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统民居布局手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3

浅析传统民居布局手法

浅析传统民居布局手法

朱峰瑶

(山东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中国传统民居是世界建筑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积累了丰富的建筑设计经验,广泛地表现在各地民居建筑中。我们应从民居中继承经过漫漫历史长河检验后留存下来的宝贵设计遗产,把传统村镇民居中优秀的布局手法运用到新时期的建筑设计中,使我们的建筑设计水平在历史传统基础上更进一步向前发展,走出我国自己的住宅建筑设计道路。

关键词:传统民居;文化传统;民居类型;布局手法

建筑设计中不论什么流派,大都是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化发展的。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间传统经验丰富,当前世界上许多名家大师的优秀设计思想,常与我国传统民居的设计思想不谋而合。这当然是出于对共同的建筑美学规律的探求,而我国的民居建筑实践远在西方新理论之先。如果我们运用西方建筑学的理论观点来考察和验证我国的传统民居和村镇设计,就会发现我国民居的精湛技艺是闪耀于世界建筑艺术中的一颗明珠。

中国传统民居的分布

中国地广人多,地理气候、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多民族的生活文化需求各异。华北地区以北京四合院内庭式居住方式为代表;长江流域的江南水乡民居的侧院带有外景内置的花园,高温多湿的皖南地区小天井的内庭可遮蔽日晒;华南的客家人世代居住在有防御需求的圆形和方形的大型集合式土楼之中;干燥少雨的黄土高原上,人们依地形条件在沿山和地下开挖原生窑洞;岭南高温多雨亚热带气候地区,竹木结构的高架民居利于通风,如云南的竹楼和干栏式民居;内蒙古强风沙漠地区,适应游牧生活的蒙古包以顶部圆洞采光通风;云南、贵州、四川、西藏、新疆等地,运用地方材料和多种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建造出一颗印、石板屋、白族民居、藏楼、维吾尔族民居等形式,极富特色。

二.民居的类型

中国传统民居种类不拘一格。刘敦桢先生在《中国住宅概说》一书中按平面形式把民居分为九种:

1.圆形住宅:如蒙古包。

2.纵长方形住宅:原始穴居形式,常见于云南、华北、华中等地。

3.横长方形住宅:民居的基本形式,有不同的开间。

4.曲尺形住宅:常见于南方农村。

5.三合院:常见于浙江、广州、上海、云南等地。

6.四合院:常见于东北及北京等地。

7.三合院与四合院混合:常见于江浙、四川。

8.环形住宅:常见于福建。

9.窑洞式穴居:常见于河南、陕甘宁地区。

其中横长方形住宅是中国民居的基本形式,中间为明间,左右对称,以三间最普遍。四合院住宅在我国分布很广,北京四合院最为典型。窑洞式穴居分布在我国少雨的黄土高原地区,历史久远,有单独的沿崖式窑洞、土坯或砖石的拱式覆土窑洞以及天井地坑院落式窑洞,还有各少数民族种类繁多的民居形式。

三、民族、文化、传统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文化历史传统和生活习惯不同,故民居在平面及空间处理、构造方法和艺术风格上表现出了多样的形式。西藏民居是外墙实多虚少的“碉房",底层为畜圈,二层为储存间及灶房,三层为卧室及储存间,顶层为经堂和晒台。新疆民居按维吾尔族的习俗风貌而建,平顶,有外廊的内院室内为密梁彩画花饰。蒙古包为蒙古族传统民居形式,发展到半农半牧的固定住宅,但仍维持毡包的形式。云南传统的竹楼民居,木柱承重、草顶、竹墙、廊前有“展”,出檐很多,屋顶折线形。东北延边朝鲜族民居为“五开间”、“八开间”、“多门无窗,居室满炕”台湾高山族民居则保留了部落生活的原始形式,集居住与生产于一室。

中国民居所表现的多样形式和各异特点,显示了众多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与影响。民族、传统的因素、某些有趣的社会现象也反映到民居的形式特征上来。各地民居明显的差异是由于地理气候条件的不同、地方材料和传统的构造技术与方法的不同、环境落位的不同以及防御要求带来的特点、经济条件的差别、宗教因素等对建筑形式的影响所致。民居之所以有种种不同的形式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反映出因社会、种族、文化、经济及自然物理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各有差异。

宗教信仰也影响到住宅的平面形式、空间安排和方位。北京四合院的入口和厕所是根据阴阳风水确定的,古代民居的屋顶、墙、门、灶火等处处都有神灵护卫;云南彝族民居的屋脊均朝-一个方向;蒙古包演化的定居点中,西窗上是供神的位置;生土窑洞中宁可不开后窗通风以免“漏财"等。家族组织及社会等级观念也反映在民居中堂屋的地位和院落的平面组织上。只要物质条件与社会生活方式改变了,它原有的那些含义就不复存在了,但适合后人生活需要的传统形式却仍被继承下来。

四、民居的布局手法

布置好乡村住宅的主要入口是建筑布局当中重要的第一步,主入口要具有明显的位置,便于寻找。主要入口的位置控制着建筑全局,其他的各流线要从属于主要入口的安排。人们走向主入口的方向要与走向建筑的方向一致,不需要转弯或费力辨认。布置主要入口的两个要点:一是要布置在正确的位置上,入口在建筑立面构图上亦居于明确的轴线位置上;二要有引人注目的入口外形,通常用装饰、纹样、突出的挑檐或影壁等处理手法强调入口的地位。

住宅的入口——以广州的石牌村为例。石牌村民居,它们的外形大体相似,如建筑体型、墙上的门。如何在住宅设计中强调入口特征,当许多相似形式的入口集中到一起时,则在细部装修上需突出各自的特点,使人方便辨认。石牌村由近似形式的门道作为入口的标志,沿步行道设置,门道尺度的差异使人们很容易识别、找到入口。有时家门和街道之间有个过渡的空间,通道式的门道形成内外进出的标志,也可起到遮阳避雨和保护的作用。

步行道——民居建筑之间的公共通道,是居民公共生活的重要部分。以前的步行道上没有车辆通过,沿步行道有踏步、拱门和各式各样的宅院入口,步行道时宽时窄、曲折变化,路面的铺装材料也有变化。

拱廊、骑楼

南方民居中常用拱廊、骑楼覆盖建筑边缘上的人行道。拱廊和骑楼既是民居建筑的内部空间,又是建筑内部向外的自然延伸,成为民居与街道之间的生动连接。道路沿民居而筑,而骑楼把相邻的民居连接起来,人们可以在有顶盖的通廊中步行,这种形式对多雨地区极为实用。广东街道两边的骑楼把沿街建筑连接起来,也是沿街商店的前室。也有把回廊、檐部围绕中心庭院组成家庭中室内外连接部分的。贵州民居中 ,喜庆婚宴就常在周围廊中举行,这种回廊较宽。

通道、穿堂

当人们由公共街道进入半公共性的内院,再进入私人的房间时,是一个穿过不同空间的过程,如果在这个穿过的程序之间布置半隐蔽式的花园,则更增加了这种贯穿式布局手法的特色。在住宅与街道之间设穿堂式的通道,比住宅入口直接开向公共街道幽静得多。通过穿堂通道进入住宅时,人们就会感到已经进入了私宅领域的内部。如果没有这种空间过渡,就会缺少一种回到家后的归属感,也缺乏隐私性。唐山民居的“一字门”布局说明人们喜欢在街道与住宅之间有一个可以支配的空间。还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安排街道与住宅之间的过渡,如设置带门楼的院子、用转折小路引导至内门,门与小路之间设置绿化棚架或改变小路铺面材料、设置踏步等,这都充分证明了传统民居中的智慧之处。

过街牌楼

过街牌楼是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让人有空间感觉变化的手法,把人们置于不同的空间之中,有了前后之分,如前街、后街、门内、门外。中国传统村镇中的过街牌楼也运用通过完成分隔空间取得上述效果的布局手法。如北京的东四牌楼、西四牌楼、鼓楼东大街牌楼等。村镇中胡同里坊的过街门楼也是划分空间与组织街道景观的重要手法,由街道的牌楼到里坊过街楼,再到住家的门楼,逐次地缩小空间,由内向外逐次扩大空间,丰富了村镇中的空间与景观变化。过街牌楼也有纪念和装饰意义,有些牌楼或过街门楼上面不仅有丰富精美的装饰,而且还有纪念性的题词、刻字、书法等艺术内容,表现了中国传统建筑中把建筑装饰与文学艺术融为一体的特点。

道路的形状与底景

传统村镇中的道路并非只为交通而设,它也供人们在街上停留和观览。中国步行街上的住家有出有进,道路不是直线。步行路的设计要让人在行进中感到优美舒适,不断发现诱人的底景而引人入胜。小路底景是行进目标,行人可以任意选择一个临时的目标朝它走去,然后再找另一个目标继续走,在这个行程中可以闲谈、思考、幻想,自由又惬意。

胡同情结

民居的空间过渡由街、巷、宅三个空间层次组成,胡同是由街坊、里巷通达家门的中间层次。胡同空间具有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之间的复合性。村镇里的胡同是居民公共的生活空间、娱乐空间、交往空间。胡同一般宽3-5米,小尺度的环境空间可以促进人际的接触和交往。胡同的宽窄、转折充满情趣变化。

村镇中的池塘和溪水

我国江南许多村镇中有天然的水系,村边或宅旁有小河和泉水,为保护村镇中的天然水资源,民居设计中围绕着池塘建造小路和步桥,除了装饰环境以外,也使池水形成村镇中的围界。村镇的排水也可沿着房前和人行小路边上的雨水明沟排入河流池塘中。

水池和水井

在中国传统民居的布局中,庭院中的水池或水缸常常布置在建筑组群的中轴线上。如广东方形土楼前面的半圆形水池构成大宅门前的装饰水体;安徽皖南民居天井小院由的水池有石栏杆装饰。村镇中公用水井的分布构成了居民会聚集散的公共中心。

前街后河

在江浙一带的小城镇和乡村中有天然的密布交错的河网系统。传统的河网村镇布局常常把河流作为天然分布的水路交通运输线。方便廉价的水运交通,沟通了城乡之间的贸易,是水乡村镇典型的布置方式。建筑师必须认识到尊重与保护自然生态的责任,规划与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天然水系,合理地利用、美化、疏通,在现代化的前提下维持前街后河的传统布局特点。

傍水而居

江南水乡的枕水人家,家家有石级通达岸边,码头通舟,老屋连里,水光倒影的小河两侧,封火山墙突出于瓦顶之上。跨水而筑的房屋阁楼似水穿宅,桥是水乡的一大街景,两岸成一家。小船游行于街区之间,由家中出门可登舟,此情此景令人陶醉。

水乡村镇中的水街和以交通为主的道路不同,以其行人、流水、桥梁引人入胜,通过沿河的街巷引导人们进入水乡的情景之中,出人意外,入人意中。江南水乡浙江绍兴柯桥镇的水街,由河道形成十字形主街,构成四个村庄的核心地区。新柯桥、融光桥和永丰桥是十字路口的跨河天桥。水街两岸的骑楼商店、步行空间紧贴建筑,拥有既非私密又非完全公共的柔性边界,舒适宜人。   沿河村镇常见两岸石阶深入水中,以方便人们取水、洗衣、洗菜。滨河的住宅设有不受干扰的私家靠船码头。为公众服务的码头设施不只为方便停船靠岸,也为船民和居民提供方便的休闲服务。

居民住宅中应保留社会公共活动的地段,农村集市应成为城镇的心脏。公共生活场地是很自然地沿着小广场的边缘形成的,如果没有边缘,它就很难成为活动地段。由小路相通的口袋式公共空间,既无过往交通的干扰,又与外围道路有方便的联系,是适合于逗留、交谈、交易等公共活动的场所。

宅前平台是一种设计手法,既保持了住家的私人隐蔽性,又与街道的公共生活相联系。宅前或窗前的平台,高起步于步道或街道水平之上,对街道来说是高墙,而对住宅来说则是矮墙,故由室内到室外有居高临下的开阔视野,由街道而向房屋有台墙维护,这种处理最为适宜。若住宅开敞于街道,则缺少隐蔽性,若背向街道,则失去了临街的生活气息。宅前抬高的平台挡住了行人的视线,由宅内向外看时只能看见街上行人的头顶和肩头,如果坐在房间中,则完全可以避开内外视线的干扰。

在人们需要逗留的公共广场上,常在角落处或其他适合的地方加上几级踏步,或变化现有地形的标高,达到吸引人们驻足停留的目的。在中国传统村镇十字街口公共广场上的剧场、百货商店或其他公共建筑中常常做出高台阶,每逢天气晴朗或夏日的傍晚,成群的居民喜欢坐在高台阶上乘凉、观赏和闲谈。在中国民居中有高差起伏的宅院内部,也有许多运用踏步变化标高的布局手法。

在传统民居中可以看到由楼上直通街道或是有墙和顶的半室外楼梯,自家的室外楼梯使每户居民都能与街区直接联系。在设计时结合地形条件,把建筑的上层部分直接与底层相连,创造了一个室外楼梯直接通到街道的公共生活的场景。根据气候条件,室外楼梯分为有楼盖与无楼盖两种,它是街道的公共地段与私人宅院之间共有的部分。沿斜坡地段布置的住宅,高低台自然形成了室外踏步,台地踏步两边的斜坡成为自然升起的花坛,花卉可不受交通的干扰破坏,不必做特别的保护,再配以椅凳、矮墙、叠石等,创造出宅前的田园风貌。

中国传统民居一般以一二层为多,由建筑群体组成院落,更高层的民居常常只是为了防御或取得更开阔的视野。村镇民居不宜超过四层,不要使建筑占地超过地段面积的50%,至少要有一半的开阔空地,不要让新设计的民居建筑高度超过周围房屋的高度过多,总的高度应大致相等。农村中的生活庭院要能看到外面的光景,至少有两三个屋门通向庭院。庭院的边角可做局部的棚顶或延长建筑的檐廊,形成建筑内部与生活庭院之间的过渡空间。

中国传统民居是以建筑群体组合起来的,在宅院中,用围墙、走廊、门洞、檐廊或垂花门等小建筑形式把单幢的建筑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宅院的整体,以表现家族团结兴旺。相互联系的建筑可以创造丰富的空间和立面。把建筑之间联结成组团的布局不是沿街立面外形美观的需要,而是发展人类社会关系的需要。

综上所述这些民居中的布局手法,体现出中国传统民居的布局特点讲求格局、具有明确的流线、建筑群体中必须有主体建筑、建筑与建筑间相组合、讲究渐进的层次、讲究时空序列、讲究院落空间的层次组合与虚实。正是这些高明的布局手法与特点,最终使传统民居呈现在当代后人面前时展现出了它们的精彩纷呈。“借景”与移步易景的瞬间视野是传统民居中的绝妙之处。光的运用也为民居设计中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暗的对比、光影的变化,使民居的视觉效果更加多变且富有情感。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经验有很多,它们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传统的建筑手法和当时的生产力、技术水平、政治状况和文化水平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应从这份文化遗产中继承其精华,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云南省建筑工程设计处少数民族建筑调查组.云南边境上的傣族民居[J].建筑学报,1963(11):19-23.

[2]陈中樞,王福田.西北黄土建筑调查[J].建筑学报,1957(12):10-27.

[3]徐尚志,冯良檀 ,潘充启 ,邹建农.雪山草地的藏族民居[J].建筑学报,1963(07):6-11.

[4]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农村住宅试点小组.邢台、石家庄地区农村住宅试点工程的几点体会[J].建筑学报,1963(11):1-5.

[5]曾晓泉,李树长.壮族地居式干栏建筑空间构成特色探析——以广西天等县壮族传统地居式干栏建筑为例[J].江西建材,2017(03):22+24.

[6]荆其敏.张丽安.中国传统民居(第二版)[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7]刘敦桢.中国住宅概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57

[8]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

[9]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