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积极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杨尚芸

安徽省合肥市习友路小学 230031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以及语文的快速创新,课堂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均在不断的发生转变。在教学中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不足,并通过评价结果主动弥补知识吸收,从而实现学习能力与知识记忆的巩固与改进。对此,出于持续改进评价方法与效果的目的,本文简要分析积极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者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积极评价

积极评价属于一种教学方式,主要是以主动、鼓励、引导性的语言对学生的劳动过程、成果进行评价,这一种评价方式非常符合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要求和理念。通过语言性的激励评价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树立自信,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初级阶段,心理想法尚不成熟,教师应该尽可能多的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小学生也期待的到老师更多的青睐赞美,想求得教师的肯定,所以在小学教学中积极评价的合理应用显得很重要,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对学生的基础发展和教育有极大的帮助。

一、积极评价的作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心智不成熟,思想行为活跃,需要教师充分地树立教学观,积极打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采取积极评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经历模糊到清晰,由浅显变为深刻的学习过程。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教学的重要部分,教师根据评价反馈信息继而改进教育成教学、学生也能从评价中反思和了解自己,积极地体验成功。对此教师不仅要对教学结果评价进行重视,更要注重教学过程的评价,充分发挥积极评价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实施积极评价的对策

(一)教师的鼓励评价

1.语言评价

教师语言的评价不仅仅是奖励,而要具备一定的导向性,对此教师在鼓励学生时注重其鼓励的针对性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发展。在课堂上教师应当不吝啬地进行口头表扬。

例如,教师在检查《池上》古诗背诵环节时,可以采取不举手自己主动背诵的方式,当某一学生背诵完后,教师可以进行指导性地进行点评:"作为第一个背诵课文的学生,你是非常勇敢的,同时你在背诵的环节,富有感情可以看得出你是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背诵的,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加深课文印象,使得课文背诵更加的简单,同时也在一点点地推动自己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很为你感到骄傲。"

此时,其他的学生通过教师感情理解文章背诵的暗示,也掌握到了快速背诵课文的方式,从而有效地点拨、引领了学生如何有效地学习,继而带动班级整体水平的提升。

2.体态激励暗示

目前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的素质水平差距明显,且都存在随意性、习惯性问题,像双手支撑讲台、向空中抛掷粉笔等行为都会影响课堂信息的传递,影响教师形象的塑造,也会给学生带去不积极的心理。激励评价不仅仅可以通过口头评价的途径输出,同时也可以通过状态语言途径进行学生心理鼓励暗示。这种方式对于教师态度的积极性较高,因为消极的状态行为习惯,也会给学生带去消极的心理。对此教师在进行状态语言评价时,要采用得体的姿态、积极可定的表情、动作等进行评价,从而补充语言奖励的不足,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例如,教师在讲解《要下雨了》文章时,可以提问学生"关于下雨你会想到什么景象"进行问题互动,当学生回答"轰隆隆、雷声响了、乌云密布,所以我认为是下雨的"的答案时,教师可以通过鼓掌,继而带动全班学生鼓掌,来通过肢体状态语言来肯定学生的答案,继而表达对学生的鼓励。

(二)学生间的激励评价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评也是非常重要的,与教师评价之间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同时学生之间的评价会更加客观、更有实质性地帮助,互评还能够让学生发现对方的优点,让教师发现学生闪光点,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课文《春夏秋冬》课文时,会先让学生进行初读课文,此时可以采取同桌互评的方式,让同桌之间点评出学生文章诵读中的断句、生字音调等错误的地方,通过纠正提升自己的诵读能力。

在课堂问题互动环节,当教师提出“文章中写到的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等,该句运用的是什么手法"问题,让学生回答,最后,全班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找出该学生回答内容的出发点、想法等优势以及不全面,或是错误所在,最终达到班级学习方式优势互补的作用。

在最后的文章总结环节,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评价的方式,将小组的评价意见进行总结,最后推选出最优秀的组员,并给与一定的鼓励。采取小组讨论评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能做到取长补短,从而更加完善自己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最后针对于学生的评价语言,还需要教师及时的指导,从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评价水平和能力。

(三)学生自我肯定评价

学生通过自我评价,不仅能够促进自我意识的完善,提升学生能力结构,且还能够消除学生对于学习的疑惑、消极情绪等,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1.口头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自评,可以在学生回答完问题、朗读课文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学习情况、方式等方面的总结,继而让学生在自我肯定评价中,逐渐地提升自己的学习信心。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初读文章《夜色》时,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评价自己的朗诵效果,此时学生会根据自己的表现,进行优缺点表述。如"虽然文章整体阅读较为通顺,但是还有些生词的意思并不是很了解,还需加强分析;其次在情感方面,由于了解了文章的文化背景,对此对作者的写作情感掌握的比较全面,所以我会给自己的阅读打80分"。

2.书面评价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建立一个学习情况评价表,把自己学习情况实时进行记录、分析和总结,让学生根据自我评价,进行自我反思,并制定针对性的补充计划,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于积极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发现正面性、积极性的评价,对于学生的成长帮助是非常大的,不仅保证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同时还减轻了教师教学的压力,但是也要注意积极评价的时段、方式以及评价的基调,这就需要教师在采取积极评价教学方法的同时注重高校课堂生成的总结,继而保证课堂的高效性,对此加强积极评价体系的研究是尤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