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动作发展指导新视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浅谈幼儿动作发展指导新视角

奚海姣

江苏省张家港市泗港幼儿园   215600

摘要:幼儿动作发展指导,受传统教育教学影响,聚焦动作标准规范,却很少人关注幼儿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发出指令的动作探索和实践过程。一旦我们把指导视角聚焦在幼儿观察和思考阶段,将大大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品质,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关键词:动作发生过程;思考与指导;自我概念;心理

一直以来,幼儿动作标准存在巨大争议。在体育活动的动作目标中仅有概括性描述,没有量化、具体,因为幼儿动作发展受环境、情绪等多种因素影响,呈现差异化、阶段化等特点。因此幼儿动作发展必须建立在大量的体育活动中才能实现。

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称指南)颁布之后,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我们在保证活动时间的同时,更要重视参与活动的“人”,实现思考升级和自我助力,充分发挥体育活动的育人功能。

根据浙江师范大学张莹博士等人研究,[1]幼儿动作发展有探究、模仿、手触、语言理解等学习机制。所有机制,都是幼儿先利用各种感官输入获得刺激,然后脑神经确认刺激并做出相应选择,接着产生动作。

一、了解动作发生过程,正确看待幼儿思考。

动作分为大肌肉动作和手指精细动作,《指南》明确提出了走、跑步、跳跃、投掷、钻、爬、攀登、悬垂八大基本动作。动作发生是多种器官、系统协同作用的结果,是幼儿大脑接收外界信息后发出的反应符号,而我们总会因为身体符号的直观性忽略了动作的发生过程,包括幼儿的思考。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说,“人是符号的动物”。[2]然而,过分强调符号系统的作用,以成人意志强加给幼儿,无疑是以智力开发的名义压缩了幼儿动作和感觉发展的空间,也剥夺了幼儿主动思考、建构自身动作经验的机会。

例如,幼儿要助跑跨跳,需要先跑起来到达起跳点,前脚掌用力蹬地,膝盖悬空、腿抬高;过了障碍物,后腿要马上收回,找到前腿。在实践中发现,教师只关注幼儿是否磕碰或碰倒障碍,忽略了幼儿对自己身体的了解、双腿的配合、以及腿与障碍物高度之间的关系。

而这些都需要幼儿进行思考,需要教师采取动作和语言引导来支持。动作示范,引导幼儿观察前后脚的位置与动作;语言引导,思考双脚落地最舒服的方法;跨越障碍物时找到自己能控制的高度等。

二、关注幼儿思考特性,实现动作过程指导。

幼儿感官接收到的所有刺激,都会进入大脑,经大脑判断发出指令,产生动作,这就是“接收刺激—身体回应”的模式,其中包含了体验、思考、判断、比较、行动、总结、生成等逻辑思维。[3]随着生理学、心理学、神经学、医学等与体育学科的交叉研究,以及第二代认知科学提出的具身-嵌入模式,特别强调了身心统一,注重体验和经验对动作认知的作用。

幼儿体验和经验的获取,需要幼儿感知觉和大脑的配合。感觉器官接收到外界刺激并做出判断选择,然后传输到大脑对刺激做出反应,形成新的感知,表现出动作。以上正是幼儿进行观察、思考、行动的过程,也正是教师容易忽略的过程。

例如,在梯子上行走,身体感官会告幼儿,腿的肌肉紧张度如何,保持平衡是否需要手臂的配合,跨一步大概需要多长距离,到什么位置等。如果教师不能认识到以上大脑活动的过程性机制,就无法引导幼儿感知周围环境,甚至会引起危险。

再如梯子高度、材料、与幼儿的语言、肢体、动作互动、是否有同伴参与等。在这之前,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进行身体、动作、感知定位,思考动作与环境的关系,如梯子高矮,竹梯和木梯哪一个更好走?找到适合自己保持身体平衡的方法等等。

教师先引导幼儿进行场地、材料、环境的观察,根据自身经验做前期判断;走上梯子获取身体经验,与前期判断比较,形成新的认知,走上梯子再次验证;组织幼儿分享同伴、教师经验,与自己获取的经验比较、分析,找到适合自己的。然后,再次走梯子。这是幼儿观察获取信息—经验对比分析—行动验证判断—生成新经验的思考和行动过程。

三、重视幼儿自我概念,动作发生与思考同步。

幼儿大部分动作,在自动化阶段之前,都伴随思考。但是,我们经常会忽略、跳过这个部分,直接关注结果,而思考恰恰是动作发展的根本。

例如,小班“口香糖”游戏,幼儿两人或多人一组,根据教师口令,寻找身体部位并做出反应,将膝盖、肩膀、头、胳膊等贴在一起。其中,口令几人、粘贴部位就是幼儿获取的外界信息,然后传输到大脑,大脑进行分析再发出命令,出现相应动作。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第一次游戏,不一定很顺利,尤其是小中班。甚至玩了一次,不愿意玩第二次,幼儿的反馈是“不知道或者没有听清楚口令;没有人愿意跟自己玩;自己比别人的速度慢;被同伴撞到或批评。”以上,都是幼儿经过思考、身体体验之后的回答。[4]正如德国雷娜特·齐默尔教授“精神运动学”中的“自我概念”,幼儿的回答类型,正符合“自我概念”形成的4个信息源:

1.通过感官系统得到信息(身体自我或感官自我)。

2.体验自己行为产生的效能。

3.与他人进行自我比较的结果。

4.通过他人类比属性。

以上4个信息源,都建立在幼儿思考和自我意识基础上,从身体体验、自身行为效果中自我体验以及别人给自己定位,了解自己的身体,感受自己的动作。于是,我们鼓励幼儿带着思考去游戏,就会发现所有人在速度和距离上会有明显变化。因此,思维与动作关系紧密,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把动作学习和发展,转移到幼儿思考阶段。

四、动作行为反映心理,深化思考指导的功能。

幼儿运动时,通过自己身体产生的刺激,进而感受和调整器官,产生自我认知。这一过程能让幼儿知道自己的身体极限,从而决定运动方式。在心理层面,幼儿身体在各种行为的刺激下,大脑进行感知,身体感官发挥作用,在大脑中进行加工、筛选,对周围环境产生记忆,从而指导幼儿将自身行为与环境区别开来,避免意外造成情绪不适。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之后,就会尝试性地进行动作体验,并与自身经验互动、调整,进行自我反思,然后把新经验运用到实践中。

例如,大班“压路机”活动,幼儿通过教师示范,能够直接获取身体和四肢配合,才能在垫子上滚动的经验。但是,只有幼儿亲身体验之后,才会发现不从垫子上滚下来,则需要眼睛观察,与同伴配合、控制力度、脚撑地等方法来改变方向。

幼儿做出的策略改变和行为表现,都是幼儿思考的产物,一旦验证,成功后的愉悦情绪,在提升自信心、积极性、深度思维、运动兴趣等方面的同时,让孩子的合作和团队意识更加强烈。

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动作是表象,是幼儿思考之后的产物,我们只有且重点关注了思考过程且付诸行动,其动作发展才会事半功倍。同时,透过外显动作的品质,对幼儿的动作与思维发展程度进行评价、判断,进而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张莹,崔康利.幼儿动作的学习方式、特点及其机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6):171.

[2]韩丹.“体育”就是“身体教育”! —谈“身体教育”术语和概念[J].《体育与科学》,2005(05):10.

[3]苏坚贞,毛坚刚.动作技能的三维分析[J].体育科技,2000(04):6.

[4]邱服冰.身体自我概念与运动参与的相关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1,20(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