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与阐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7
/ 2

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与阐发

李相

中共喀什地委党校  

内容摘要:《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了解马克思、恩格斯最初意义上社会理论的必读经典文献,对于当前我国迈上社会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本文基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文本考察视角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与阐发进行探究。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

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为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地位和向各国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特地编写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这一宣传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通俗读本。本文从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基本原理三个层面文本考察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与阐发进行探究。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恩格斯开宗明义地指出:科学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阶级矛盾和基本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来源于已有的思想的材料:空想社会主义。恩格斯在考察了空想社会主义300多年的发展进程后,重点对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进行了分析。面对19世纪的欧洲,机器的大量发明应用和改进,促使资本主义向机器大工业阶段发展,但这也造成社会矛盾在不断激化,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在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对未来社会的理论设想,尽管这些设想受当时历史条件、他们自身学识的限制,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仍然给后继者以极大启示,他们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恩格斯指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缺乏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浅显的,对社会主义的描绘是不切实际的,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才是整个社会变革的推动者,只是把社会变革的希望寄托于少数人,因此对未来社会的描绘充满了幻想。总之,社会主义要摆脱空想性就必须将其建立在对资本主义阶级斗争和基本矛盾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变推动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在吸收德国古典哲学合理内核和19世纪自然届最新科学成果,马克思的哲学思维方式转向唯物主义辩证法。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是自然界发展的一部分,用唯物辩证法研究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探索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运动规律。马克思实现了从唯心主义历史观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变革。摆脱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这种旧的错误的思维方式,马克思用辩证唯物主义研究历史最终提出了唯物史观,再用唯物史观研究人类社会最后发现了剩余价值。

面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阶级矛盾的激化,工人运动的进一步高涨,马克思对以往的历史全部进行了一番新的研究,最终找到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规律,提出了唯物史观。按照唯物史观来研究社会主义,最终发现:资本家对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外,额外创造的价值的无偿占有是工人贫困积累和资本家财富积累的源泉。至此,剩余价值理论就被提出来了。

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缘于两大发现把社会主义置于了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的现实之上。

唯物史观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还为我们提供了考察社会的科学方法。除原始社,其他各社会形态变迁都应该放到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去看待,每一个社会形态的产生、发展、消亡都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同理,虽然当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积极的一面并且其所能容纳的生产力并没有被完全发挥出来,但是资本主义社会只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必经阶段,并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点,其必然会被新的、更高一级的社会形态即社会主义所取代。

剩余价值的发现则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秘密和灭亡的必然性。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造成了工人阶级的贫穷和资本家的富有,造成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之间矛盾愈发尖锐。由于两大阶级之间矛盾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此无产阶级要实现解放,只能通过革命的方式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剩余价值理论从微观上说明了资本主义的灭亡的必然性。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运行原理

恩格斯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考察,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是新的社会形态的生产方式取代旧的社会形态的生产方式的经济根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作用在于实现了生产的社会化。生产的社会化消灭了私人占有的前提,也就是个体生产,但是对劳动产品的占有仍然遵循的是个体生产的占有方式。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和生产方式上的两种表现形式,论证了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又使得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而资本家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对生产关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这些改革只是在一定称得上是缓解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没有彻底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也预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并没有改变。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恩格斯从社会化生产、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等方面,论述了两个必然,并对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科学的预测。

第一,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虽然资本主义也有国有化,但是与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完全不同。在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之后,将以国家的名义占有社会生产资料,自此生产资料将脱离资本的属性,实现其社会本性。同时,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换活动不再以价值量来计量,而是通过劳动时间来计量,生产组织之间无序竞争关系将彻底改变,整个社会的利益也将密不可分。

第二,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从最初的对社会发展的推动逐步转变为的社会发展障碍。社会主义只有以社会革命的方式,彻底消灭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由社会占有生产资料,进行有计划的组织生产,彻底消灭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避免了有形的浪费和对生产力的破坏,推动了生产力的有序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创造出丰富的基础。

第三,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社会生产。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将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个人不在对生产资料具有支配作用,过去无序的生产将被有计划、有组织地社会生产所取代。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全体公民的需要,丰富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因此必然要求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地社会生产。

第四,阶级和国家消亡。

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实行了公有制,新的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急剧增加,阶级存在的经济基础被推翻了,阶级对立被消灭了,阶级矛盾和冲突也不复存在。以前作为剥削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在国家成为整个社会的代表之后,国家的职能将由对人的统治变为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国家将逐渐走向消亡。

第五,人们成为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将根据全体社会成员的需求有计划、有组织地生产产品。此时,社会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人的生存条件实现从动物到人的转变,不必为物质发愁,不必为产品所支配。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主人,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发展,实现了从必然王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三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2]梅荣政.恩格斯晚年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卓越贡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 9) .

[3]王巍.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以《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为例[J].党政研究,2020( 3) .

[4]刘占虎.守正与拓新: 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独特贡献[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1) .

作者简介:

李相,男,汉族,1989年10月,籍贯:甘肃临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中共喀什地委党校,职称:中级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