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雷锋精神涵育队员美好品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以雷锋精神涵育队员美好品格

钱颜虹

无锡市东亭实验校小学 214101

摘要:新时代,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和精神品格建设尤为重要。学校少先队在小学生的教育工作中起着模范带头作用,为了贯彻习总书记在少先队员回信中的指导意见,学校少先队应当积极创建雷锋中队,树立“点亮自己,照亮他人”的中队口号,带头学习雷锋精神,弘扬先进品质,形成特色鲜明的中队文化。通过引领队员们的生活学习活动,关注身边的劳动模范,寻访新时代活雷锋,不断发展队员的服务意识,提升自身成长,争做新时代品格卓越、知行合一的少年典范。

关键词:雷锋精神;品格教育;少先队;实践策略

前言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优秀的精神力量被慢慢遗忘,甚至有人在质疑,雷锋精神是否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会不会过时。然而,事实证明,无论时代发展到任何阶段,以雷锋精神为指引的社会主旋律不会变,对人们美好品格和崇高美德的塑造依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些雷锋口号就像一面精神旗帜指引着人们崇善向善,奉献他人的服务精神。小学教育中,少先队员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组织,不断深化雷锋精神,滋养自我精神修养,营造新时代文明新风尚。

一、转变传统观念,摒弃迂腐陈见

    随着时代的更新迭代,人们的生活水平、社会观念、思维意识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一方面,大多数人一味地去追求物质上的富足,对于精神世界的建设不够重视。同时,一些外来思想的涌入使部分国人盲目追求所谓的新时尚,加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一些不良思潮通过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不断侵蚀着学生群体,使学生的德育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1]。另一方面,一些少先队在集体内进行思政建设时,惯于“发号施令”的形式主义,而对于实质性的学校、班级及社会服务工作则缺乏一定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对于队员的品格修养没有起到真正的锻炼和塑造,导致校少先队的职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鉴于此,学校相关部门应当督促少先队员积极展开相关的学习教育系列活动,一步一步有计划性地将美好的品格精神渗透到队员的思维意识中去,从而指导着队员在今后的少先队活动中充分激发自身的内在潜能,在学校组织的服务活动中发光发热。第一,有计划地开展雷锋精神的学习活动。少先队员首先要意识到,无论时代如何变革,老一辈抗战英雄的光辉形象和崇高精神永远都要铭记心中,尤其像“雷锋精神”这样具有代表性的革命党员精神,更需要将其深入学习,加强实践。第二,对照雷锋精神的活动实践,展开定期的演讲或是辩论赛。遵循小学生的性格发展特点,以趣味性的方式加深雷锋精神的渗透。通过这样的方式,少先队员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感受到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文明时尚,从而主动地将雷锋精神作为丰富自身品格涵养的风向标。

二、构建服务平台,提供实践机会

小学少先队要切实履行职能责任,以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平台构建实现雷锋精神的持续性宣扬活动,为队员创造丰富的实践机会,提供品格塑造、共同进步的平台。具体而言:第一,组建主题思想明确的雷锋中队,配合学校、班级、社会等各项服务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在中队创建过程中,“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得到贯彻和落实,提倡自主报名的方式,充分尊重他人意愿,将每一个队员的特长和优势考虑周到,提升队员做好志愿服务的自信心。比如,组织绘画才能的队员开展校园主题板报、社区文化长廊之“雷锋精神”美术作品展等;组织有音乐特长的学生,通过乐器与声乐结合的方式,组织“唱红歌,感党恩,传党情”的音乐活动,弘扬文化精神。第二,开设特色的雷锋志愿服务岗。少先中队组织“人人争当活雷锋”的活动,设置多个发挥自我雷锋精神的服务岗位,比如,招募优秀队员共同开设学校旅游讲说团,履行入学新生、视察领导、外校参观者的接待职能。分别设置入校接待岗、学校环境解说岗、咨询引领岗、部门接洽岗、综合统筹岗等等,使队员在活动中树立好主人翁的意识,做好各区域各岗位的工作,在公共化的志愿服务事务中,提升服务他人、服从组织的意识,以雷神精神为指导,让美好的品格浸润思想的每一个角落。

三、制定评价标准,引领舆论导向

在雷锋精神的活动宣传中,必定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声音,或批判或赞扬,对于心理发育尚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容易产生迷茫和困惑的情绪,如果任由不良风气的传播,会对雷锋精神的正确传播带来负面的影响[2]。因此,学校在以雷锋精神为切入点的德育教育中,要充分利用有效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正面的精神宣导,树立良好的舆论风向标。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少先队员的回信中,多次强调,要重视青少年的成长进步,对新一代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学党史、跟党走的信念寄予殷切的期盼,争取为国家培养好一代又一代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民族的建设者。学校要向学生深入渗透习总书记在回信中的精神指导,带领少先队员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加强德育和中队教育的力度,让雷锋精神内化于每个少先队员的心中。同时,在少先队的“雏鹰争章”中将雷锋精神纳入评价体系,使学生以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为荣,并以雷锋精神的核心思想引领自身品格发展,从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雷锋中队文化。

四、丰富活动形式,提高实践效率

首先,结合本校少先队的实际发展情况,积极创建雷锋中队,强化队员对雷锋精神的认识。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者皮亚杰在儿童思维、道德等方面的研究中指出:个体道德意识的形成取决于后天的生活实践,并逐渐形成个人素养和社会规定[3]。因此,少先队员们要想真正实现雷锋精神的学习与传播,就要树立实践意识和服务思维,以雷锋中队为活动载体,创设有意义的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其次,在活动中,要丰富队员的体验感,引导其通过亲力亲为,感受雷锋精神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打破说教局限,真正在经历中收获难忘的体验,深刻领悟何为雷锋精神。例如,可以通过联系社区委员会,组织队员走访一些新时代的“活雷锋”,了解他们的真实感人事迹,在具体的事件倾听中,知道了当面对别人寻求帮助或是需要挺身而出的关键时刻,他们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从而感受到传统的说教和实际行动之间的距离,为队员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践行雷锋精神提供榜样作用,为其社会责任的履行照亮了前行的路,并以此点亮更多学生的服务意识。再次,不断丰富队员的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形式。比如,举办“雷锋中队爱心帮扶活动”、“雷锋中队服务社区在行动”“人人都是雷锋志愿者”、“学雷锋·倡文明”等多种类型的公益志愿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升华雷锋精神,提高幸福感、责任感、心灵的美感,从而达到以雷锋精神涵育队员美好品格的教育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少先队员是未来党组织的希望,要从小建立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理念,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优秀的党员精神进行学习和传承。因此,在队员中大力开展学习雷锋精神实践活动,树立成长目标,明确服务意识,是小学少先队发展的重要内容。少先队员要通过建立雷锋中队,组织队员反思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转变陈旧观念,通过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构建队员服务平台,激发队员的服务意识,明确价值导向,涵育队员“无私奉献、团结互助、为人友善、热爱国家”等美好品格,当好新时代雷锋“传承人”。

参考文献:

[1]刘淑艳,孙涛.学校雷锋精神教育大中小一体化:意义、挑战与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2,38(03):153-158.

[2]任会群 ,谭雅萱,王希明.雷锋精神,点亮青春梦想[J].雷锋,2022(06):22-26.

[3]刘涛.河南省新郑市实验小学——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时代楷模[J].雷锋,2022(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