代相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文化的角度而言,经典是中华文化的精粹,是最高形式的文化存在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它是历经千百年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大浪淘沙的筛选、沉淀、凝集,其古老但不陈旧,与时俱进,经久弥新。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可怕的是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1]

国学作为我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宝石,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思想与文化的浓缩,里面承载的语言力量与文化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与内化。文以载道,从个体角度而言,国学是每个中国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根本。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时,依据的就是国学中所颂扬的“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国学传承不仅可以弘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可以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有效建构学生积极健康的精神家园让学生徜徉于国学经典之中,接触这些独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感受着祖国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会逐渐培养其人文精神,因为优秀的经典语篇意存高远不仅涵盖了文学,还蕴涵着美学、哲学方面的知识其传承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从国家的角度而言,传承国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即将迎来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时刻,重拾国学经典,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正能量,是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内在力量

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学的传承需要创新方式方法,使国学经典真正融入学生内心,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内在文化养。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模因论的研究为国学传承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国学传承的过程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模因的不断复制与传播过程。模因论启发我们,国学传承应充分重视模因的作用,提高国学传承的效度。

模因与模因论

模因论(Memetics)源于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它是研究人员用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全新理论。模因(meme)一词第一次出现是在达尔文 1976年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一书中,主要用于指称“被模仿的事物”,尤其是文化范畴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传播开来的思想或看法,能够代代传承下去,可以看作是文化传播的基本单位,如歌曲、思想、流行语、时装、建筑方法等。模因的特点表现在:第一,它具有多产性,也就是说模因的复制速度很强;第二,它可以长时间存在;第三,模因的复制具有高度逼真性。模因为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读视角。持“文化进化论”观点的学者认为,文化观念和行为也和基因一样,会出现变异、扩散,形成相互竞争,只有优胜劣汰才能持久传承下去,所以我们说这些文化因素的基本单位都可以看成是一种模因。经得住时间考验、受欢迎的模因会不断被模仿、复制,并流传甚广,国学就属于我们讲的这类模因。

模因复制是有生命周期的,其周期一般认为有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同化,也就是强势的模因感染新的个体,进入新个体的记忆库。第二个阶段是记忆,在这一个阶段,模因保持在新个体的印象中。模因在寄主里存续的时间越久,感染新个体的可能性就变得越大。下一个是表达阶段。当交际发生的时候,模因被从记忆库中提取出来,进入交流环节。一般来讲,我们常采用的表达手段既有言语的也有非言语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传播阶段,当然,传播是需要借助于媒介的,互联网时代,媒介可以是书本、照片、U盘,也可以是微信、钉钉等新的社交工具。[2]

三、语言模因及其传播机制

模因的传播是以语言为载体的,事实上,我们认为语言自身就是一种模因。任何的语言形式,不论是字词,还是句子、文章,只要能够通过模仿实现了传播,我们认为他们都具有成为模因的潜力。语言这种模因能够传承至今,可以说与一代又一代的使用者的不断模仿与传播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经常称之为语言模因[3]。放在模因论的视角下,语言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Blackmore看来,模因的进化也是存在优胜劣汰的,仅有少量的模因能够实现从一个寄主迁移到另一个寄主上。[4]事实上,在语言模因被广泛使用,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的情况下,他们就变得强势起来,演变成强势的模因,走向成功,而另一些则变成弱势的模因,走向失败消失。国学经典就是历经大浪淘沙,最终胜出,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成功强势模因。

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有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形式。所谓基因型,指的是被复制和散播的模因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没有变化。如“三人行必有我师”,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另一种表现型形式,就是说模因的内容没有变而形式发生了变化,这类例子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电影《在水一方》主题曲的歌词,几乎就是对《诗经·蒹葭》的现代白话文改编,比如“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被改成了“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被改成了“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

模因论对国学传承的启示

模因论对于国学经典的传承颇有指导意义。在模因论的指导下,过去一些丢弃了的、被认为不合理或不可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主张也许要重新作出评价,甚至要恢复和再次提倡。

  1. 倡导诵读教学法,扩大模因记忆储存

根据模因论和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规律,诵读教学不但不应放弃,而且还应大力提倡。诵读本来就是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也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少儿时熟背的诗词经典,到中学、大学,甚至垂老之年仍能在大脑中复制出来,在言语交际中应用。当代国学宗师南怀瑾先生说过,我们最根本的教育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诵读,尤其是诵读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国学经典,要高声诵读,读得多了自然就明白其中言语与文字的音韵。大量诵读可以使我们在大脑中为自己创设出一种语言情境,能够使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过程加快。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诵读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国学,多往大脑中输入一些穿越历史长河的经典语句篇章,这样我们大脑中就有了大量的可以用来复制和传播的模因资源。

  1. 强化模仿鼓励创造性

模仿是人的天性。模仿也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国学经典的模仿有复制性模仿、再现式模仿、创新性模仿。经典中的内容通过熟读熟记,成为大脑中的稳定语言基因,以备随时被激活运用,这是一种复制性模仿,语言表述时直接引用成语典故、经典名言等就是复制性模仿;但是更多时候,模仿、复制是以模因集合体或模因变体的形式出现,即再现式模仿,如我们对文本的扩写、缩写、改编等;模仿是创新的基础,模仿的最终目的是创新,学习者在相关语境中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模因表达思想,进行创新性阐述,这是创造性模仿,如针对经典文本的仿写、套用等。任何创造性的语言运用都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的,先模仿而后创新,没有模仿和继承,就谈不上创造和创新。因此在国学传承过程中,我们既要鼓励学生不断的模仿,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使语言进一步内化。要让学生学会用穿越时空的眼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审视和掌握国学,用符合现代潮流、时代需要的的语言重新对国学加以注释和阐发,做到历史和现实的有机统一。

  1. 注重对国学经典内在精神的培养

语言是以思维为其承载体的,思维和语言的关系可以看成是母与子的关系。我们人类是先有了思维后才有了语言、绘画、曲调等文化模因的外在表达形式。任何一个文化群体中的人在说话的时候都带着明显的自身文化的思维烙印,这种烙印在他们的日常交往中被不断复制,也有可能世代流传。传统的学校教育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在人文素养的培养上有着明显的不足。国学经典是我们整个民族文化精神的一个巨大承载体,它是我们这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国学传承,最根本的还是要让学生从这些独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中深刻领悟我们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体察其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并能做到以此来指导自己的立身处世。

结语

从模因论的角度来阐释国学经典的传承,不仅可为国学经典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个新视角,也可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研究提供全新的理论依据。模因论强调各种模因受体进化的过程,文化进化和人类历史的进化是同步进行的。因此,模因论可以很好地阐释文化模因的复制传播过程及其规律。同时,模因的同化和传播不仅是纵向的,还可以是横向的。我们的国学经典在传承的同时还可以广泛及时地吸收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以开放、包容、创新的精神,在传承的基础上实现超越,努力实现传统国学和新时代精神的深入融合。

参考文献:

[1]南怀瑾. 南怀瑾讲演录[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7-79.

[2]Heylighen, F. Selfish Memes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J]. Journal of Ideas, 1992, 2(4): 48-55.

[3]何自然. 语言中的模因[J]. 语言科学,2005(6):58-64.

[4]Blackmore, S. The Meme Machin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67-69.

[5] 郭齐家. 少儿读经与文化传承[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1):49-52.

[6] Dawkins, R. The Self Gene[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7] 谭平, 万平. 国学经典导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8] 曹胜高. 国学通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1. 林晓娜,1979,女,山东潍坊,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语言与文化
  2. 魏红波,1979,男,山东潍坊,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语言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