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科融合的信息化2.0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信息技术学科融合的信息化2.0

洪志新

晋江市毓英中学 福建   泉州  362200

摘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尤其是信息化2.0教育工程推行以来,信息技术教学也要做出变革,关注学生的信息素养,整合信息化教育资源,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本文围绕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究了融合信息化2.0工程的教学优化,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信息化2.0;教学优化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素养已经成为了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学生学业发展以及适应社会的有效助力。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当中,教师要积极融入信息化2.0教育,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核心素养,让学生掌握更多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学习和生活当中,实现教学效果提升的同时也推动信息化2.0工程的逐步开展,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一、引导学生计算机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面对计算机、电脑、手机这些电子设备,学生普遍都存在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但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认识到,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兴趣,更多是基于网络冲浪以及网络游戏,而并非信息技术本身。相较于比较繁杂的一些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学生更加喜欢实践性以及互动性的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这就造成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时候并不上心,反而对于能够操作计算机进行上网和玩游戏比较感兴趣。基于此,教师要有清晰的认知,同时能够采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的这些兴趣,使之和信息技术的学习融合在一起,利用学生对于上网和游戏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例如在多媒体作品制作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挑选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制作,并通过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过程中指导,传授学生相关的知识和技巧。如学生对于《火影忍者》《海贼王》这些动漫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让他们制作自己喜欢动画人物的多媒体作品,让学生从制作封面、插入文字、插入动画等各个细节做起,做一个动漫人物介绍的作品。再比如学生对于一些电子游戏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作“游戏攻略”相关的多媒体制作,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自己对于游戏的理解以及一些技巧插入进去,通过艺术字的运用,插入动画的调整,图片插入和编辑等等展开制作。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既能够融合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够自然而然融入信息技术知识以及相关技能的教学,让学生的计算机兴趣和学习兴趣统一起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二、强化信息技术技能教学,增强学生信息素养

在信息化2.0教育工程当中,重点强调了学生本身的信息素养。在信息化的时代,通过信息技术完成学习,辅助学生展开自学以及掌握技能适应社会生活显得越来越重要,很多信息技术能力都已经成为了现代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技能。为了推动信息化2.0的开展,同时也为了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教师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时候,要关注学生的信息素养,重点关注学生的技能掌握以及应用,切实锻炼提升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指导学生将之应用到具体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这样的教学不仅仅是在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更是能够让学生掌握一项新的技能和工具,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发展,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等等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当中学习了使用WPS办公软件,在其他学科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利用掌握的这一技术,制定学习计划表,整理总结阶段性知识内容,绘制思维导图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等等。再比如在语文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搜集一些著名诗人或者文学艺术家的相关背景资料,促进学生对于诗词文章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等等。总之就是关注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技能。在这样的教学当中,教师要做到细化和强化对于学生的技能教学,要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信息技术。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当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要求更多是了解和知道,在信息化2.0背景下,应该深化这一要求不仅仅让学生了解和指导,更要熟练掌握和应用。例如打字输入的技能教学,教师不能够只是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更加应该关注学生的打字输入速度和熟练程度,利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练习打字。如指导学生使用拼音输入法,可以让学生重复进行同一段文字的输入,借此让学生熟悉键盘当中各个字母的位置,锻炼学生打字的手部肌肉记忆。从正确的打字手法到打字技巧的掌握,再到打字速度的提升一步步提升学生打字技能。这样才真正符合信息化2.0教育理念,当学生熟练掌握打字输入技能的时候,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会基于非常大的帮助,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一些需要打字输入的学习或者实践。

三、整合信息化2.0教育资源,拓展学生信息知识视野

信息技术的学习本身就有着天然的教育资源优势,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积极展开拓展教学,或者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自主进行信息查询。尤其是信息化2.0教育工程的不断深入,各个省市都搭建了信息化的教育教学平台。这些教育平台不仅是教师学习提升教学素养的平台,同时也能够为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信息渠道。教师要积极整合信息化2.0教育资源,从而有效丰富课堂当中的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教学制作PPT的时候,课本当中介绍的都是一些基本的操作,或者软件自带的一些功能。但现实当中看到的PPT有很多都做得非常具有创意性,各种飞入特效、艺术字体、插图、幻灯片切换、连接等设置构思地非常巧妙。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下载一些制作比较精良或者有创意的幻灯片,让学生去研究和推磨,利用学习的知识自己进行制作。这样不仅利用互联网资源拓展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极大拓展了学生的见闻和视野。还能够利用这些优秀的教育资源,锻炼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学科思维能力。

四、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发展学生创新创造思维

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的措施,让信息技术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起来,激活学生的思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编程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游戏设计的教学手段,利用学生对于游戏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结合学生平时玩电子游戏所见到的一些“技能”“走位”等,让学生利用简易编程工具,进行编程。如“迷宫游戏”让学生设计程序,自动探索迷宫的出口。例如在编程知识和技能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习惯性的思维模式是线性的,也就是从因到果然后结束,但是编程当中“因”是要进行分类讨论的,不同的“因”对应着不同“结果”,而且为了满足所有的起始条件,需要计算机程序不断重复整个运算过程,也就是分类讨论以及循序验证的思维方法。

结束语

信息技术学科融合信息化2.0,不仅需要教师从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策略的层面进行调整和优化,更加应该积极整合信息化2.0教育资源。一方面在课堂教学当中围绕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展开教学,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技术的运用和实践,综合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信息整合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信息化2.0拓展课堂教育教学的资源,创新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注重学生信息技术思维的发展,融合信息化2.0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教育理念,整体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秀梅.初中信息技术“双新”课堂的构建[J].学园,2022,15(17):72-74.

[2]姜伊.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宁夏教育,2022(06):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