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活动中客家游戏创编实践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幼儿园活动中客家游戏创编实践探讨

郑蕾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华城镇中心幼儿园  514471 

摘要:幼儿阶段,幼儿多在经验当中学习。幼儿园教学开展期间,应结合幼儿特点,积极开展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在感知与操作中获得经验。民间体育游戏具有娱乐、锻炼等作用,幼儿园教学中,积极组织民间体育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强健身体,还能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提高幼儿想象与创造力。基于此,文章就客家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希望能对幼儿园教学带来帮助。

关键词:民间体育游戏;幼儿园;应用价值

引言:民间体育游戏盛行以来,除了会带给人们一定快乐外,还会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幼儿园教学活动开展中,将其与民间体育游戏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参与兴趣,还能丰富教学活动,积极传递优秀的民间文化。客家民间体育游戏开展至今,帮助很多幼儿快乐成长,与此同时,在社会当中也引起很多人认可,这可充分展现出客家民间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价值。

一、民间体育游戏活动在幼儿园中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幼儿教学期间,民间体育游戏教学实施具有如下问题:一,幼儿园不重视民间体育游戏,尤其对年轻教师而言,其多不重视民间体育游戏,且多认为这类游戏十分古老,很难在幼儿教育中发挥作用;二,游戏期间,教师指导不合理,因民间体育游戏多不符合时宜,需要教师改编,但部分教师不愿意参与改编工作,有时仍沿用传统的体育游戏形式与内容。三,从家长方面调查发现,很多幼儿家长不了解体育游戏,教育观念十分陈旧,不关注幼儿在学校的游戏,教师怎么做都可以。

客家文化是客家先民深厚文化的积淀,展现客家传统精神和客家传统文化的内涵。客家文化具有地域的独特性和鲜明的特色,常常体现在当地的民俗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和地域文化等中。客家传统游戏中含有客家传统的民俗文化和客家文化元素,这种游戏具有客家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既包含对客家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又具有独有的当地人文特色。客家民间游戏以生活经验为基础,以传统文化游戏中使用材料为材料,再现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将客家的文化特征突显出来。

二、客家传统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开展

1、推动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发展指标当中提出,应关注幼儿整体发展。儿童发展期间,既实现各领域与目标间的相互整合,还要推动幼儿身心全面发展,避免过度追求某方面发展。实施民间体育游戏期间,其包含多个领域,即语言、科学、艺术等方面。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既要关注幼儿身体发展,还应关注幼儿综合能力培养。

传统民间体育游戏"老鹰抓小鸡"中,幼儿需要一边念歌词,一遍做动作,避免让老鹰抓住。这类游戏虽然看着简单,方便幼儿操作,但游戏当中包含很多教育意义。一,幼儿身体协调性,游戏当中不仅可以锻炼幼儿躲闪与奔跑能力,还能让幼儿身体更加协调;二,通过反复朗读儿歌,可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三,在游戏当中,幼儿可了解小鸡与老鹰特点,同时了解天上飞的是老鹰,地下跑的是小鸡,该过程可帮助幼儿提高科学认知能力;四,游戏当中幼儿可了解鸡妈妈会像自己的妈妈一样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原来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有妈妈保护。通过开展民间体育游戏,幼儿既锻炼了身体,还能获得情感与认知方面收获,该过程有助于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2、促进家园共育

幼儿园工作期间存在这种明文规定,即幼儿园需要和家长及时沟通,便于为家长提供育儿指导,辅助家长营造最佳教育环境,同时邀请家长一同承担幼儿教育任务。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既可以培养幼儿综合能力,还能增进亲子互动,提升亲子感情,便于实现家园共育目标。

"抛接沙包"游戏当中,幼儿园将亲子划分为一个单位,让家长和幼儿面对面站立,家长手里拿着竹筛,幼儿手里拿着沙包,家长负责接收来自幼儿丢来的沙包。随着游戏的开始,家长需要和幼儿相互沟通,努力调整自身站位,接住来自幼儿的沙包。在亲自互动游戏中,家长还会向幼儿传授游戏经验,通过沟通交流,可增进亲子感情,改变原有家庭教育观,便于为家园共育创造新的路径。此外,游戏还能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与遵守纪律意识,该过程可为幼儿园教学活动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3、游戏与其他教学课程相结合

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以贴近幼儿生活的经验创设有特色的系列游戏活动,选择手工课程、美术课程、表演课程等以游戏的性质吸引幼儿的参与,提高幼儿学习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丢沙包是幼儿喜欢玩的一种群体性游戏,用品沙包用碎布及针线缝合而成,并以填充物塞满的。踢毽子是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因此,手工课可以用制作沙包、毽子提供做游戏用。打陀螺游戏用的陀螺上花纹可以让幼儿在美术课上自己画喜欢的图案,在游戏中获得乐趣。翻花绳以两个人互相翻撑着玩最为常见,可以在表演课上展示幼儿的操作技能和技巧。形形色色的游戏既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多人玩,与其他课程融合,满足幼儿的游戏乐趣,又从中获得美学知识、合作精神等的文化营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电子化的发展和程度的加深,传统的游戏正逐渐被电子游戏取代,导致孩子们缺少了跟大自然亲近的机会和能力,与民俗文化的脱节。幼儿园发掘幼儿游戏结合客家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资源,使幼儿园的游戏更生活化和趣味化。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美术活动游戏化的策略[J]. 马兰.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21(10)

[2] 浅析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活动策略研究[J]. 章美丽.新课程,2021(42)

[3]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与区域活动结合策略[J]. 叶丹.新教育,2021(29)

[4] 幼儿园游戏化的语言教学活动现状及策略[J]. 张辉.新课程,2021(27)

[5] 立足教研 提升幼儿园课程适宜性——区域推进课程游戏化之分层分步实践路径探索[J]. 张琼.早期教育,2021(22)

[6] 在游戏的天地里师幼同生共长——关于“课程游戏化”的思考与实践[J]. 董晓娟.山西教育(幼教),2021(05)

[7]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自然课程建设研究[J]. 张燕.求知导刊,2021(21)

[8] “协同施策、强化建设”,着力提升区域课程游戏化实施水平[J]. 吴霖.早期教育,2021(18)

[9]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活动的组织策略探究[J]. 施家麟.读写算,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