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建设研究

陈琳

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  230031

摘要:讲好用好新时代的“大思政课”是习总书记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为此各高校要明确“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性,不断创新,着重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全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等方面进行优化完善,找出切实可行的思政课建设路径。

关键词:“大思政课”;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明确要求,如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对“大思政课”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

一、“大思政课”与思政课的关系

基于文章研究需要,这里先对“大思政课”和思政课的关系加以说明。关于二者的关系,有学者认为“大思政课”语境下的思政课,不同于以往的思政课,它代表着思政课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2]还有学者认为“大思政课”是在传统思政课的基础上,对思政课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归根结底就是思政课。[3]2022年10月25日,中国教育新闻网刊文《把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关键点》,认为学校思政课是“大思政课”的内核。基于以上观点,笔者认为“大思政课”是思政课建设的方向,是一种建设理念和指引,我们应善用“大思政课”理念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

二、“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着力点

在“大思政课”目标指引之下,思政课建设要以教师为主体、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大思政课”建设,要打造高素质的思政教师队伍。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还提出了思政课教师的“六要”标准,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为此需要思考如何从“六要”的角度出发,系统研究思政课教师队伍如何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适应“大思政课”要求,做好“人师”。

综合“六要”标准,笔者认为,主要是政治素养、专业素养、道德素养三个方面。

1.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升政治素养,政治要强、情怀要深。身为思政课教师,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要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政治鉴别力,政治意识要强,政治站位要高,还要有深厚的家国情怀,这是思政教师最基本的素养。在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国内国际局势纷繁复杂,没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思政课教师就无法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明辨是非曲直,对正在发生的一些重大社会事件和国际事务有理性而清醒的认知。当然,浓厚的家国情怀,是思政课教师保持政治性的强大动力。只有胸怀家国,才会以正确的三观去关注世界、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并从这些关注中挖掘生动的思政素材案例,为思政课教学提供新鲜的源头活水。

2.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思维要新、视野要广。所谓“学高为师”,身为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有雄厚的专业素养。积极参加各种学术讲座、专业培训,坚持读原著读原文,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书籍及最新成果,一定要学懂弄通,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只有这样,才能在思政课教学中做实,向学生传授真理。而且思政课教学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内容,这些知识内容多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面对思维活跃、信息获取灵通、视野日益开阔的零零后大学生,需要思政课教师紧跟时代步伐,以生为本,不断创新思维,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学习储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唯有这样才能带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将道理讲明讲深讲透。

3.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升道德素养,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所谓“身正为范”,身为思政课教师,承担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做到严以律己,人格高尚。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保持良好的道德风尚,以身作则、爱岗敬业、光明磊落。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还要关心关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思政课教师才能站稳讲台。

(二)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大思政课”建设,要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并提出“八个相统一”教学要求。在此要求之下,思政课堂教学要不断改革,创新方式方法,让思政课堂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首先,要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在全面把握高校思政课大纲和课标的基础上,结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和各种官方网络资源、地方案例、学生的学习、专业和生活实际,将教材内容变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道理现实化简单化,同时多开展思政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让学生入脑入心,继而入行。

其次,要深化思政课堂教学方式改革。思政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怎样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这是每位思政课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在教学手段上,信息时代的课堂离不开新的信息技术的使用,思政课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客观形象展示教学内容和案例,还可以依托学习通等网络教学平台,采用主题讨论、选人、分组任务、问卷调查等搞活课堂。教学方式上,要强化以生为本,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小组讨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也可以适当采用翻转课堂来强化学生的参与度。

(三)全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构建

“大思政课”建设,要充分利用“大”的社会资源。全社会所有资源都用起来,形成育人大的合力,这样才能收获大的育人效果。因此要构建多角度多层次构建全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校内思政资源。除了思政小课堂这个主阵地要用好以外,还要构建校内大思政育人模式,如联合团委、学生处等职能部门,或者依托思政社团、志愿者协会等社团组织,经常性地开展思政第二课堂实践活动;邀请道德模范、大国工匠、优秀校友等开展思政讲座;利用校内思政实训室或实训基地、宣传长廊、食堂、图书馆等进行思政实训练习和宣传。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校外思政资源。校外思政资源主要指地域资源和校际资源。首先要结合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历史场馆等开展经常性地思政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增强爱国情怀、历史认同、社会担当;其次要加强校级合作,既学习其他院校好的思政育人经验,又可以互通有无,利用兄弟院校的思政资源,甚至开展校级合作育人活动。

  三、结语

思政课建设永远在路上。各高校要不断创新改革思政课教学,以“大思政课”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如何“善用大思政课”,真正让思政课成为学生爱上爱学爱听的课程,真正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参考文献:

[1]“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 [N].人民日报,2021-03 -07 (002).

[2]董雅华.善用“大思政课”促进教育资源转化:意涵、问题与进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2(04).

[3]燕连福.“大思政课”建设的基本内涵、历史回顾与未来着力点[J].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1(03).

基金项目:

安徽中澳科技职院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建设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xjjy01

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提质培优项目: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团队,项目编号:2020TZPY0402

作者简介:
陈琳(1980-),女,汉族,安徽淮北人,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思政部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