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期教育中游戏教学的运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幼儿园学期教育中游戏教学的运用研究

王广梅

荔波县朝阳幼儿园

摘要运用游戏化教学,幼儿教师既能提升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也能利用幼儿爱玩爱闹的性格特点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游戏,并能够结合游戏提升幼儿的探究与思考能力。但当前仍有部分幼儿教师对幼儿游戏化教学理解不够到位,使幼儿游戏化教学存在较多问题,幼儿游戏化教学活动也呈现出的单一化情况。如此一来,幼儿教师无法运用游戏化教学促进幼儿较好地成长与发展,反而会使幼儿产生错误认知,甚至会抵触日常的游戏活动,不利于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学期教育;游戏教学;运用研究

引言

幼儿园是幼儿知识教育启蒙教育阶段,也是幼儿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幼儿成长发展教育过程中,游戏逐渐在教学中运用并相互融合,能够引导幼儿通过不同类型的游戏增强实践探究能力,提高学习自信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思维发展与行为创新。对于教师而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推行与实施,对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要求更加严格,促使教师在游戏教学中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形式,多元化、分层次地提高幼儿自主游戏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幼儿游戏综合能力提升。

一、关于幼儿园学前教育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许多父母都把重点放在了子女的早期教育上,这样才能保证他们的子女不会在起点上落后。因此,很多幼儿园都纷纷成立了自己的幼儿园,而有的幼儿园却一直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对孩子们的将来发展不利。幼教改革的主要途径是教师的自我反思与总结。幼儿园教师要想在教学实践中找到问题并进行反思,就必须进行早期教育改革。但是,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幼儿园的师资队伍中,以中专、高职为主体。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都不强。这不但未能使教学改革得以实现,也对幼教教学的成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幼儿园学期教育中游戏教学的运用

(一)建立科学的游戏教育观念

在幼儿园的教育中,一些老师存在着对“游戏”的认识误区,误以为“游戏”对幼儿的发展不利,从而妨碍了“游戏”与“教育”的结合。其实,在幼儿发展过程中,游戏教育起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老师要注重幼儿的发展,将其融入到教育之中,在课堂中多举出几个游戏实例,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和反思,激发幼儿的游戏参与兴趣,让幼儿喜欢与老师互动,充分满足幼儿好奇心,辅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因此,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孩子的自然属性,打开孩子的心灵,大大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发展自己的性格。

(二)科学设计游戏,培养幼儿学习兴趣

在幼儿园教育体系中,幼儿的年龄小,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尚处于基础阶段,且幼儿对知识经验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较弱。所以为保证幼儿教学质量,突出幼儿游戏教学价值,幼儿教师应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兴趣偏好,科学地设计幼儿游戏教学活动,用游戏培养幼儿学习兴趣,降低各类知识经验的学习难度,使幼儿顺利地获取相关的知识经验。具体来说,幼儿教师在设计幼儿游戏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方面,坚持游戏活动的“合理性”。教师所应用的游戏,应符合中班、大班、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游戏操作难度、规则的理解需求应符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三)创设情境游戏内容、进行游戏扮演

幼儿园教师要能够积极地开展情境创设教学,多元化、多角度地促使游戏与教学相融合,增强游戏教学效果。以“大野狼”和“萝卜蹲”游戏为例,幼儿园教师可以将幼儿带入指定场景,分配其不同角色,扮演“大野狼”“小绵羊”“小松鼠”“小兔子”或者“胡萝卜”“白萝卜”“青萝卜”等多种不同角色,明确游戏规则,带动更多幼儿参与游戏,从而通过情境创设游戏形式,增强幼儿体验感,还能提高幼儿对大野狼、小兔子等动物特点以及红、青、黄等不同颜色的认知程度,从游戏中实现教学融合目的,促使幼儿智力与思维得到提升与发展。另外,在游戏教学中,幼儿园教师还要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在传统游戏的基础上进行改变与创新,增强幼儿参与情境的兴趣,调动游戏积极性,从而将游戏趣味性与教学目的性相互融合、互相渗透,促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教学引导,充分挖掘学习潜能。

(四)加强对幼儿的引导和关注

幼儿游戏活动能够让幼儿加强对部分知识的理解,也能促进幼儿能力的提升,在实际游戏活动过程中,幼儿教师要注意,必须加强对幼儿的关注和引导,确保游戏化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升游戏化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例如,在开展劳动游戏活动时,幼儿教师需要加强对幼儿细节动作的关注,把握教学时机,引导幼儿加强对劳动意义的理解,提升对劳动精神的认知。如有的幼儿可能会因有点累而不想继续完成劳动游戏活动,教师便可以结合幼儿的这一行为引导幼儿理解农民伯伯的不容易,让幼儿能够提升对粮食的珍惜,帮助幼儿改掉浪费粮食的坏习惯。这样幼儿也可以树立正确的认知,并能够主动珍惜粮食,也逐渐减少自己的挑食行为。结合游戏活动加强对幼儿的教育和引导,也能使幼儿加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使幼儿能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幼儿也会通过教师的引导加强对游戏活动问题的关注,并主动思考相关的学习问题。

(五)优化游戏环境,重视集体游戏应用

众所周知,幼儿园教学是幼儿从家庭个体教育向学校集体教育转变,幼儿游戏形式多种多样。而由于幼儿年龄较小,自我保护意识相对比较薄弱,还不具备防御能力,因此幼儿园教师在进行游戏器具选择时,要秉承“多一分安全,多一分保障”原则,优化集体游戏环境,完善游戏设施,重点关注游戏器具安全性,将器具的伤害风险降到最低。另外,在游戏与知识教学融合时,还可以开展集体游戏,促使幼儿能够通过集体游戏充分感受并体验集体活动的意义,转变个人意识观念,树立集体意识,从而更好地与其他幼儿进行沟通与交流,适应集体学习与生活,促进幼儿和谐发展。在开展集体游戏时,以集体游戏“过五关”为例,可以根据幼儿性别、性格分成不同小组,一组5~8人,分两组,有守有攻,双方斗智斗勇,各自为营,通过各种方式赢得游戏,全力以赴取得胜利。通过“过五关”游戏的开展,一方面可以促进幼儿树立集体合作与竞争意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幼儿深层感悟到集体团结与队友配合的力量,从而有助于在学习中相互帮助、互相配合,增强集体意识。

(六)开展家园共育实践促进游戏教学

在幼儿园的教育和教学中,家庭共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父母与教育是儿童的两大主体,仅凭一己之力,是无法做到的,必须要双方共同努力,形成互补。老师和父母之间的交流,除了在线上开家长会之外,还可以通过网络、QQ等媒介,通过微信、通过美篇、公众号、抖音等大众喜闻乐见的信息来源渠道向家长宣传游戏教学的理念,倡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也可以采取游戏的形式。为了让父母们能够更好地运用游戏,老师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父母进行定期的教育,让他们能够接受科学的教育,让他们在家里就能接触到游戏,在上学的时候,他们会更加的开心,更加的积极,在幼儿园里玩得很开玩,对身体和精神都有好处。

结束语

活泼好动、爱哭爱闹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不仅要注重活动的趣味性,而且要注重活动对幼儿创造力的影响,认真剖析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规律,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拥有更多自主权,当然,幼儿的核心素养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需要师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幼儿在创造性游戏活动中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静.幼儿户外游戏教学策略探讨[J].读写算,2022(19):61-63.

[2]王颖“.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幼儿游戏教学中的运用[J].读写算,2022(18):52-54.

[3]房营营.游戏教学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实践探索[J].新教育,2022(14):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