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视阈下南通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3

跨境电商视阈下南通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发展研究

舒兵

南通职业大学  江苏南通  226007

摘要:随着跨境电商产业蓬勃发展,建设高水平、高层次的开放型区域经济和产业体系迫在眉睫。开展跨境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是提高区域跨境电商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的重要手段,也是区域产业价值链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途径。本文以跨境电商视阈下的南通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分析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不足和短板,提出跨境电商对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并提出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跨境电商;产业集群;协同创新

在互联网+、“一带一路”倡议新时代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正成为区域产业集群升级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南通产业集群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短板和不足。今后,南通产业集群可以在智慧产业集群建设、跨境电商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等方面开展建设思考,通过跨境电商与制造产业集群的融合,以激发和增强南通产业集群发展新动能。

1南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1.1重点产业集群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南通重点打造海工装备、高端纺织、高端装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六大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整体实力不断增强。2021年,全市16条优势产业链上的284家重点企业销售总额达到2700多亿元。海工装备和高端纺织产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两大产业集群均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海工船舶产业方面,目前拥有规模以上海工、船舶制造及配套企业400多家,形成了启动、如皋和海门三大海工船舶特色产业园,产业整体规模约占全国四分之一;高端纺织产业方面,目前拥有规上纺织企业1400余家,高端纺织产业总产值1700 多亿元,已形成海门叠石桥、通州川姜镇等多个产业门类齐全、配套链条完善、协同成效显著的高端纺织产业集群。[1]

1.2龙头引领带动产业协同效应逐渐凸显

南通突出市场导向,强化行业骨干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涌现出一批引领产业集聚发展的企业中坚力量。2022年,全市有16家省新一轮创新型领军企业,2家独角兽企业,8家潜在独角兽企业,9家上市培育备案企业。当前,南通在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高端家纺、集成电路等领域已形成了较为明显的龙头示范产业集聚效应。以集成电路产业链为例,以行业龙头企业通富微电为引领,吸引了富创精密制造、中科仪设备等20多家上下游企业落户南通并培育了一大批的高新技术企业,打造了国家集成电路零部件产业园和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业园。通过发挥产业内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南通逐渐形成了“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雏鹰企业”自上而下、以点带面的产业集群梯度发展态势。[2]

1.3集群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能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南通利用政策引导和项目扶持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着力打造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产业集群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创新主体持续壮大。目前全市共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370家,大中工企、规上高企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94.4%,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达851家;二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明显增强。围绕重点产业,以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引领技术为重要抓手,持续深入推进制造业科技创新并取得良好成效。“十三五”期间,南通累计共获得46项国家专利奖、4项省专利金奖和22项优秀奖,较“十二五”有了长足进步。

1.4集群协同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成效显著

南通围绕打造全链条的协同创新平台载体,开展企业技术创新示范、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等科创载体建设并取得良好成效。截止2021年底,南通已组建12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1个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27个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以及157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和科技孵化器等科创载体,总数位居全省第三。多重科创要素叠加融合,快速集聚,促进了南通产业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2南通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不足和短板

2.1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不高

南通市产业集群整体发展水平不高,表现在:一是船舶海工、家纺、服装、家用健身器材等传统优势产业集群,产业发展提升空间还很大,目前还不能占据国际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存在较为严重的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现象,产品附加值低,产业整体竞争力和配套能力仍显不足。二是高端装备、新材料、太阳能光伏、光纤通信等产业虽然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但企业整体素质和产品档次不高,普遍缺乏关键核心技术,附加值不高,产业整体竞争力有待提升。

2.2集群产业链协同化水平较低

当前,南通市产业集群在产业链协同上还存在短板,表现在:上下游配套产业项目不多,产业链不完整,链短、链弱等问题较突出;集群内企业普遍层次较低;缺乏解决核心关键技术并能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的 “链主”企业和创新引领性的标杆性企业,很多产业仅依靠一两个龙头企业带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协同化生产效率较低;产业协同的广度和深度不够,资源要素的集聚能力不强,横向没有集群、纵向没有成链,“链主”统领性能力不高,全产业链协同优势未充分发掘,等等。

2.3集群协同创新力度不足

南通市先进制造业集群内协同创新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协同创新合作机制。表现在:一是创新主体较少、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拥有自主核心和原创技术的企业比例不到10%,高端产业创新力度较弱,集群技术自主研发能力较差,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二是创新资源要素整合效率较低。由于创新主体分属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往往造成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受阻,资源配置不能充分展开,从而影响协同创新的实施成效。三是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有待完善。产、学、研、用链条普遍存在脱节现象,科技成果的生产使用转化率不高,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力度不足。[3]

3跨境电商对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分析

随着电子商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拉动产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跨境电商蓬勃发展的浪潮趋势下,产业集群实施转型升级势在必然,其路径归纳为以下三点:

3.1品牌化 + 专业化运营

随着跨境电商的深入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改变,产品竞争由价格、数量开始向服务质量和品牌化转变,跨境运营的精细化、品牌化运作模式将成为主流。品牌出海、大数据分析、新媒体营销等成为跨境电商企业开展国际营销、提升产品精细化运营能力的主打战略。跨境电商企业及相关服务商由以价格为中心的流量争夺转向以服务为中心的产品综合竞争,产业链、价值链由中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不断延伸促使产品供应链服务体系本地化加快形成。跨境电商消费者对品牌和创新愈加重视促使生产企业加大技术研发、产业创新和产品全球品牌化建设,通过持续培育和打造质量优异、性能先进、技术领先的新产品来提升跨境电商产品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3.2互联网 + 智慧物流

近年来传统国际贸易发展明显放缓,外贸业加速转型驱动跨境电子商务迅猛增长。跨境电商的发展一方面大大减少了国际贸易摩擦、提升了多边贸易成效,另一方面促进了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与互联网的紧密结合,通过互联网开展跨境电商成为制造产业集群转型的发展趋势和必由之路。今后,跨境电商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渗透率将不断提升,产业集群通过线上线下O2O不断促进制造业和跨境电商之间的融合发展。另外,随着制造业跨境电商深入发展,将不可避免对跨境物流智慧化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智慧物流是跨境电商企业实施国际产业布局和实现价值链跃升的重要路径,通过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处理,能在物流各环节高效、便捷地开展操作,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跨境电商物流效率,进而提升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 未来,“互联网+智慧物流”是跨境电商产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重要手段,也是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方向。

3.3供应链融入 + 协同合作

跨境电子商务促进产业集群快速融入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使买卖双方直接连通起来,大幅降低了商务交易成本,打破了传统国际贸易中大企业的垄断,为中小企业参与全球供应链和实现变道超车提供了新机遇。跨境电商围绕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培育和形成多种类、多层次的产业链和生态链,众多跨境电商平台、跨境智能物流、跨境电子支付以及第三方服务机构随之涌现,并向更深、更广的供应链领域不断延伸、扩展。跨境电商为产业集群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发展空间,促进高水平、高层次的开放型产业体系的形成。通过跨境电商全球产业链协同合作、共治、共享,实现产业的横向联合和价值链的纵向整合,实现,促进价值链不断成长升级,提升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4跨境电商视阈下南通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发展策略

4.1开展智慧产业集群建设,提高“互联网+”产业集群水平

顺应“互联网+”产业发展潮流,优化产业集群资源配置,提高“互联网+”产业集群水平以。一是以现有优势产业集群为基础,突出南通产业特色,用“互联网+”大力培育跨境电商优势产业链与价值链集群领域,主动与国际标准对接,重点开展行业引领性的技术、标准及工艺的研发,大力拓展互联网与区域产业集群融合的广度、深度。二是优化完善跨境电商和产业集群信息交互系统,面向全球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定制化、创新化趋势,拓展跨境线上销售渠道,大力提高区域优势产业集群的国际市场整体竞争力,培育打造一批知名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三是加快智慧产业集群建设,深入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集群中的应用,重点挑选一批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带动引领作用大的产业集群开展“智慧产业集群”创新试点,积极探索“互联网+”与产业集群融合发展路径,不断提高“互联网+”产业集群水平。

4.2促进行业互补共赢,形成跨境电商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生态体系

促进互联网企业、跨境电商企业与制造企业三方跨界合作,实现行业资源共享、互补共赢,大力发展面向产业集群的分享经济,共同培育跨境经营新主体,实现跨境电商企业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以产品为主线,将跨境电商产业相关元素和要求融入到产品的设计、制造、营销等环节,形成新型的全产业链形态;大力发展面向制造流通环节的分享经济模式,通过技术、工艺、设备和服务共享,整合线上线下各项资源,提升制造产业集群柔性高效和快速响应的供给能力,建立起高效协同的生产流通一体化新生态体系。[4]

4.3构建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产业+服务”的跨境电商创新生态产业链

围绕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各方加强协作、共同织网,着力构建和培育良好的协同创新机制和跨境电商创新生态产业链。一是采取政府支持、股权合作、成果共享等市场化运作机制,整合上下游创新资源要素,创建“企业+联盟”的协同创新模式和“产业+服务”的创新生态产业链,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二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自身磁极效应,以点带面集聚起制造产业上下游资源,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加快推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领域攻关和实施开展制造业全链条改造升级,加快形成上下游产业集群优势;三是加快培育高素质创新企业队伍,加大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和跨境电商企业规模。

参考文献:

[1]苏金生.区域主导产业与产业集群策略研究.中国集体经济[J],2023(1)48-51

[2]翁阳.区域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分析.泉州师范学院学报[J],2022(10):104-108

[3]张宇才.南通市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难点和对策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1.

[4]河南省跨境电商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问题研究.当代经济[J],2018(9)98-100

作者简介:舒兵(1978—),男,湖南华容人,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21SJA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