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幼儿园音乐教育课程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幼儿园音乐教育课程研究

岳园

绍兴市柯桥区华舍街道华舍中心幼儿园312033

摘要: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促进个体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日益被教育界所重视,并形成了普遍的共识: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音乐艺术教育具有的人文性,在解决人的价值、人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问题方面有独特的价值,对人的素质培养和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更是为人们所重视、所关注、所强调。因此,音乐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在幼儿早期就给予他们优质的音乐教育,通过音乐的熏陶、感染来陶冶幼儿的情操、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发展幼儿音乐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幼儿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幼儿园;音乐教育;课程研究

一、引言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指的是以幼儿为主体、以适合幼儿的音乐为客体,通过幼儿教师设计和指导的活动使幼儿与音乐相互作用的一种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教育活动可以使幼儿更好地感受、学习和理解音乐,同时也可以通过音乐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幼儿,其任务是发展幼儿的音乐才能、提升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表现、审美的能力以及想象、创造等能力。所以,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应肯定每一个儿童的音乐潜能和发展前途,从儿童的个性、经验出发,让他们开心愉快地进行音乐学习,用最优美的音乐、最动人的旋律、最适宜的方法来丰富儿童早期音乐学习的经验和感受,从音乐教育的审美和认知功能来奠定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础。

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幼儿园音乐教育课程研究

(一)音乐教育课程目标注重生成与发展

建构主义的课程目标观强调的是目标的生成表现性,所规定的目标不是确定的、最终的,而是能由此生发出多种可能性和结果,并且包含着当事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内容。基于建构主义的幼儿园音乐教育也应该体现出课程目标的这种生成表现性,体现出对幼儿音乐体验、感受、交流与合作等情感态度的重视和音乐能力的发展。幼儿对音乐感受的表达由于受到词汇量和表达能力的限制,往往难以通过言语准确地将自身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表达出来,这时幼儿会借助于动作或其他形式进行表现和宣泄,或者仅仅把它作为一种情感体验积累起来。所以,幼儿教师在制定音乐教育课程目标时就不能过于具体,更不能单纯地追求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掌握,而忽视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思想情感内容。总之,我们的语言表达力并不能完全说明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何况是音乐这种非理性的、缺乏语义性的抽象艺术。但是,音乐艺术又能够促进移情现象的发生,使人理解他人所经历的感受,它能依靠音乐作品的形式来唤醒正常的感受者身上的某种生命特质,这是一种不同于文字直白浅露特点的特质。所以,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承虽然有必要,但已不再作为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音乐教育也不再是德育或者智育的附庸,而是在提升幼儿素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作用中具有了自身重要而独特的价值。

(二)音乐教育课程内容强调生活性综合性

建构主义对知识的看法引起了我们关于该教什么和如何教等教学问题的深思,因为教什么与如何教关系到我们的孩子们将来所具备的心智。我们知道,学生们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外现实世界中度过的,在这个世界里,充满了不可预见的、偶然性的因素与使人困顿的未知事物,我们已经越来越不能确定以前所确定的事实。因此,拥有和掌握知识的多寡已不再是衡量一个人能力高低的指标。所以,对于幼儿来说,音乐教育的内容不能是毫无联系的孤立的知识点,因为,这样的知识对于幼儿在实际的问题解决中毫无用途。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中对基础教育内容的界定为:“培养学习兴趣、求知的欲望与能力以及以后接受终身教育的愿望与能力。”具体为表现为态度与兴趣、认知能力和基本经验三方面的内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教育观中对教育内容的界定决不仅仅指知识,而态度、情感、能力方面的内容是更重要的教育内容。故此,基于建构主义的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内容应由从学科知识出发转变为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强调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以音乐为核心,多学科有机融合,更好地促进幼儿对音乐的体验、感知和理解;培养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探索音乐的热情、运用音乐的能力,并引导幼儿积极运用多种感官进行音乐的感知和探索,为培养完整人格的儿童奠定坚实的基础。音乐教育的内容不应局限于幼儿园的音乐教材或者局限于音乐这一个学科,可以将与音乐教学有关的学科有机联系起来,在音乐教学中突出文化的传播,从而促进幼儿对音乐的更好理解,对各学科知识的整体感知和把握。

(三)音乐教育课程实施重视创造

建构主义提侣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要使学生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需要学生有探索、探究的愿望和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这时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环境的创设和教学方法的选取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良好教学环境的创设和适宜教学方法的选择能更好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建构主义的幼儿园音乐教育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重视音乐教学环境的创设和教学方法的创造性运用,重视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幼儿教师在音乐教学环境的创设时要考虑到音乐的主要材料和设备的配置,如乐器类、道具类、声像类等器材、资料的配备;在创设音乐教学环境时应提供给幼儿一个可以自由选择、自主表演的宽松环境;在布置音乐活动环境时要注意营造的气氛与教学内容保持一致或相关,保证教学情境的丰富性和真实性,能够增进幼儿对所学内容的吸收和运用:此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作出不同的活动选择,并能让幼儿自由操作各种音乐活动的道具和材料器械。

(四)音乐教育课程评价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建构主义课程评价观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和情境性,注重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评价时考虑教学的不同具体情境。对于一些基本的教学要求,建构主义强调评价要根据客观的教学目标,但这并不是评价的全部内容。因为评价注重的是学习任务的整体性评价、学生学习参与度的评价和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等。评价通常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它们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形成性评价是在某项活动中,为了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断进行的评价,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程、存在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总结性评价重视的是结果,借以对被评价者做出全面的鉴定,区分出等级并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做出评定。

参考文献

[1]雷一萍,贾瑶,刘静海,蒙梦.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探究与实践[J]. 现代职业教育,2022,(02):157-159.

[2]徐国帅,李亚楠. 基于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下承德地区幼儿园音乐课程开发研究[J]. 艺术评鉴,2021,(23):85-88.

[3]于冬梅. 运用多元互动策略提高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课程游戏化的实践探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37(08):15-18.

[4]王露. 幼儿园音乐教育与活动设计课程的构建策略——以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内地西藏幼师班为例[J]. 河南教育(幼教),2020,(04):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