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职业体能教学创新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体能教学创新分析

朱佳炎,张芷馨

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无锡市,214191

摘要:体能训练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职业体能教学意义,随后摆明中职院校,开展体能教学创新需遵循的原则,最终详细提出创新职业体能教学的具体措施,以望借鉴。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角色游戏;观察力

引言:职业特能属于一种特殊适应力和承受力。想要落实中等职业学校职业体能教学工作,必须充分了解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特点,以及学生专业特点,实现中等职业学校职业体能教学创新运作,为提升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助力。

1中等职业学校重视职业体能教学的意义分析

对于中等职业院校来讲,其主要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5-20之间。其学业与普通高中学业最大的不同就是中等职业学校更注重专业的技能学习运作,且在平时的上课期间,职业技能操作训练较多,现实升学压力较普通高中小。但也意味着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比普通学生面临就业压力。这种压力对于其生理以及心理承受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直观提高身体素质以及心理承受压力的方式就是体能教学。

此外,众所周知,社会的职业的具体分工,属于社会长期发展的结果。据有效统计,现今的社会职业已将近数千种,专业更是广泛。任何的职业,都离不开人们良好的体能支撑。虽然职业工作的过程,本身就属于人体活动的现实过程,但职业工作,并不能作为发展职业体能的手段。由此可见,在中等职业学校期间,重视职业体能教学的作用价值极为重要[1]

2中职院校开展体能教学创新需遵循的原则

2.1定性与定量原则

在具体的体能教学期间,教师只有将定性训练以及定量训练实现有效融合,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将体能训练的效果发挥出来。所谓定量化训练,主要是将体能课程中学生的实际训练状况,作为现实依据,通过合理统计训练次数的手段,对学生相应指标实现量化处理的运作。教师可通过对定性与定量原则的合理应用,直观地激发学生的体能学习热情,为更好地将训练效果体现出来铺路。

2.2循序渐进原则

在现今开展体能教学期间,教师必须充分结合实际,合理采用循序渐进等相应的教学流程手段,落实好对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工作。实际上,诸多中职学生,因不时常参加体育运动,时常存在身体素质低,体质薄弱等现象,因此,如若在展开体能教学期间,设计难度较大、强度较强的体能训练,那么学生极易出现不适宜的状况。因此,想要充分发挥体能教学的教学价值,教师必须要做到循序渐进,有循序地展开基础体能性训练操作。

此外,学生在接触不同类别的体能训练时,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状况,基于此,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现实掌握状况,对学生的体能训练运作实现有针对性落实。

2.3多层次原则

尽管中职的学生,常存在体质较差的状况,但是这种状况并不是绝对的,并不是所有的学生,其体能状况天生就差。基于此,在现实落实期间,必须严格依据学生的现实体能状况展开具体的运作,合理借助分层次的训练操作举措,针对学生在个人训练期间的不同需求,进行系统的满足,直观体现体能教学的教学价值。针对学生的体育素养,以及学生的综合体能素质,对学生展开有层次的划分运作,可减少体能差距对于课程展开的负面影响。

3中职职业学校职业体能教学创新的有效途径

3.1构建科学高效的中职体育课程

对中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展开创新改革期间,必须严格依据教育大纲的要求,对具体的课程展开设置运作。具体讲,主要包括下述两方面的内容:一、体能教学中,针对体育课程的革新运作,必须严格将学生的健康教育放在教育首位,以学生为具体的中心,在重视学生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对相关的体能教学课程内容实现科学的规划与安排,使其能够更贴切考核的标准。二、想要对学生展开职业体能的有效训练,必须要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展开具体的运作。依据学生兴趣而开展的体育选修运动,对提升学生职业体能,帮助学生适应岗位环境需求方面,都有极大促进意义。

3.2积极探索新型的教育方式

中职体能课程落实改革期间,不仅要确保中职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增强,还能确保学生具备职业精神需求。想要实现上述目标,就要对传统老旧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借助积极合理的探索,将原本课程关注焦点合理转变,促使在日后教育期间,身体素质以及职业情操实现高效融合。就目前看,诸多中职院校为充分发挥体能教学的教学机制,纷纷将教学重点放到了拓展训练。高效拓展训练,可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2]

除此之外,中职院校在展开职业体能教育期间,也要摒弃“固守成规”的思想,有计划地选取较为灵活的教学模式。积极以职业的发展为现实基础,合理展开相关的职场情境模拟训练。在具体运作时,严格依据学生专业的不同以及岗位的特点,展开不同强度、不同程度的体能教学模拟训练,并借助突出相关职业侧重点的手段,增强职业体能教学工作的专业严谨性,为强化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助力。

此外,为深入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使其具备不同职业的体能素质,学校也要积极地开展基地平台运作,通过让学生尽早接触工作环境的手段,达到有效帮助学生强化心理素质的预期目标。

3.3健全体能课程考核体系

据调查显示,现今我国中职院校的体育测评成绩,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体能测试成绩,当作具体的评判中心,展开评判运作的。通俗讲,体能成绩,在考核期间,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价值。如若学生的体能测试结果,并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那么学生是不能够被记为合格的。这样的考核手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学习体能测试的相关内容,起到激励作用,但是在现实运作中,也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想要实现中职职业学校职业体能教学的有效创新,相关人员必须合理健全体能课程的考核体系,通过落实好相关的职业体能教育考察运作的相关举措,实现有计划地提升学生体能水平的现实目标。

结论:综上所述,与普通的学校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更注重能力的运用,在市场需求愈发严苛的背景下,职业学校只有将培养目标放在为国家培养敬业、爱岗的复合型人才上,才能充分发挥自身教学优势。由此可见,职业学校必须重视体能教学的重要作用,借助专业的特点,合理安排相关的体能教学内容,以此实现全面提升学生职业体能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韩金豆,陈亚敏.中职体育职业体能教学体系创新研究[J].科幻画报,2021(03):134-135.

[2]白恋恋.职业体能导向下的中职体育课体能优先发展教学模式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04):54-55.第五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基于职业体能提升的体育课程建设的校本实践研究”,编号ZCZ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